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壮阳药材(中国民间五个补肾壮阳植物)
一、肉苁蓉(肉质茎)
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从梭梭寄主中吸取养分及水分。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肉苁蓉在历史上就被西域各国作为上贡朝廷的珍品,也是历代补肾壮阳类处方中使用频度最高的补益药物之一。
【性味功效】
甘、咸,温。补肾助阳,润肠通便。煎服,10~15g ;单用大剂量煎服,可用至30g。
适用于体虚便秘、产后便秘、病后便秘及老年便秘者;患有男子遗精、早泄、阳痿、精子稀少不育等;妇女带下、不孕症、四肢不温、月经不调、腰膝酸痛等病症;及高血压患者。
【现代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对肉苁蓉的成分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日本起步较早,随着分离提取和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已分离出多种类型的物质,主要可分为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多糖、十几种氨基酸、多种生物碱等,富含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其中苯乙醇总苷是肉苁蓉中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提高男性性功能、治疗女人宫寒不孕、抗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增强记忆力等功能。
【注意事项】
经常大便溏薄者不宜食用。
【产地分布】
主要产自内蒙古、宁夏(阿佐旗)、甘肃(昌马)及新疆和田。模式标本采自内蒙古巴彦淖尔盟阿拉善旗。
二、杜仲(树皮)
药用杜仲,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 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性味功效】
甘,温,补肝肾,强筋骨,调冲任安胎。水煎服。6~10g。
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药理作用。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慎服。
【产地分布】
杜仲是中国的特有种。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淅川)、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安徽、陕江西、广西及浙江等省区,现各地广泛栽种。
三、淫羊藿(地上部分)
淫羊藿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20-60厘米,根状茎粗短,暗棕褐色,二回三出复叶基生和茎生,具长柄,小叶纸质或厚纸质,叶缘具刺齿,花白色或淡黄色,花期5-6月,果期6-8月。
【性味功效】
辛、甘,温。补肾,强筋健骨,祛风除湿。煎服,3~9g。
主治阳萎早泄,腰酸腿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神经衰弱,健忘,耳鸣,目眩等症。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淫羊藿含淫羊藿甙、挥发油、蜡醇、植物甾醇、鞣质、维生素E等成分。能兴奋性机能,对动物有促进精液分泌作用。还有降压(引起周围血管舒张)、降血糖、利尿、镇咳祛痰以及维生素E样作用。药理实验研究表明,淫羊藿能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促进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及骨代谢,具有抗衰老、抗肿瘤等功效。新加波医学专家研究发现,淫羊藿能有效杀死乳腺癌细胞,但用于临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注意事项】
有口干、手足心发热、潮热、盗汗等症状,属中医学阴虚相火易动者禁服。
【产地分布】
淫羊藿生于林下、沟边灌丛中或山坡阴湿处,海拔650-3500米。中国陕西、甘肃、山西、河南、青海、湖北、四川等地区均有栽培。
四、菟丝子(种子)
菟丝子,别名禅真、豆寄生、豆阎王、黄丝、黄丝藤、鸡血藤、金丝藤等。
【性味功效】
甘,温。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煎服,6~12g。外用适量。
本品质润滋补,既助肾阳,又益肾阴,为平补肝肾之良药;且有固精缩尿,养肝明目,补肝肾安胎之效。又可温肾补脾而止虚泻。
【现代研究】
实验证明菟丝子有提高果蝇性活力的作用,使其交配率明显增加,其作用强弱与给药浓度成正相关。菟丝子水煎液给“阳虚”小鼠灌胃,可使其体重、肾重、胸腺重、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显著增加;给雄性小鼠灌胃,可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和在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对小鼠的非特异性抵抗力亦有增强作用。
【产地分布】
分布于中国及伊朗、阿富汗、日本、chaoxian、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生于海拔200-3000米的田边、山坡阳处、路边灌丛或海边沙丘,通常寄生于豆科、菊科、蒺藜科等多种植物上。
五、巴戟天(根)
巴戟天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jj:icinalis How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千,轻轻捶扁,晒干。生于山谷溪边、山地疏林下或栽培。
【性味功效】
甘、辛,微温。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煎服,3~9g。
本品为补肾阳药中的祛风湿药物,除治疗肾阳不足外,还可治疗肝肾不足兼感风湿的病人。
主治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现代研究】
药理研究表明,巴戟天具有调节免疫功能、调节甲状腺功能、抗衰老、抗疲劳、增强记忆、抗肿瘤、促进骨生长及促进造血等作用。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禁服。
【产地分布】
主产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于山地疏、密林下和灌丛中,常攀于灌木或树干上,亦有引作家种。中南半岛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广东罗浮山。■
本文综合自:《中国医药网》《中国植物图像库》《本草纲目》等。
了解更多名医的健康科普,可关注“大医论道(dayilundao2017)”公众号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read/17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