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不住尿是怎么回事(憋不住尿不是你的错)
来源:吴阶平泌尿外科中心
本文医学内容审核:郭明涛吴阶平泌尿外科邯郸中心主任医师
你或者你的家人是否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外出时为了避免频繁去厕所,水都不敢喝;
每天半夜都要起来方便好几次,好好的觉睡个稀碎;
长途客车上没坚持到休息区,就尿了裤子;
总是无来由的尿急,能不出门就尽量不出门;
……
你觉得,这些是病吗?
至今仍有很多人,对泌尿系统疾病缺乏足够的了解,这其中就包含膀胱过度活动症。
那么,问题来了。
“膀胱过度活动症”到底是什么病?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tive bladder,简称OAB),顾名思义,是指排尿出现异常,主要包括尿频、尿急,严重时可出现夜尿增多,甚至发生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
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病率非常高。目前,其在全球的患病率已经达到11.8%,以如今世界人口总数接近76亿计算,这就意味着有近9亿人曾经或者正在遭受这个疾病的侵扰。
在我国,根据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 2010 年6月发布的首个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膀胱过度活动症总体发病率为5.9%,且呈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升高的特点,40岁以上人群则达到了11.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膀胱过度活动症患病率正在逐渐升高。而目前国内慢性疾病排名中,膀胱过度活动症已经位列前十,排在消化道疾病、糖尿病之前。
在几个主要症状中,尿急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核心症状。这是一种强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难被主观抑制而延迟排尿。用大白话说就是,它才不会管你想不想尿、该不该尿。
膀胱过度活动症算是泌尿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虽然不会对生命产生直接影响,但却严重干扰着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被称为“社交癌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危害不小
其实,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危害也是它被称为“社交癌症”的主要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①影响工作
如果得了膀胱过度活动症,但症状较轻,虽然可以工作,但工作效率和工作表现无疑会大受影响。
试想一下,领导突然交给你一项非常重要又非常紧急的工作,比如一场谈判、一次述标,你却因为频繁上厕所而给耽误了,下次再有类似的工作,领导还敢交代给你吗?
长此以往,升职加薪什么的,怎么可能还跟你有关系呢?
而如果膀胱过度活动症已经很严重的话,那可能工作都没法干了。对于如今普遍存款不多的年轻人来说,这不就是断粮了吗?
② 被动减少外出和社交
景区游玩啥的基本算是告别了,逛街或者跟朋友吃饭也一定要先盯好卫生间的位置,以防出现尴尬。长途汽车?就当从来没有这个交通工具,好几个小时才停一次简直太不友好了,真心顶不住啊。
在许多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看来,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在家呆着才是最安全的。但是长此以往,该联络的感情没法联络,该面谈的项目没法面谈,这能不耽误事儿吗?
③可能引发其他情绪病
患上这种病,要说心理上一点压力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心理压力增加,情绪就容易变得不稳定,并且不受控制,其他情绪病可能慢慢就跟着来了。
研究显示,包括抑郁症、焦躁症等情绪病,在患有其它疾病时这些情绪病的发病概率会比正常人高出百分之五十左右。
④ 影响睡眠
睡眠是给身体充电,对健康的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深度睡眠,更是身体解除疲劳、恢复精力的重要环节。
对于正常人来说,睡眠期间一般不起夜或者只起来方便一次就够了。但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却要频繁起夜,醒与睡之间的频繁转换使得深度睡眠很难得到保障,很多人还会因此而失眠。
这,身体怎么能吃得消呢?
⑤ 容易出现跌倒或者骨折的现象
你可能会纳闷:一个关于尿的问题,怎么还跟跌倒和骨折扯上关系了?
事实是,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很有可能出现突发性失禁的情况。如果突然尿失禁了,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肯定要赶紧去厕所啊!
由于太着急,或者起夜时睡得正迷糊,摔倒甚至造成骨折的概率就会增大。尤其对于年龄比较大的患者,随着年龄增加钙流失加快,更加容易出现骨折。
“膀胱过度活动症”能治好吗?
答案是肯定的。
当前国内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已经比较成熟,行为训练配合药物治疗已经可以解决大部分患者的问题。
其中行为疗法是我们可以自主实现的。比如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减肥、戒酒,同时尽量少喝咖啡等含咖啡因或其他利尿饮料;有意识地去做一些膀胱训练和盆底肌肉训练,增强自己控制排尿的能力。做好这些就可以部分改善尿频、尿急的情况。
目前很多针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药物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能有效减少排尿次数,让患者的生活得到改善。但是要记住,一定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千万不能自己去网上随便搜搜就乱吃药。
如果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够理想,那也没有关系,我们还有神经调节、手术治疗等很多其他治疗方法可以用。
所以,安心好了。
有病不避医,生病不是你的错
如果你怀疑自己或家人患上了膀胱过度活动症,可以参考这张“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先进行自测。(测后得分越高,则意味着症状越严重。)
如果问题3(尿急)的得分在2分以上,且整个得分在3分以上,就基本可以判断为患上了膀胱过度活动症,需要尽早就医了。
当然这张表只是个参考,无论结果如何,都一定要去——
看医生!
很多人受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觉得得了泌尿系统疾病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儿,不好意思跟家人说,更不好意思去医院,这种思想一定要转变。
一项对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持续随访的研究显示,在不接受及时治疗的情况下,88%的患者病情持续时间超过10年。膀胱过度活动症自愈的可能性很低,拖只会加重病情,尽早就医才能早日康复,远离病痛折磨。
如果你的家人或者朋友遇到了文中提到的症状,别忘了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
毕竟,好好的生活如果被这样毁了,那多不值当,你说对吗?
参考资料
那彦群,叶章群,孙颖浩,等.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与治疗指南[M]2014
卢启海,莫晓东,那万里,等.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海南医学,2020年6月
徐军. 您有膀胱过度活动症吗. 科学养生,2020年6期
杜晚林. 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有效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健康大视野,2020年14期
杨海鸥,张静,罗琴,关永晖.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策略及进展.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0年2期
徐丹. 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 健康必读,2020年2期
杨龙飞.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疑难病杂志,2019年12期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life/17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