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技巧

腹部有胀气是怎么回事(肚子一直胀气)

肚子一直胀气?现代中医认为啥原因?10位名医帮你解读,收藏

导读:北中医北辰博士话中医原创好文第4期

昨天我分享了从《内经》到清代叶桂时期各个朝代中医名家和典籍中对于腹胀病因病机的论述。

今天,我将简单扼要梳理下当代中医是如何认识腹胀的发病原因的。

肚子一直胀气?现代中医认为啥原因?10位名医帮你解读,收藏

腹胀:中焦脾胃入手,脾胃虚损为基本病机

现代中医各派大部分医家继承了古代中医对于腹胀的认知,基本都从脾胃着手辨证论治,并以脾胃虚弱为基本病机,可兼有其他主证。

中医各家都认为腹胀皆源于脾胃,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脾胃功能受损,最终导致腹胀。

岳沛芬:肝气郁结,湿热损伤脾胃,导致腹胀

岳沛芬,是共和国“御医”、中医学家岳美中之女。

岳沛芬老中医认为,腹胀的病机,乃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易致肝气郁结;加之多食肥甘厚味,产生湿热,日久损伤脾胃功能,导致脾胃运化失司,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因而影响消化吸收。相对现代西医学而言,便会出现消化不良,临床上以腹部饱满、胀气及腹部膨隆等为典型症状。(来源于2006年第8期《北京中医》杂志李新一文章《岳沛芬治疗功能性腹胀的经验研究—附42例病例报告》)。

国医大师周仲英:胃痞多虚实夹杂、寒热互结

国医大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英教授则认为,胃痞发病机理多是因外邪入里,情志内伤,劳倦过度,而致寒、热、食、湿、痰、癖内蕴,脾之升运不健,胃之纳降失司,清浊升降失常,胃气郁滞、窒塞不通而为痞。病机病证虽有虚实之分,气滞、热郁、湿阻、寒凝、中虚多端,或夹痰、夹食,但其基本病机总属胃气壅滞为病。(1993年第11期《江苏中医》杂志李七一等文章《周仲瑛论温清通补治胃痞》)。

冯五金:属腹胀中医的“虚痞”“虚满”

山西名中医冯五金教授则认为,腹胀的临床表现类似于中医的“痞满”“腹满”“聚证”等病,但其病程较长,饥饱均胀,所以冯五金教授认为腹胀应属中医的“虚痞”“虚满”。

虚满,是人体元气亏损不足,阳虚为本,腹部满闷为标。治疗温补通调为法,温补人体之阳气,调畅脾胃升降之气机。保持气血的正常运行、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运作是此温补通调之法的最终目的。兼以调节情志、调理生活中的起居饮食习惯等辅助治疗。(2015年第7期《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贾志新等文章《冯五金老中医温阳通调法治疗功能性腹胀经验体会》)。

徐景藩:升清与降浊的失调是引起中焦气机失常的关键

江苏名中医徐景藩教授则认为,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是维持机体相对平衡的重要调节机制。脾胃病的发生与气机升降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

故而升清与降浊也是治疗脾胃病的重要大法。升降虽互有矛盾,但又相辅相成,胃降而脾可以升,脾升而胃方能降;使升降之间协调互用,才是治疗的根本。如脾虚者,以黄芪补气升提,反佐枳壳降气理气。

牛兴东:脾胃是升降之枢纽

内蒙古名中医牛兴东教授指出治疗脾胃是升降之枢纽,与各脏腑相关联,气机运行不畅,与邪气饮食纠结,致血路不通,治则上主张健脾、调气、活血,其中调气活血是治疗的重点,当贯穿整个治疗过程。(2012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苏和硕士论文《牛兴东学术思想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总结》)。

符思:六腑之气,聚而不散,痰气互结聚于胃腑,和降不行而成胀

中日医院消化科符思教授认为,功能性腹胀是腑气不降留滞胃肠,六腑受盛传化水谷,当以通降为顺,故治疗以通降法为主,辅助以消积、祛痰、清肝、扶正等治法。(日后,我会专文介绍符思的通降法治疗功能性腹胀经验,内容参考2016年第3期《环球中医药》中医药杂志贾博宜等文章《通降法治疗功能性腹胀经验》)。

肚子一直胀气?现代中医认为啥原因?10位名医帮你解读,收藏

脾胃虚弱导致腹胀

江西省乐平市中医院的林晓明等医生在2010年第3期的《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上发表题为《功能性腹胀中药内服及敷脐治疗体会》(以后会撰文介绍这两位医生对于功能性腹胀中药内服方剂和敷脐药方的治疗方案,敬请期待)的文章,文中介绍了他们认为功能型腹胀是因为饮食、情绪、气候、劳累等因素可导致脾失健运,导致脾胃虚弱,升清降浊失常,运化水谷津液失司,胃肠气体壅滞,引起腹胀。并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应辩证施治。

刘喜新:脾胃失常,易生痰湿而致腹胀

而河南新乡医学院教授刘喜新则认为,腹胀之病在胃肠,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迁延反复,易生郁证,日久酿成痰湿所致。(内容引自2009年第9期《新中医》杂志张雪梅等文章《刘喜新教授治疗功能型功能型胃肠病经验介绍》)。

先天中气不足或后天脾胃之气亏损导致腹胀

福建省沙县富口卫生院的陈显椿医生于2001年第2期的中国民间疗法上发文《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腹胀156例》认为,因劳累过度,耗伤中气,中虚失运,水湿内停。中气不足则脾升无力而胃降失和而生腹胀。

而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梁尧等医生于2011年第9期的《云南中医药》杂志发表《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腹胀65例》的文章,则认为出汗或出汗太多导致伤害脾气,脾司运化转输而主腹,汗后脾虚,运输无权,或生痰湿,使气机壅滞,则腹胀满,颇合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机。

张艳东:中阳虚损,寒热互结,胃气失和导致腹胀

山东省聊城市中医院的张艳东副主任医师在2016年6月的《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发表文章,认为腹胀之发生是中阳虚损,寒热互结,胃气失和,升降失常所致。


明天,我将分享腹胀病的中医治疗,欢迎关注和分享。


北辰中医博士,一个能和“小到不会说话老到不能说话”者都能聊得来聊得开的中医医生,人是70后、心是80后、医学水准60后争取50后的斜杠青年,中医人文医学科普达人,分享20年从医经验和经典验案,为患者,也为自己...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life/172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