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风范

虾虎鱼(国内原生鱼大全)

当生命进入一种微妙的状态,会不由自主思考一些事情,从儿时起,身边的人就提醒我们关于“文化传承”的事,这种模糊的概念有时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中国原生鱼的历史,也伴随着文化传承。它们的进化受山川地貌的影响,成为具有中华特色的鱼类。它们有更明显的地域特征。在世界舞台上,大多色彩内敛,生命力顽强,可以在恶劣环境生活。它们被古今文人写进文章里,成了中华文化的见证者。

最后一篇国内原生观赏鱼大全,献给喜欢原生鱼的朋友。

棒花鮈

棒花鮈(jǖ)这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底层小型鱼类,分布在海河、黄河、滦(luán)河以及大凌河附近水系,常栖息于泥沙底质的缓流浅水处,以摇蚊幼虫和藻类为食,6月繁殖。

体长,稍侧扁。头较短,吻短,前端圆钝。眼小,侧上位,眼间宽平。背鳍无硬刺,胸鳍圆钝,均较短。尾鳍叉型。头背部稍黑,体侧具一不明显的纵纹,其上有9-11个黑点斑块,背部也具8-11个黑色斑块。背鳍和尾鳍具有由黑色小点组成的斑纹。

棒花鮈的记载真的很少,小编找个半天,墙里墙外就这一种介绍,可能这种鱼比较稀少,或很难跟其他鱼种区分开来。

壮体沙鳅

壮体沙鳅属于小型鱼类,生活在砂石底的流水中,分布于珠江、九龙江等水系。

体短,粗壮,稍侧扁。头高,侧扁,吻稍尖,吻长大于眼后头长。眼大,头长为眼径的5~6倍。眼下刺分义,末端达眼后缘。须3对,颏部具纽状突1对。鳞极细小,颊部无鳞。侧线完全。颅顶具囱门。尾柄高大于长。尾鳍深叉。体侧横纹变化大,但宽度间隔常相等。(来源:百度百科)

美丽小条鳅

美丽小条鳅,俗名竹叶鱼、花鳅、锦鳅、美丽条鳅,是中国的特有种。喜欢生活在缓流和静水的多水草河段。分布于元江、珠江、韩江、九龙江、珠江水系分布于西江、北江和东江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岛。

背鳍条iii-iv-9~l3(主要是11、12);臀鳍条iii一5-6(个别是6);胸鳍条i-10~12:腹鳍条i-6~7;尾鳍分枝鳍条15~16,第一细弓内侧鳃耙11~14。脊椎骨(17尾标本): 4十29~30。 体长为体高的3.8~5.2倍,为头长的4.0~4.7倍,为尾柄长的5.7~8.0倍。头长为吻长的2.2~2.8低为眼径的3.8~5.7倍,为眼间距的2.6-3.4倍。眼间距为眼径的1.3~1.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9-1.3倍。身体略呈纺锤形,侧扁,尾柄短。头稍平扁,头宽等于或稍小于头高。吻部较长,吻长等于或稍短于眼后头长。眼较大,侧上位。前鼻孔与后鼻孔紧相邻,前鼻孔在一短的管状突起中,后鼻孔椭圆形,有些标本(包括雌、雄鱼)在鼻孔四周有些小的乳头状突起。口亚下位,口裂小。唇厚,唇面多乳头状突起,上层乳实有1~4行,前缘的1行较大,呈流苏状;下唇中部有数个较大的乳头状突路上颌中部有一齿形突起;下颌匙状。须较长,外吻须伸达眼中心和眼后缘之间的下方;颌须伸达眼后续之下或稍超过,少数可伸达主鳃盖骨之下。身体(包括胸、腹部)披有小鳞,覆瓦状排列,侧线鳞106~116,侧线上鳞22~26,下鳞18~20。皮肤光滑,侧线完全。背鳍基部较长,背鳍背缘平截或略呈圆弧形,背鳍基部起点至吻端的距离为体长的47%~50%。胸鳍侧位,其长约为胸、腹鳍基部起点之间距离的3/5。腹鳍基部起点与背鳍的第一或第二根分枝鳍条基部相刘,末端不伸达肛门(其间距为0.5至2倍眼径)或达到肛门(常为小个体),腹鳍基部有一腋鳞状的鳍瓣。尾鳍后缘浅凹入。生活时基包浅红色,背部和体侧多红褐色斑块,沿侧线有一行呈孔雀绿的横斑条,并有亮蓝色闪光,各鳍均为橘红巴,尾鳍从其基部向两叶方向各有一条褐包纹,尾鳍基部有一深褐色圆斑。用甲酸溶液浸泡后,基色浅褐色,斑纹均曼褐色或探褐色,各鳍鳍条呈浅褐色,膜透明。第二性征(繁殖季节):雄性胸鳍的不分枝鳍条和7~9根分枝鳍条背面散布有珠星,雌性和雄性的头部也将珠足。鳔的后室发达,是一长卵圆形的膜质室,游离于腹腔中,其末端达到相当于胸鳍末端至背鳍起点之间的范围。肠自“u”字形的胃发出向后几乎呈一条直管通向肛门。(来源:百度百科)

