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马新能源汽车(没有DSG)
传言,早年间每一位大众EA888车主的后备箱,都能看到一桶机油。尤其是部分老奥迪车主,遇到故障停在路边,还会有热情的大哥问你需不需要帮忙,他车里有机油。
可能没有这么夸张,大家权当个笑话听听。但是大众烧机油这件事是人尽皆知的,就算是现在,有些上了年纪的车主还能记得被烧机油支配的恐惧。再加上顿挫到怀疑人生的DSG变速箱,以及会被保安抬出展馆的断轴腾车主,合称为大众三宝。
大众的坚定转型
不过上面说的这些马上就要成为历史了,因为大众不玩儿油车了,开始专心搞电车。之前我们就报道过,奥迪停止研发内燃机。这预示着大众集团内部对于全面电动化的还是比较认可的。
首款ID系列车型ID.4此前已经上市,小编亲自体验过,论质感,整体还是在合资一线水准,甚至不考虑科技智能这方面,比Model Y还出色那么一点点。不过看到这20万的起售价,要是做不好倒是奇怪了。
最近的上海车展,大众ID.6首发,除了价格还不知道以外都不错,6座/7座布局,相比定位紧凑型SUV的ID.4,很显然ID.6更加高级,尺寸更大。车长接近4.9米,其实还不如帕萨特来得长,但是轴距有2965mm,标准的中大型SUV。
大众又行了?
自从315的大众Power Day之后,股价那就像小母牛坐直升机——牛逼冲天。甚至引来了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密切关注。有部分机构认为大众的电动车业务价值2300亿美元。
再反过来看那个曾经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特斯拉。咱们国内特斯拉的销量是没有跌过,一直保持着两万台左右的月销量,但是资本市场似乎不是这么认为的。
特斯拉股价自从去年年中开始一路飙涨,从一百多飙升到八百多美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超过了所有汽车企业的市值。不过从今年2月开始,特斯拉的股价开始有了波动,最低的时候跌破了600美元。连带着小鹏、蔚来这些新能源车企一同下跌,相比起顶峰阶段都快腰斩了。
在海外市场,特斯拉同样是科技、新潮的代名词,许多人买特斯拉并不是为了单纯的代步,而是为了玩。当你买了一辆特斯拉,你就踏入了这个圈子,就像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Mustang,只要有一辆,人人路过都会喊你一句靓仔。
只是这个玩具质量问题一直存在,并没有改正的意思,掉漆、漏水、异响,更别说谜一样的失控了,就在这两天的车展还有人站在特斯拉的车顶高喊“刹车失灵!”。连马斯克本人也承认了这一问题,可人家偏偏就是不改,硬气得很。所以长期来看,股价下跌应该是必然。
新造车和传统车企谁能赢得未来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大众ID.4的起售价是19.99万元,但是150kW,555km续航要21.99万元起。配置倒是挺全的,和目前主流的车型差不多。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同价位下,能买到什么车。
通过对比来看来大众ID.4的定价其实和自主、新造车相比很接近。这证明了在电动化时代,大家的起跑线是一样的,大众还有一点落后了。作为后来者,自然是没有资格高姿态进场的。如果国内“大众比较高级”的心态依然存在,那么全面电动化的大众竞争力着实不低。
这样看来,老牌大车企转型以后,这个产品力直接就追上了努力那么多年的新造车。不光是大众,福特最近推的Mustang Mach-E,26.5万基本什么都配了,再加一点上30.99万那个,续航600km。不比Model Y香吗?
不过咱们应该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自从电动化以来,这个市场格局是瞬息万变,这个月特斯拉卖两万台,下个月电马就火了。而且在去掉了内燃机之后,传统合资积累了多年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整个动力总成都可以从第三方买入,只需要做好适配,未来造车可能真就和造手机一样方便。
写在最后
大众积极转型,接下来是丰田还是通用?反正全面电动化是必然的。我们国内的自主品牌在不断推出优秀产品,比如极氪001、比亚迪汉等等,但是面对传统大厂的电动化车型,竞争力是否还应该依靠售价优势,或者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才是正道。而特斯拉现在的日子好过,可能和碳排放政策有关,具体的这里就不展开描述了,大家可以搜一下关键词“16亿”。未来很可能会不断被转型后的大厂赶超。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auto/36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