奥迪a7 sportback(仍是完美情人)
如果要我去选“心目中印象最深的奥迪车型”,我肯定想都不想就会答是A7 Sportback。不过,这里我其实是指在2010年发表的第一代A7 Sportback,因为那股优雅而独特的视觉观感真的让我一见倾心,当时的我甚至毫不犹豫地就将TA列在我的Bucket List(人生愿望清单)里面。
遗憾的是,我至今并未能拥有一台初代的A7 Sportback,之前也没有机会去做一回完整的试驾体验;不过我觉得这反而是件好事,至少到现时为止TA在我心中都是还一个“完美情人”的形象。而就在最近,我终于有了可以体验A7 Sportback的机会,不过并非我心中觉得很完美的那台初代车型,而是在去年底才正式上市的第二代A7 Sportback(下文简称A7)。
仍是最美的一款奥迪
初代A7之所以会让我一见钟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被TA那造型给震撼到了。源于奥迪100 Coupe S上的“溜背”设计概念在初代A7之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一条亮丽的弧线从B柱直达车尾;简单的线条轻描淡写地便勾勒出别具一格的轿跑造型;腰线上部的车身尽量紧收,让下方车身有外漂的感觉,视觉上让车身富有动感,宛如就是一辆可以妥妥坐上4人的GT跑车的风范。
而来到第二代车型,独有的车身轮廓依旧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4969x1908x1422mm的车身尺寸以及2926mm的轴距与上代车型相比差异也是相当轻微(变化最大部分也不过是车长缩短了13mm而已)。当然,在全新家族化设计风格的引领下,眼前这辆A7在对外观细节的处理上也完全有别于初代。改用更为宽大扁平的六边形进气格栅,车身辅以更多硬线条的点缀,再搭配点亮效果炸炫且富有仪式感的全新前后LED车灯,虽然你依然可以一眼就能辨别出这就是一辆A7,但让外观在整体视觉上会显得更为修身,也更具跑味。
必须承认,对外观细节的进一步打磨确实让全新一代A7变得更为精致与动感,但老实说第一看到全新A7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初代那种惊艳的感觉。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我们早已认可了A7这副独特的身板;而另一方面我倒是更喜欢初代散发出的典雅感,一切都显得自然而舒服,似乎这更该是一辆中大型四门轿跑应有的样子。然而全新A7这种更突显运动化的处理或多或少是掩盖了这份特质,多了些许紧绷感与侵略性,虽然更有朝气,但同时也少了点原本的稳重与从容。
不过,如今我们看到的这种更运动化的设定也是顺应了当下消费者的主流审美,基于这个前提去看全新一代A7在外观打造这一环相比初代肯定算得上是做到了锦上添花。它依然是现时奥迪在售车型中最美的存在,而且对比起奔驰新款CLS的外观,明显A7会更容易让人接受。
科技感跟TA确实很搭
打开那道帅帅的无框车门进入车内,眼前所见全都是熟悉的画面。是的,的确就跟之前跟大家分享的全新一代A6L的大致相同。少数你能看到的区别,大概就是这辆指导价为85.98万的A7竞技版车型上配了平底方向盘(配了S-Line套件的关系),中控台下部触控屏下方的一排按钮变成了触控(之前试驾的A6L是因为2.0T车型的关系),还有就是已经给你准备好的B&O音响了。
既然是跟A6L上的没什么两样,那A7的座舱自然也会给你带有强烈科技氛围的感觉了。不过相比起新A6L,我认为这套现代主义风格的内饰放到新A7这辆中大型四门轿跑之上会来得更加合适,毕竟A7玩的是个性,而这套内饰又确实比起一般想象这类车型该有的内饰设计来得那么的与别不同。当然,之前也说过这套划时代的内饰设计也并非那么无懈可击,例如触控屏幕以及周围钢琴烤漆面板的运用容易留下指纹的问题,储物空间实用度不够好的问题在新A7之上你依然必须去面对。
至于乘坐空间的体验,前排两个座位的感受基本与新A6L无异,但因为在这辆A7之上配上了座椅记忆以及座椅通风功能,所以在舒适性跟便利性的感受上会来得更好一些。而后排的部分受制于车身造型跟轴距长度的影响,头部与腿部空间的表现借没有A6L来得宽敞,不过TA又未至于会让你觉得不满,长途行车这个后排依然可以给人足够的舒适感,只是前提后排必须只坐两人,毕竟中部隆起的部分确实对中间那位乘客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不过对于真打算入手A7的买家来说,车内估计很少会有坐满五人的情况吧。
内敛但绝非等闲之辈