五道黑

五道黑的学名叫赤鲈、河鲈,主要生活在新疆北部,繁殖能力比较强,但3个冬龄才能成熟。由于赤鲈籽比较受欢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赤鲈的数量大量减少,近几年才被作为观赏鱼饲育。

因为它身上有5条横跨体背的黑色斑带,所以大家喜欢叫它五道黑,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斑带通常有6-9条,其中5条较宽较明显。至于赤鲈的赤字,大概源于它鲜艳夺目的腹鳍吧。

虽然五道黑被成功养殖,但价格也不算便宜,某宝的定价是35元(截稿日定价),比普通的金鱼,金鲫鱼都贵。

黄黝

黄黝是一种小型鱼。俗名黄肚鱼、黄麻嫩、肉棍儿。栖息在水体底层,是江河湖泊中比较常见的小鱼,它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

黄黝口斜裂,下颌稍长于上颌,两颌均具细齿。眼径大于眼间距。体被栉鳞。背鳍2个,彼此分离。胸鳍大,腹鳍胸位,左右分离。尾鳍圆形。体色多为沙黄色,杂有纵向分布的黑色纵纹。

黄黝数量虽多,但没什么经济价值,避免了被吃成珍惜生物的灾难。同时由于观赏鱼市场的升温,黄黝这类原生小鱼也开始受到关注。这家伙跟鰕虎鱼的习性类似,方便饲养,所以也适合新手。

萨氏华黝

萨氏华黝鱼为淡水小型底栖鱼类,中国特有鱼,栖息于河川、小溪中,主要分布于广东(韩江、龙津河、东江、漠阳江水系),是濒危的鱼种,不支持捕捞。

这种鱼体延长,颇侧扁;背缘浅弧形隆起,腹缘稍平直;尾柄颇长,小于体高。头中大,较尖,甚为侧扁,背部稍隆起。头部具7个感觉管孔。

子陵吻鰕虎鱼

子陵吻鰕虎鱼俗名栉虾虎、子陵栉鰕虎鱼、朝天眼、吻鰕虎鱼、极乐吻鰕虎、狗甘仔、苦甘仔。生活在溪流湖泊中,原产于除西北、青藏、云贵高原以外的各大水系的江河湖泊,后被无意引入。

这种鱼会根据环境变色,并且自身抗病虫的能力比较强,吃水生昆虫、或底栖鱼儿及鱼卵。本身比较凶猛,想混养的朋友得好好研究下混养方案。

近几年子陵吻鰕虎鱼这个名字被废,新名字是真吻鰕虎鱼。不过现在子陵吻鰕虎鱼的称呼依然很响亮,而且小编觉得子陵吻鰕虎鱼这个名字多少带点中国风,比真吻鰕虎鱼叫的响亮些。

