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汽车知识

wey汽车是哪国的车(坦克品牌独立)

4月6日,长城汽车官宣:坦克品牌将于4月19日的上海车展发布。

坦克为什么要独立?

客观来讲,长城汽车应该是分类最细、子品牌最多的中国车企之一:

哈弗、欧拉、WEY、长城炮、风骏,和接下来进军高端电动市场的沙龙以及硬派SUV坦克,今年长城汽车子品牌有望突破至六个。

仔细研究这六大品牌,几乎每一个都有明确的主攻方向,唯一存在交集的是WEY和坦克,一来价格区间有重叠,二来现阶段都将扛起长城进军高端燃油车市场的大旗。按理说,坦克完全有理由纳入到WEY体系之中,那么长城为何要分散精力,多品牌运营?

坦克品牌独立,长城究竟是自信还是冒险?

在天涯君看来,长城有两点考量。

首先,定位聚焦,更好发力硬派SUV市场。

从第一辆车VV7开始,WEY品牌就主打豪华,又从豪华定位衍生出安全、科技、轻奢的标签,但这些都是以城市SUV为基础。走硬派路线的坦克不同,它的第一属性应该是越野性能,再发展智能、豪华、舒适的定位。因此WEY和坦克品牌的合二为一,不仅影响到两大品牌的定位聚集,对于WEY而言,一旦和硬派越野绑定,也意味着过去四年深入宣贯的中式豪华将会被模糊。

坦克品牌独立,长城究竟是自信还是冒险?

其次,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坦克的独立能很好的践行二元法则。

因为在一个成熟的细分领域,消费者的注意力往往只能聚焦到两个品牌,独立后的坦克将专注于硬派越野,那么事实上坦克最直接的竞品只有Jeep,但寄托于WEY品牌之下的坦克,BBA、凯迪拉克、领克每一个都存在一定影响。

坦克品牌独立,长城究竟是自信还是冒险?

总而言之,坦克品牌的独立,有利于两大品牌同时增长和发育,双管齐下共同进军高端燃油车市场。正如魏建军所言,坦克独立是必然趋势也是最好的选择。

坦克独立的底气

当然,长城多品牌运营的策略在市场上也存在不少置疑的声音,汽车企业多品牌一直以来都是弊大于利,对于如今的坦克而言,独立究竟有何底气?

自坦克300上市以来,便一直供不应求,1月销量直接突破六千,甚至因产能不足一度停产。能有这份成绩,专业的越野SUV平台、非承载式车身结构、三把差速锁以及九种驾驶模式,百万级越野SUV的实力却只需要17.58万起售,坦克300的性能和性价比功不可没。但更重要的是坦克重新唤醒了硬派SUV市场。

坦克品牌独立,长城究竟是自信还是冒险?

相比体量庞大的城市SUV,国内硬派SUV虽然小众,但潜力巨大。

一方面好玩的车型变少。2016年,兰德酷路泽停产;随后,吉姆尼随着铃木的退市也退出中国市场;紧接着,丰田宣布普拉多不再跟进国六版本;2021年,三菱帕杰罗也将面临完结,日系硬汉纷纷退场。一方面,高端越野越来越遥不可及,奔驰大G实力不增反减,却依旧需要加价数十万提车;路虎卫士、Jeep牧马人,乃至福特Bronco也不是普通玩家可以消费的。

自主品牌之前也推出过不少定位硬派SUV的车型,但大部分都名不符实,充其量只能算是伪越野。而坦克300则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越野车,坦克平台不仅提供了2.0T和3.0T两种排量发动机可选择,还匹配了首款国产纵置9AT变速箱,涵盖燃油、PHEV、HEV三种动力形式。其中,3.0T发动机+9AT配合全球最强P2混动系统后,总功率及总扭矩处于同级一流的水准,能提供较强的越野动力性能,实力强大。

坦克品牌独立,长城究竟是自信还是冒险?

同时,坦克平台又基于用户关注的痛点进行优化,打破硬派SUV噪音大、行驶质感差、油耗高的传统印象,给热爱越野的消费者以舒适、智能、豪华的体验,真正做到通勤、越野两不误。

最关键的是从2013年哈弗品牌独立,到WEY品牌横空出世,再到新能源品牌欧拉的推出,过去8年的时间里,长城汽车已经成功打造了三个品牌,无论是管理、营销经验,还是市场影响力来看,以长城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早已今非昔比。

所以,市场的天时、技术的地利、品牌的人和,都是坦克敢于独立的底气。

坦克品牌独立,长城究竟是自信还是冒险?

多品牌运营,长城走向全球的新打法

对于立足全球市场的国际化品牌而言,多元化运营是一种发展方向,最典型的代表当属宝洁,旗下包含15个子品牌,不仅涉及到不同领域,还包括定位相近的品牌,比如飘柔、潘婷和海飞丝。而在汽车市场同样不乏多品牌运营的案例,通用旗下的凯迪拉克、别克和雪佛兰,各有侧重;FCA集团又涉及到菲亚特、玛莎拉蒂、法拉利、阿尔法·罗密欧和Jeep、道奇等等。

多品牌运营,既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让“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最大限度的实现交叉覆盖用户,也有利于发动企业内部竞争,提高效率、激励创新,同时还能针对性满足细分市场用户对价格和性能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在如今需求多元化、迭代快速的汽车消费市场,长城的多品牌运营、差异化定位无疑是最聪明的选择,也是现阶段走向全球市场的最佳战略。

坦克品牌独立,长城究竟是自信还是冒险?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auto/12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