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古都(安阳)
如果有人问你,中国的八大古都是哪八座城市?
你能准确说出中国八大古都吗?
中国八大古都分别是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安阳、杭州和郑州。
相信许多人都无法说全,很容易把安阳给漏了,因为安阳这个城市名气不够大,如今的地位也没其他七座城市高,所以成为了古都中的“低调者”。
八大古都可谓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见证者,而安阳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的三皇五帝时期,传说五帝之一的颛顼曾建都于今安阳市内的黄县境内。而安阳这个地名同样不年轻,有两千多年历史!
安阳
安阳的名字起始于东周战国时期,出自于秦王之口。公元前257年,秦国攻占魏国的宁新中,于是秦王就想道,这么好的地方现在成为秦国的领地了,自然要改个名。“宁”与“安”相近,且安阳位于淇水的北面,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阳”,所以秦王便取名为“安阳”。
在历史上,安阳先后成为商朝、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所以有“七朝古都”之称。
提到安阳这个地名,虽然很多人都不太熟悉,但不代表这个地方不出名。因为安阳历史上的其他名字,你肯定有所了解过。
安阳的旧称有殷、邺城等。殷是商朝的古都之名,所以在安阳发现的中国商代后期都城遗址,被称为殷墟。得益于安阳殷墟的大名,所以殷也是安阳最出名的旧称了。
邺城的出名,得益于三国。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邺城,肯定给读者留下了不少的印象。邺城刚开始是袁绍的大本营,后来被曹操攻占并称王于此,最后曹丕代汉,迁都洛阳,邺城成为陪都,为“五都”之一。
如今,安阳之所以能够入选中国八大古都,可以说安阳殷墟是最主要的原因。
安阳殷墟
安阳殷墟是我国目前为止最早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位于如今的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周围。
安阳殷墟,不仅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国家AAAAA级景区,还于200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通过对殷墟的发掘,不仅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更找到了汉字的前身--甲骨文,真实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为商周考古确立了可靠的年代学基础,对于上溯早商文化和夏文化起到了基点的作用。
郭沫若说过,"殷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陈云和也说过,"甲骨文乐得跳出殷墟,青铜器乐得跳出殷墟重见天日,真是安阳小屯村的特大欢喜"。可是,殷墟的发现可谓实属不易,是中国考古界的幸运,也是挑战。
安阳殷墟的发现要从甲骨文的现世说起。清末时期,小屯村的居民经常在耕作时挖到碎骨片。而在当地流传着一种说法,这种奇怪的碎骨是龙骨,可以治病。于是村民们开始主动收集碎骨片,或留作已用,或卖给中药铺。从此,大量的"龙骨"被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掘出。
1899年的一天,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的中药店买药,无意之间发现在中药店所售的龙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文字,立马意识到这是很珍贵的文物,于是开始重金收购。在他的考证下,进而得出这些"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从而,甲骨文的消息便传开了。
不仅学术界沸腾了,就连倒卖甲骨文的古董商人们也欣喜不已。于是,学者们大量收购,而古董商人们也高价出售,但是却始终不肯透露龙骨的来历。直到1908年,罗振玉经多方探求才得知龙骨来自于小屯村,从而龙骨的来历才被学术界所知晓。1917年,著名学者王国维对龙骨做了考据研究,才进一步证实了小屯就是盘庚迁都的都城。
可惜,在当时国破家亡的历史环境下,以及前期大量龙骨被当作药材消耗掉,导致数不清的文物受到破坏,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将殷墟列为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才真正得以保护。
中国大运河安阳段
中国大运河安阳段,又称中国大运河(永济渠)滑县段,也称卫河,位于安阳滑县道口镇。大运河滑县段自南到北流经道口古镇,全长8240米,宽33米-50米。大运河滑县段最早是由曹操在黄河故道--宿胥故渎基础上疏浚而成,后来隋炀帝要修京杭大运河,于是重开此道且引泌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
大运河繁荣了地域经济,位于卫河畔的道口镇也是受益匪浅。隋代以后,道口镇商业往来密切,连通南北水运,尤其是明清至民国年间,商贾云集、贸易繁盛,一举成为豫北重镇,有"小天津"之美誉。
2014年,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作为大运河的一部分,大运河滑县段自然也成为了世界遗产。
因此,这就是我说的安阳有一个半世界遗产,一个便是安阳殷墟,为研究中国商朝历史创作了条件;另外半个便是大运河滑县段,作为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所以称为半个世界遗产,见证了古代中国水运的繁荣。
安阳,七朝古都,留下了无数的文化古迹,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如此重要的一座城市,应该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read/17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