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本田汽车(广汽本田e)
在最近举办的广州车展上,电气化再度成为瞩目的焦点。据统计,本届车展共展出新能源汽车241辆,相较于上一届增加了70%。
尽管此次广州车展,炫酷、科幻的新能源产品众多,但广汽本田e:NP1依然是整个会场最耀眼的车型之一,新车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人气爆棚。
01 科幻与智能超越新势力
为什么e:NP1能在一众传统车企、新势力带来的纯电车型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首先还是惊艳众人的设计。
e:NP1采用了Honda全新设计语言——e:N Design,基于“一触未来”的理念打造,全方位展现新车动感、科技和智慧之美。一眼望去,整车妥妥的极简工业风,无论前脸、腰线还是尾部,所有线条和型面都化繁为简,尽可能简化设计元素,返璞归真,很好地融合了科技与运动的两面。
与此同时,启用e:N品牌系列全新车标的e:NP1还带来了炫酷的“车标秀”:在充电过程中,“Heart beat心动交互灯语”可随电量而动,一呼一吸之间如同跳动的脉搏,这个时候e:NP1可不单单是一辆能给予你满满仪式感的电车,更像是一个充满未来感的科幻作品。而采用发光体“H”logo,对于Honda来说尚属首次。
如果说e:NP1在造型设计上还只是小试牛刀,那么在内饰布局上就是大刀阔斧的革新了。
我们曾经吐槽最多的合资车“小屏幕”消失不见,广汽本田e:NP1取而代之的是领先同级的15.2英寸高清超薄边框中控屏,以及10.25英寸彩色全液晶仪表盘,打造出极具未来感的数字化座舱。
而在这两块超大屏幕的背后,是e:N OS全栈智控生态系统,在它的加持下,e:NP1不仅将传统主机厂的车机智能化水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在功能创新方面甚至超越了不少新势力。
从你坐上车开始,这套基于Honda SENSING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和Honda CONNECT 3.0纯电动车专用版本打造的e:N OS就开启了高速运转:当你还惊艳于15.2英寸超大屏的时候,e:NP1已经在通过驾驶员状态感知系统(DMC)的摄像头,实时监控你是否处于疲劳驾驶状态;AI语音助理帮助你实现对车机的“真人级”交互;车家互联,让体验不再受空间束缚,在车内依然可以完成对家电的控制;OTA在线升级,让整车随时处于最新状态;先进的ADAS驾驶辅助技术,为驾乘人员提供更加可靠的安全保护……
驾驶员状态感知系统(DMC)
驾驶员状态感知系统(DMC)摄像头
可以说,e:NP1的科幻和智能,足以让任何一家新势力的工程师们感受到压力。
02 运动,依然是本田的造车哲学
而对于那些本田粉们而言,e:NP1最吸引他们的还是新车把本田的运动基因发挥到了极致。
作为汽车工业史上自带“运动基因”的主机厂之一,本田不仅生产过像飞度这样的“平民超跑”,也诞生过NSX这样的世界级超跑。e:N电动品牌同样继承了本田70多年的造车基因——即便动力源发生了改变,但Honda对于驾驶乐趣的追求不曾改变。
过去在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印象中,电车不及油车有驾驶乐趣,一是因为少了发动机、变速箱匹配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更重要的在于底盘,过重的“三电”系统增加了悬架负担,高速过弯很容易支撑力不足,难言操控乐趣。
但e:NP1拥有两大优势。
首先其具备专属纯电架构——e:N Architecture,整合了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大容量·高密度电池、高刚性纯电动车专属车架以及底盘平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运动体验,尽可能为一辆电动SUV营造“人车合一”的驾驶乐趣。在目前主流的合资品牌中,广汽本田也是继大众之后,最快实现纯电平台量产的传统车企。
其次,和大众MEB平台覆盖全系车型不同,本田的纯电平台又分得更细,以达到“术业有专攻”的目的。
比如e:N Architecture分为e:N Architecture F和e:N Architecture W架构。前者专为中小型EV开发,基于前置前驱FWD,e:NP1正是这一平台下的产物,其所搭载的电机功率密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电机的控制程序集成高达20000多个场景算法,是普通电动车的40倍以上,这就使得e:NP1能够适应更加广泛的驾驶场景,起步、急加速、中高速的再提速,每一瞬间动力输出都足够丝滑直接。而e:N Architecture W架构则主要是为中大型EV打造,更侧重于豪华和高性能体验。
03 博采众长,广汽本田的新玩法
在如何和年轻人玩到一起上,广汽本田也有自己的新玩法。
一方面,为了让消费者更快、更便捷地体验“e:N”系列独有的世界观和产品魅力,它将进一步丰富与消费者的沟通渠道,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为客户提供更加透明、高效的购车体验。此外,广汽本田也将围绕e:N系列产品打造广汽本田APP电动专区,丰富用户体验的同时,尽快搭建起e:N家族鲜明的品牌标签。
另一方面,随着“e:N”系列产品序列的扩张,广汽本田还将强化在中国的纯电动车生产体制,建设高效、智能、低碳环保的纯电动车新工厂,计划从2024年陆续投产。除此之外,广汽本田还将推出出行租赁、保值回购等创新举措,打消现阶段消费者对电动车保值率的顾虑。
可以说从制造到渠道再到体验,广汽本田基本上把大众、蔚来、宝马等新旧造车势力的玩法都凑齐了。它不仅用实际行动成为了最早“All in”电气化的日系车企,广汽本田拿出来的技术也达到了主流水平,又融合了传统车企和新势力两方面的优势,真正对电气化体系进行了全面革新。
总 结
1997年4月,在本田初代电动车基础研究团队成立后的第9年,本田第一台量产电动车——EV Plus在枥木县高根泽町工厂正式下线,这台车也成为世界上首款采用非铅酸电池的量产电动车。
自那之后,本田从未改变过进军电动化市场的决心。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社会期待,面对消费者对高端智能化的渴望,广汽本田在中国市场以锐·混动系列为跳板,以超30万混动车用户为基础,用最合理的方式逐步向EV时代转变,树立起传统车企“全面电气化”的发展新范本。
如今,e:NP1终于来了。当本田为一辆电动车融入“运动基因”的时候,“一日本田、终身本田”的信仰,恐怕连特斯拉都得小心了。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auto/16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