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汽车知识

汽车前挡风玻璃(在冬季)

在冬季,汽车前挡风玻璃结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尤其是晚上驾驶时,由于需要开启暖风,车辆停止后驾驶室内的温度与外界的温差较大,晚上玻璃就会形成一层冰。挡风玻璃除冰的方法有好几种,但不知道有没有人采取“洒热水”这种最简单的方法。但是,如果倒热水融化挡风玻璃上的冰,玻璃就会碎。

在冬季,汽车前挡风玻璃结冰,使用开水去除时要小心

那么,冬天挡风玻璃结冰怎么办?

为什么用热水不好?玻璃是如何破碎的?使用热水时要小心?

为什么热水倒在挡风玻璃上会破裂?

在冬季,汽车前挡风玻璃结冰,使用开水去除时要小心

首先,为什么当热水倒在挡风玻璃上时它会破裂呢?

对于这一点大家通常可以想到,但温度比热水更重要。

如果你使用所谓的“热水” ,就会破裂。

不仅是挡风玻璃,即使是玻璃杯也一样。

在冬季,汽车前挡风玻璃结冰,使用开水去除时要小心

事实上,当玻璃温度与热水之间的温差为60°C左右时,玻璃就会破裂。

因此,如果是常温(约20°C)的玻璃杯,80°C左右的热水。

如果是结冰的挡风玻璃,大概是几摄氏度到0摄氏度,所以计算一下用5到6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就可以破掉。

因此,如果将电热水壶或锅中煮沸的热水(90°C至100°C)倒在玻璃上,它很容易破裂。

为什么玻璃会随着温度而破裂?机制是什么?

当将开水倒在玻璃杯上时,为什么它会破裂呢?这有两个主要原因。

1.玻璃因温度变化而膨胀

首先是玻璃因温度变化而膨胀。不限于玻璃,加热时会膨胀,冷却时会收缩。它具有因温度变化而变形的特性。变形量与温度大致呈线性关系。这意味着形状变化与温度变化成比例增加。那么,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为变化约 10°C 时,会膨胀和收缩约 0.09 毫米。

在冬季,汽车前挡风玻璃结冰,使用开水去除时要小心

事实上,热膨胀系数本身并不那么重要。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与其他物质(例如汽车车身中使用的金属)的热膨胀系数差别不大。与铁相比,铁因受热而产生的变形要大得多。然而,当该特性与以下特性组合时,会出现玻璃特有的问题。

2.玻璃本身的脆性

另一个原因是玻璃本身的脆性。在材料方面,玻璃没有韧性。没有韧性也就意味着变形容差小。

想象一个铁板,但如果你对薄铁(铝也可以)施力,它会弯曲。这种“弯曲”意味着它具有很高的韧性。通过与给定的力一起变形,它不会被破坏。

在冬季,汽车前挡风玻璃结冰,使用开水去除时要小心

反之,非韧性玻璃、金刚石、陶瓷等物质,韧性低=不能变形=发生断裂,钻石具有世界上最高的硬度,但其低韧性低也相对容易破碎。

当玻璃的热膨胀和低韧性结合起来?

玻璃的热膨胀(因温度变化而变形)玻璃韧性低(不易变形,易碎)

由于此特性,当将沸水应用于玻璃时会发生以下事件。

倒入开水施加热水的地方的玻璃会膨胀(玻璃的热膨胀)另一方面,不受热影响的外边缘和背面不会膨胀。由于高温部分和低温部分的变形量不同,玻璃内部会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一定值时,玻璃无法承受变形量而发生断裂(玻璃韧性低)。

那么如何防止这种情况呢?

如上所述,玻璃一般在 60°C 的温差时破裂。考虑到冬天的室外温度,玻璃的温度可能会在零下几摄氏度,所以使用的热水温度应该在50摄氏度以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玻璃由于某种原因出现划痕,热水会导致划痕扩大。在前面解释的玻璃破碎过程中,被称为“因温差产生应力”的部分是玻璃中受应力影响最大的最薄弱部分。

也就是说,在玻璃如果有划伤的部位,力就会集中在那个部位。因此,如果玻璃被划伤,即使温度为负数摄氏度且温差为 60 摄氏度或更小,也可能出现裂缝。

在这种情况下,不使用热水不是更好吗?

不必坚持使用热水,只需要“融化冰”。 一般将40℃左右的热水和冷水水按2:1左右的比例混合,制成温度较低的温水。

在冬季,汽车前挡风玻璃结冰,使用开水去除时要小心

如果觉得这样太麻烦,还可以在用隔热膜或者被子将玻璃盖住即可。

总结:总而言之如果将热水(60°C 或更高的温差)倒入到玻璃上,玻璃很可能会破裂。此外,如果玻璃表面被划伤,更容易破裂。所以,倒开水真的不好。如果想将其冰溶解在热水中,使用冷水与热水混合成(30°C 至 35°C)就足够了,而不是直接用热水。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auto/1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