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读不厌

浅间山庄事件(被遗忘的特种作战)

事件背景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学生运动此起彼伏。受到日本镇压的部分学生开始走向极端,成立各种武装团体和秘密组织,频繁制造爆炸,抢劫,袭击等危害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事件,赤军极左恐怖主义组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赤军组织是日本新左翼共产主义同盟中的武装派系,又名共产同盟赤军派。1969年11月,该组织在山梨县遭到警方围剿,53名成员被捕,势力减弱,并且分裂成许多小的派系。1971年12月20日,由以森恒夫为首的赤军国内部分成员和以永田洋子为首的极左派“京滨安保共斗”两个派别合并成立联合赤军组织。联合赤军组织拥有骨干成员29个人,通过抢劫银行、邮局、枪支店拥有了充足的武器装备和活动资金,在东京附近县市的山区建立了多处用于训练和策划和恐怖活动的秘密基地。但由于袭击当地派出所等执法机构,引起了日本警方的调查和清剿。日本长野县等集中了大量警力进行侦查,设卡巡查和上山清剿。1972年2月1日,日本警方破获了该组织在神奈县丹泽山群马县捧名山和迦叶山上废弃不久的秘密基地,后续的搜查使联合赤军成员不断落网,截至2月19日该组织有7名成员被警方抓获,另有5名成员被锁定追缉。

被遗忘的特种作战(5)——日本赤军浅间山庄人质劫持事件

迦叶驻地

劫持经过

2月19日,联合赤军骨干分子坂口弘和其他成员坂口国南、吉野雄邦、加藤伦敦、加藤元九(年仅16岁)等5人在得知同伙被警察抓获后,从群马县翻越靠近长野县的山岭,逃亡至长野县东南部的轻井泽町沿湖都市圈的诺草山。他们潜伏进轻井町浅间山的皐月山庄(当时没有人居住)。其间,三个人重新返回若草山驻地取回藏在那边的武器,但他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被警方在若草山驻地发现,警察一路追到浅间山的皐月山庄。15时05分,联合赤军同警察发生交火,一名警察被打伤。15:20 ,5名恐怖分子,从皐月山庄突围至500米外的浅间山庄,将独自在家的山庄管理员的妻子牟田泰子劫持。

劫持人质后恐怖分子立即用衣橱,沙发,被褥等杂物,在浅间山庄1楼出口构筑临时路障,在2楼和3楼开着射击孔,企图依托浅间山庄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同警方对抗。恐怖分子的武器有步枪一支,手枪一支,猎枪四支,炸药数枚以及各种子弹700发。

营救行动

追击恐怖分子的警察迅速包围了浅间山庄,因为恐怖分子劫持有人质并且负隅顽抗,他们迅速向上级报告,并请求支援警方完成对山中的全面包围和道路控制。他们依据所掌握的情报,对当前的形势进行了分析。警方认为,第一,山庄为独立的三层结构,外墙坚固,出入仅有一条通道。距其最近的皐月山庄也有500米,形同一个天然的堡垒,易守难攻。第二,山庄所在海拔有1169.2米,当地2月份的夜晚气温可低至零下15度,执行围困任务的警察数量受后勤保障的制约。第三,山庄内的粮食储备充足,恐怖分子劫持人质,且拥有较为先进的武器和充足的弹药,其持有的步枪可在近距离击穿警察的两层盾牌,因此贸然强攻可能造成警察不必要的伤亡。第四,警方的营救行动将接受电台和电视台的全程跟踪报道,人质安全应当是第一位的。警察任何未经允许的开枪都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警方的压力和受约束的程度很大,因此警方决定在没有找到借方最佳的解决方案前,坚决非武力手段解决这次人质劫持事件,同时不断的增派所需的警力和装备。截至2月28日,参加行动的警察达到1635人,配备特种警备车9辆,高压水车4辆,10吨起重机车一辆。预定解救方案是在山庄外构建野战工事,依托工事向山庄逐步逼近,然后通过破坏山庄上的墙壁等障碍,迫使恐怖分子投降或将其制服,解救出被劫持的人质。