在动力规格的部分必须给新A7点个赞,毕竟在奔驰新款CLS跟宝马6系GT都只有2.0T四缸发动机可选的时候,全新一代A7却依然坚持采用了3.0升V6机器的设定(当然发动机是新的,改用了涡轮增压)。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按照奥迪官方的说法,它们是有意打算让新A7带有更多“GT”车型的特性,所以在最为入门的车型上也给到一个340马力的3.0T引擎也就来得恰如其分了。
然而在一般道路中驾驶,恐怕没有人会觉得这辆新A7的发动机舱里放着的是一副拥有340马力、500牛·米扭矩的3.0T V6机器。这里并非说发动机的输出力道未如预期,而是并不会觉得自己因驾驭着一辆三百多马力的四门轿跑而觉得倍感压力。油门的质感十分讨喜,动力的输出是柔和线性的特质,即便初次上手也是很容易就能掌握的类型。7速S-Tronic变速箱与quattro四驱系统会将发动机的输出的能量打理得井井有条,给人平顺而自在的驾驶体验。
当然,虽然表面看似内敛,不过如果你将转速稍微提高,甚至尝试将其推向红区的时候,你便会发现这时候发动机跟变速箱似乎才会拿出些真本事出来。伴随着油门的下探,变速箱会毫不犹豫低降低2-3个挡位来满足你的提速需求;此时发动机那340马力、500牛·米峰值扭矩的输出将会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带来了相当快的提速效果,而这时你会顿时醒觉,原来TA那5秒整的百公里加速成绩真是半点不假。但这里我必须说明的是,即便在急加速情况下新A7也并不会给人很强烈的感官刺激,除了速度确实是很快就被提到一个很高的值外,“稳”依然会是TA的主调。如果想要获得热血沸腾的加速感受,那或许像高尔夫R这样300马力左右的小钢炮可能更能够满足到你;至于带有GT属性的A7嘛,不好意思,TA有快的本领,但这本领肯定不是这样使的。
驾驶着新A7时,底盘、转向、甚至大部分可以感知的东西其实都跟此前试驾的A6L十分相似,顶多就是A7的悬挂会稍微更硬朗一些,底盘也保留了更多的路面信息,而且因为有了前四活塞卡钳的加持,制动效果也给人更多的信心罢了。而在新A6L上找到的那种像是“开小车”的感觉新A7同样也是有的,TA也会给人不像是开着一辆5米长的中大型轿车的感觉,这点确实与CLS那种微微笨拙让人时刻要担心会不会碰到东西的感觉有着明显差异。
48V轻混是个惊喜
正如新A6L 55 TFSI车型一样,新A7之上同样配备了48V轻混系统。在功能上看这套48V轻混与之前新A6L 45 TFSI上的12V轻混系统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节能而生,同时也让动力输出变得更为平顺。当然,比起之前的12V轻混,这套48V轻混给我的惊喜似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启停系统运作的动静几乎可以被忽略,动力的切断与衔接也是无可挑剔,而且在引擎进入低负载状态时它还能够实现更长时间的“停机滑行”状态。(官方称是40秒,实际体验基本是15-20秒左右)
而有了48V轻混系统的加持,官方声称这可以节省约0.7L/100km的油耗。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能够达到这个效果,不过实测下来大概10升出头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对一辆3.0T的车型来说意见算很不错的水平;而在顺畅的市区道路行驶,9L/100km上下的油耗也是常有的事。最后的结论就是,其实2.0T跟3.0T之间的油耗差异也没想象中大嘛,那何必不选3.0T呢,怎么说也是台六缸机嘛。
TA还是完美情人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会觉得是的。新一代A7保有了初代车型经典的轮廓,从造型设计、空间机能乃至动态表现都可以获得很高的分数。尽管它对比初代A7少了些许韵味,实际体验也会发现有某些小的瑕疵,不过这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毕竟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嘛。
当然,如果两代的A7摆在我面前,我可能还是会选初代,因为只存在于回忆中的东西永远是最美好的,不是么?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auto/139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