波氏吻鰕虎鱼

栖息于湖岸、河流的沙砾浅滩区, 伏卧水底。为30-50毫米长的小型鱼类。无经济价值。分布于长江上游各支流。

波氏吻鰕虎鱼背缘浅弧形。吻圆钝,颇长,吻长大于眼径。眼中大,背侧位,眼上缘突出于头部背缘。眼间隔狭窄,其宽小于眼径,稍内凹。口小,前位,斜裂。两颌约等长。唇略厚,发达。体被中大弱栉鳞。尾鳍长圆形,短于头长。

周氏吻鰕虎鱼

目前仅发现分布于中国广东省海丰县莲花山的溪流中,溪中河床以沙石为主,并伴有大块的岩石,同一溪流中还分布有溪吻虾虎鱼、李氏吻虾虎鱼。

周氏吻虾虎鱼体色艳丽,体态优美,相当讨人喜欢。但因产地破坏与过度捕捞等问题,周氏吻虾虎鱼目前的生存境况不容乐观。所幸已有许多鱼友繁殖成功,但其保育之路仍然艰难。

周氏对环境的要求高在于对水质要求的苛刻,除了温度和酸碱度之外还有硬度以及可溶电解质含量等,比如有鱼友在周氏的原生环境测出TDS在20以下,由于山上下来的溪水非常清澈干净,因此水质非常之好,因此也培养出了周氏这种娇嫩的品种。(来源:51热带鱼)

台湾吻虾虎

台湾吻虾虎是溪流中的小型鱼类。分布于台湾北部的溪流中。为我国台湾省特有种。在北部算是常见的虾虎。 属於两侧回游的种类.两颊特别的红色虫纹状让他极容易与其他近似种区别开来. 领域性颇强.最大约9cm。

台湾吻虾虎鱼是肉食性小型鱼,以水生昆虫鱼小鱼为主要食物来源。

这类鱼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头中大,圆钝。颊部凸出。吻短而尖,吻长大于眼径,约与下颌等长。眼较小,背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眼上缘突出于头部背缘。唇肥厚,发达。体被中大弱栉鳞,后半部鳞片较大。胸鳍宽大,椭圆形,下侧位。腹鳍略短于胸鳍,圆盘状。尾鳍长圆形,短于头长。

葛氏鲈塘鳢

葛氏鲈塘鳢俗名山胖头、老头鱼、沙姑鲈子、还阳鱼。分布于朝鲜北部以及黑龙江、辽河、图们江等,一般生活于水草从生的汜滥湖泊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乌苏里江。体圆,近纺锤形,后部侧扁。喜栖息于江河小支流静水处,尤其是水草丛生的泡子里。

这类鱼喜喜欢栖息于江河小支流静水处,尤其是水草丛生的泡子里。活动性不强,不远游;耐缺氧,在极度缺氧的条件下也能生存。越冬能力强,能潜伏于水底泥土中,处于冬眠状态,几乎停止活动;在水较浅的泡沼中能安全越冬,故被誉为名为“还阳鱼”。主要以昆虫幼虫、甲壳虫幼虫和小虾为食,较大个体也食幼鱼

鲈塘鱧为普生性鱼类,分布广,生命力强。由于体型较小和生活于沼泽泡沼,寄生虫较多,所以食用的比较少,想养的朋友可以挑战一下。

真鱥

(图丨中国生态摄影网)

真鱥(guì)俗称柳根子,生活在水温较低,水质澄清河流的支流中,喜群集活动。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图们江、额尔齐斯河水系、黑龙江上游、嫩江上游及松花江山区支流等水域。真鱥为杂食性,以植物为主,也摄食水生昆虫。

国内原生鱼大全完结。我国原生鱼种类远不止这些,欢迎大家在留言区中补充,小编为你点赞。

往期推荐:

国内原生鱼大全,遇到千万别放过,养在缸里很漂亮(一)

国内原生鱼大全,很多没见过的鱼,可能就在你身边(二)

国内原生鱼大全:正在消失的鱼儿,以后很难见到(三)

国内原生鱼大全:国宝一样的观赏鱼,去原生地都难见到(四)


文章系彻朗旗下【底栖鱼儿】原创首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国内原生鱼大全:原生鰕虎鱼,好养皮实但难找(完结)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ent/10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