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央视十大主持人(从)
图片来源:百度
从《今日说法》中正襟危坐的“法制咖”到如今的“霸屏综艺小王子”,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一路走来收获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古灵精怪的小撒童年时也是个“淘气包”,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教育方法起了极大的作用。日前,央视总编室微信公众号刊发了一篇小撒的自述,回忆了自己从一名“淘小子”成长为央视主持人的历程。
图片来源:百度
今天小编就他的采访稿来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下撒贝宁父亲的教育究竟是怎么样的才可以让撒贝宁一路学霸被保送~
(一)小心呵护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
小时候,撒贝宁特别淘气。
5岁的时候,他和小伙伴去游泳池,因为开水龙头导致脸撞了大口子、到医院缝了7针。父亲知道后没有责怪他,只是告诉他以后去游泳池要有大人陪同。
上学后,有一次撒贝宁和同学玩“斗鸡”――一只脚站立,一只脚盘起互相撞来撞去的游戏,因太勇敢遭大家围攻导致骨折。父亲不仅没有责骂他,也没有追究同学们的责任,问清原由后,还大大地赞扬了他的勇敢。
反观我们某些家长的做法,令人汗颜。有的对孩子不放手,含在口里怕化了,放在地上怕摔着,不让孩子多运动,导致男孩子缺乏阳刚之气,女孩子更加柔弱。
有的家长当孩子在学校与同学玩耍受伤后,不是相互谅解,共同协商,而是仅仅考虑自己的面子和损失,不停地上访上诉,导致两败俱伤。
父母要给孩子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钱很重要,但钱不是万能的,孩子之间的纯真友谊要比金钱重要得多。
(二)及时引导,勇于自我检讨。
1984年,撒贝宁父母从部队转业到武汉,他自己也转学到武汉红领巾小学。每天放学后,撒贝宁没事就到街上转,很快认识了一群10多岁的男孩子。他们无心向学,整天打台球赌钱,还抽烟。
撒贝宁像是找到了比他更淘、更能玩的偶像,不仅没觉得他们这样有什么不对,相反还觉得他们的样子很酷,偷偷地和他们玩在一起,甚至一个人躲在卫生间里尝试起抽烟的滋味来。
父亲知道后狠狠地揍了撒贝宁一顿,不仅告诫那群孩子不准再找撒贝宁玩,而且找到那群孩子的父母,让他们严加管教。
为了这件事,父亲专门跟撒贝宁谈话,郑重地向他检讨:“爸爸只顾工作,没时间陪你,我也有责任,以后一定尽量抽空陪你”。
人生的路虽然很漫长,但关键之处只有那么几步。在孩子成长的关键节点,我们一定不要缺席,要及时引导,耐心陪伴。毕竟,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三)巧妙点拔,让孩子自省。
有一次,撒贝宁爸爸带他看少年合唱团的演出。演员都和撒贝宁年龄差不多,看到演员们胸前戴着大红花,撒贝宁心里痒痒的。
爸爸看出了撒贝宁的心事,问他想学唱歌吗?
撒贝宁点了点头。爸爸二话没说就给他报了名。
可撒贝宁就跟大多数孩子一样,过了没多久就厌烦了,再不愿意去上课。撒贝宁爸爸也没劝他没骂他没逼他,只是找了个机会把他带到了拍戏的现场。
拍戏的现场有40多度,有一个镜头拍了8遍,有些人又累又热中暑了,被卫生员架出去抢救,而现场照样拍戏。撒贝宁看得很震动:原来只看到演员表面风光,没想到他们背后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呀!回家路上,撒贝宁主动对爸爸说明天继续学唱歌,爸爸欣慰地笑了。
许多孩子起初很喜欢学一门艺术,可是新鲜感过后就放弃了。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父母没有坚持住。父母不但自身要坚持住,而且要让孩子明白学艺之路是辛苦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四)多鼓励和赞美孩子。
平时撒贝宁成绩很好,可是小学升初中时,他竟然以0.5分之差没考上市重点。爸爸鼓励他:“你只是发挥不好,我相信你的能力,机会还是有的。男子汉大丈夫,哪能因为一点挫折就退缩不前呢!”
撒贝宁备受鼓舞,努力学习,初中毕业考上了重点高中。他高中毕业作为文艺特长生被北大法律系录取。
到了大学,撒贝宁已过了顽皮的年龄,当然不再淘气,而当年一直被父亲小心呵护的活泼好动的天性则保留了下来。他成了学校里的活跃分子,各类活动都参加,特别是演讲比赛几乎场场不落,被人戏称为演讲专业户。
正如撒贝宁自己所说:“我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四快结束时,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到学校招聘,老师才极力推荐了我。若是父亲当年对那个顽童横加打击、声色俱厉的话,我在大学里怕也不会有什么声息了。如今,在父亲的调教下,我坐在了央视主持人的位置上,我想告诉他:“爸爸,您当年的苦心没有白费,您那个爬高下低、‘惹是生非’的顽皮儿子已经长大了。”
撒贝宁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一个孩子的成功原因有很多,自身的努力,外部的机遇,老师们的教导……但是父母才是唤醒孩子的关键人物。
虽然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教育出撒贝宁一样的孩子,但是好的父母就是孩子通往另一种成功道路上的指明灯。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read/163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