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怎么样啊内行说说(从几何到枫叶)
开疆扩土,一统天下是无数王侯将相戎马一生的梦想,敢问天下英雄有谁不想名流千古,被人讴歌赞颂?但是实现这一宏伟理想的前提是不仅自身实力要强,还要兵精将猛,更重要的是粮草充足,还有一个核心是要得人心,否则即便是赢得了天下也会因为民心不归而导致失败。
其实各个行业,想要成为NO.1或者领头羊都是一条极其艰难的道路,更不用提汽车行业了,奔驰经历百年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但也要经常面对宝马的挑战,而反观中国汽车品牌,吉利可以算是这今天里发展最好的车企之一,自从当年以18亿美元从福特手里将沃尔沃收购以来,这笔当时被看作是蛇吞象的并购案,成为中国汽车品牌至今为止最成功的案例。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跟着成功人的脚步,在沃尔沃的技术支持下,吉利汽车的造车工艺不断地提高,目前的产品线极其丰富,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让自己成为自主品牌里当之无愧的老大,销量和利润都屡创新高,一时间羡煞旁人。
吉利现在有实力,有技术,也有一定的用户基础,所以摆在吉利眼前的只有开疆扩土,一统天下这一条路可走,吉利显然深知并且也愿意这么做,不考虑收购的汽车品牌的情况下,在燃油车领域,有冲击高端市场的领克,试图与吉利形成犄角之势,覆盖中高端用户群体。在新能源领域,有冲击高端市场的Polaster极星,有冲击终端市场的几何,但是这还不够,日前,吉利又向市场推出了全新纯电动汽车品牌-枫叶,定位于低端电动车市场,将于几何,吉利,Polaster极星形成四面围堵之势,让消费者无论选择任何一款车型时,都无法避开这几个品牌,达到1+1>2的局面。
可能很多朋友对于枫叶汽车都比较陌生,那么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品牌。枫叶汽车隶属于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实际上是由华普汽车的生产资质与康迪电动的资产融合在一起成立的新能源品牌,旗下首选车型枫叶30X,定位偏低级别的纯电动小型SUV。动力部分,枫叶30X全系配备最大功率70kW、最大扭矩180Nm的电机。续航方面,该车搭载容量为37kWh的动力电池组,NEDC续航里程为306km,补贴后售价6.88-8.28万元
先不谈这款枫叶30X的产品力如何,我们仅从外观就有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没错,它的"原型车"就是吉利远景X3,只是在远景X3基础上加入新的设计元素,比如具有电动车特性的封闭式前中网,同时车标也更换为枫叶汽车logo。内饰方面,枫叶30X基本照搬吉利远景X3内饰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全系车型没有配备ESP,但是值得表扬的是枫叶30X支持快充技术,结合它的售价来看,比较有优势,这让它与"老头乐"有了非常明显的区别。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然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汽车品牌众多,但是从中国汽车发展的历史中可以看出,多生孩子好打架被证实是一条行不通的道路。并且吉利曾经也拥有华普和英伦两个汽车品牌,最终也会归到一个吉利,更不用提被多品牌战略压的喘不过气的奇瑞汽车,而长城也是专注于一个哈弗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对于吉利的这种做法,以下是我们的观点:
1、 实力所致还是消化内需?
纵观吉利这几年的扩张之路,可以看出子品牌的推出和新车型的上市频率都非常之快,可是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无论是领克还是几何再到枫叶汽车,无不透露出一股拿来主义的风格。
领克汽车的技术和平台基本上来自于沃尔沃汽车,而几何汽车的车型则全部来自吉利汽车,其中几何A的"原型车"是吉利帝豪GL,即将上市的几何C的"原型车"是吉利帝豪GS,再加上枫叶30X的"原型车"是吉利远景X3,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实在是与实力搭不上边。
为何会造成这样的局面,我想最大的可能是吉利想要通过最简单的方式消化内需,同样一款车稍加修改换个换个新品牌,不仅可以提高关注度,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这就好比同样一种饮料要分为小杯,中杯,大杯,特大杯的道理一样,大家明白了吗?
至于是不是滥竽充数,我想销量会说明一切,希望它们不要造成内讧就好。
2、 吉利的技术储备到底如何?
我们如何评定一个车企的好坏,很多人都会用销量和车型作为依据,打开吉利汽车官方网站,可以看到吉利汽车的车型多达22款,如果在算上配置的话起码有近百款车型,足以看出吉利的研发实力有多么的强大。
可是事实正是如此吗?众所周知,自从收购沃尔沃以来,吉利在其平台的基础上衍生而来了CMA和BMA两个平台,CMA平台目前只有星越这一款车,而吉利ICON、缤越ePro、缤越PRO、缤瑞则来自BMA平台,除此之外其他车型均来自吉利的老平台,所以严格来说吉利看似强大的车型矩阵,实则经不住市场考验。
平台说完了我们再来说说发动机和变速箱,目前来看吉利主打的动力为1.3T和1.5T这两款发动机,但是其技术也是从沃尔沃下方而来。变速箱方面,除了7速双离合外还有爱信6速自动变速箱,不过这些都来自外购,目前仍没有研发出自己的变速箱。
综合以上两点来看,大家觉得吉利的技术储备如何呢?
总结:虽然扩张是每个车企的必经之路,但是在扩张之前是否应该对自己的实力做一个正确的评估呢?谁都希望成为像大众和丰田一样的企业,可是在技术的道路上,没有任何的捷径可取,容不得丝毫的懈怠。吉利现在的疯狂扩张,是应该冷静下来好好反思一下,与其粗制滥造,不如全力以赴!在大家身边还有哪些因为盲目扩张而失败的汽车品牌呢?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auto/35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