被遗忘的特种作战(5)——日本赤军浅间山庄人质劫持事件

墙外的记者

被遗忘的特种作战(5)——日本赤军浅间山庄人质劫持事件

此次事件在日本引起的轰动极大,图为人们在看事件报道

人质劫持事件从2月19日15:20开始,28日18:20结束,长达219个小时,是当时日本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人质劫持和解救事件,它主要分为非武力解决和武装营救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非武力解决阶段。为使这起广受日本国内民众关注的人质劫持事件得到解决,日本警方首先寻求非武力解决的手段,采取了4项措施,一个是采取亲情心理攻势。警方在最大限度地收集了山庄内部地形和恐怖分子身份情报的同时,请其亲属到达现场实施劝说。从21日开始,警方通过对比在调查皐月山庄枪战现场发现的指纹,并通过现场人物录像,陆续确定了吉野雅邦雄,坂口弘,坂口国男的身份,他们的母亲被直升机接到了现场,展开了亲情广播,这种亲情广播劝说一直持续到了人质危机解决的最后。倾情心理攻势起到了稳定恐怖分子心理的作用,在感受得知家人亲属并没有挽起,抛弃他们后恐怖分子,并没有对人质实施进一步的迫害,也有利于警方调整。和采取其他措施,第二是展开噪音疲劳战。人质劫持事件进入,第4天为了打破僵持的局面,警方在颈背心理学研究会专家和警视厅科学搜查研究所技术官的现场指导下,实施噪音疲劳站具体措施是在山庄外打开大的探照灯,播放警方进攻的模拟声,有催泪瓦斯的发射声,机动指挥部队的号令声和警备车开过的隆隆声,防弹警备车在广播包高分贝的噪音的同时,向山庄杨庄进攻。不但使恐怖分子产生误判消耗弹药,也使恐怖分子连续超过40个小时不能休息,达到了一般规律下人的心理疲劳点,影响了恐怖分子的警惕性和判断力。第三,实施信息封锁战。开始阶段,山内的恐怖分子能够通过电视和收音机掌握警方的安排,因此应对及时,心理稳定。针对这一情况,警方在22日20:00切断了山庄的电源,使警方的行动不会再通过电视或电台转播被恐怖分子察觉。26日,警方在长垣县清井泽厅与各大宣传媒体缔结了x-day取材报道协定,使恐怖分子从收音机中也不能够获取警方的具体行动和报道。四是贯彻迷惑消耗战。由于恐怖分子弹药较多,在山庄外墙上开凿枪眼数量也多。为减轻进攻时的阻力,警方23日13:00开始在山庄南侧的道路上构筑野战工事。野战工事高1.5米,长度超过10米,步步为营地逼近山庄。它不但在最后进攻时为现场指挥和突击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还吸引了恐怖分子向工事发射了大量弹药。以上非武力解决的努力虽然没有使人质得到释放,但为营救行动提供了大量的帮助。

被遗忘的特种作战(5)——日本赤军浅间山庄人质劫持事件

窗内的赤军分子

被遗忘的特种作战(5)——日本赤军浅间山庄人质劫持事件

被遗忘的特种作战(5)——日本赤军浅间山庄人质劫持事件

第二阶段,武装营救阶段。二月二十八日,人质劫持事件进入第十天。警方推测恐怖分子已经基本被拖垮,因此决定在当天彻底解决这一事件。8时,警方在山庄外集结完毕,向恐怖分子广播的释放人质并投降的最后通牒,在没有得到回应的情况下,武装解救人质的突击行动正式开始。武装营救分为4步,第1步破坏作战突击行动,从正面开始,催泪瓦斯先被打入阳台和卧室。高压水枪向山庄外的枪眼喷射高压水柱阻止恐怖分子从枪眼向山庄外射击。10:45,起重机摆动重达1.5吨重的工程用大铁球开始破坏山庄外墙,将墙壁上用于射击的枪眼破坏,同时使恐怖分子失去掩体。山庄内一直监听窃听器的板口国难,也终于在10点得到了警方这次突击的报道。恐怖分子使用猎枪、手枪和土质炸弹还击。第2步,突入山庄。11:17,第二机动队山野绝死队从2楼南侧管理员室突入山庄内部。11:24,第九机动队长田干夫中队从1楼突入占领底层,后续分队从构筑好的掩体攻势出发,按计划不断地突入山庄。恐怖分子最后被挤压在三层的“银杏之间”房间。由于恐怖分子劫有人质且拥有较强的火力,为防止警方在狭小的空间内发生更多不必要的伤亡,指挥部要求暂停强行突入。第3步,武力对峙。在交火中,警方出现了多起人员伤亡。在现场指挥高压水车和起重机车的警示厅特种车辆队员高见繁光遭枪击身亡。警视厅第二机动队大津高幸,在越过工事突入山庄时被流弹击中负伤。警视厅第二机动队队长内田尚孝在工事角落观察地形时遭步枪的射击身亡。第二机动队在3楼厨房遭到铁管炸弹袭击 ,5人受伤。同时起重机引擎突然熄火,因无法在枪林弹雨中走出防弹板进入维修,铁球作业终止。警方的攻击在下午1点后一度中断,与在山庄内恐怖分子形成了对峙状态。第4步,救出人质。15:39攻击重新开始,警察破坏了“银杏之间”隔壁的食堂墙壁用高压水枪冲向“银杏之间”内放水,并投入催泪瓦斯。“银杏之间”内烟雾缭绕,积水达30厘米。但有5名恐怖分子却还用手枪和步枪做最后抵抗。18:20,机动队队员手持盾牌从墙壁裂口突进房间,瞬间将5名恐怖分子制服并在床上找到了人质牟田泰子,营救行动宣告结束。

被遗忘的特种作战(5)——日本赤军浅间山庄人质劫持事件

被遗忘的特种作战(5)——日本赤军浅间山庄人质劫持事件

出院的牟田泰子

日本的共产力量本是颇具规模,但在一步一步的错误下走向了极端与失败,不光没有成为日本人民的希望,反而成为了遭人唾弃的恐怖组织。

关注我,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read/51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