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风范

nianyu(长江已被入侵)

近年来,外来物种入侵的动静越来越大,珠江、长江以及黄河等水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物种入侵。

据调查,在国际自然联盟所公布的100种具有威胁的外来物种中,中国就独占50多种,有30多个省级行政区均已被“入侵”,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这当中,革胡子鲶算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狠角色”,在长江、珠江已经定居、扎根,由南到北呈扩大态势,甚至威胁到了黄河流域。

非洲鲶鱼入侵长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域内一级支流有700多条,小型支流数以千计,中下游湖泊众多,水网密布,孕育出了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长江流域气候适宜,生物资源丰富,仅发现的鱼类就有400多种,被誉为中国的“淡水鱼基因库”。但复杂的生境也为外来物种的栖息铺平了道路,人为引种则从中搭起了桥梁,进一步加剧了外来物种入侵的速度。

1981年,我国从非洲引入了一种鲶鱼,学名为革胡子鲶,俗称埃及塘鲺、埃及胡子鲶、非洲鲶鱼等等。这种鲶鱼和本土鲶鱼不同,具有生长快、食性杂、体型大、适应力强等优势,在高密度养殖下也不容易生病。

对于追求高产量、高收入的养殖户来说,革胡子鲶是取代本土鲶鱼的绝佳选择,经济效益更高,因此很快就在全国多个省份被引种、养殖。

非洲鲶鱼绝对不是一个“省油的灯”。这种鱼生活在河流、湖泊的底层,尤其喜欢蛰伏在黑暗洞穴中,昼伏夜出,跳跃能力强,以各种鱼虾、腐肉为食。缺少食物时,非洲鲶鱼也会同类相残,雌鱼甚至还会吞下自己产下的鱼卵。

更为夸张的是,非洲鲶鱼的生长速度是本土鲶鱼的5~6倍!在养殖条件下,当年年底就能育成上市,规格为2~3公斤。只需7~8个月时间,幼鱼就能发育成熟,一年多次产卵,产卵量高达20~25万枚,在鲶科鱼类中处于上风。

大量调查、报道均表明,革胡子鲶已广泛侵入珠江水系,在部分江段已取代本土鱼,变成了优势物种,野生种群已经难以控制。而在长江流域,上游的宜宾段、秭归段以及下游的安庆段,也已被非洲鲶鱼侵入,自然种群有扩大趋势。

至于非洲鲶鱼究竟是何时侵入长江的,目前尚不明确。不过从调查来看,2005~2007年之前非洲鲶鱼就已进入长江下游,入侵时间已有10多年,生态隐患不容小视!

非洲鲶鱼为何被称为“垃圾鱼”?

一旦逃逸到了自然水域中,革胡子鲶就“画风突变”了,在很脏的污水中也能正常存活。在下水道、污水池中都曾发生过非洲鲶鱼的目击案例,不少媒体争相报道,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非洲鲶鱼也因此被扣上了“垃圾鱼”的帽子。

以深圳市中北部的观澜河为例,该河属于珠江流域的东江水系,污染问题比较严重。早在上世纪90年代,观澜河部分支流的污染就已经很突出了,水质长期处于劣V类状态。在坂田河、大浪河、龙华河等支流,河水发黑发臭,气温难闻,当地居民避之不及,是出了名的“臭水河”。

然而,非洲鲶鱼却在观澜河意外地存活了下来,数量不在少数,当地有不少居民都曾钓获过。有些钓友一个下午就能钓上20~30条,而且个头大多在5~10斤左右。在珠江其他支流中,被捕获非洲鲶鱼还有更大的纪录,从现场展示照片来看,有些鲶鱼的体长已有1米多,几乎有一人之高!

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在印度的恒河中也普遍存在,而且更有说服力。

恒河是印度的“圣河”,但却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六大河流之一,河水浑浊肮脏,工业和生活垃圾一度侵占河道。当地还有水葬的传统,尤其在疫病大流行时期,恒河岸边每天都会火化大量尸体,死去的牲畜也被一并投入河中。

这些尸体加剧了恒河的污染,但同时也成为了恒河鳖、非洲鲶鱼的食物来源。由于生活在恒河水中,非洲鲶鱼不仅没有被当成外来物种对待,反而还受到了印度居民的保护和喂养,成为了河里的优势物种。

非洲鲶鱼之所以能适应恶劣的环境,和它的耐低氧能力密切相关。除了用鳃呼吸外,非洲鲶鱼还能利用鳃上器、皮肤、肠道等辅助吸收氧气,缺氧时可浮出水面直接吞咽空气。即便溶解氧低到0.12mg/L,非洲鲶鱼也能够正常存活,鲤科鱼类对此只能望尘莫及!

一年繁殖4次,黄河或沦为“温床”?

非洲鲶鱼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弱点,温度就是最大的限制条件。

非洲鲶鱼原产自尼罗河流域,属于热带物种,对低温的忍耐能力并不强。引入到我国后,非洲鲶鱼局限在12~32℃的水温中,喜温怕寒的天性阻碍了该物种向西北、东北地区扩散。

黄河跨越北纬35~40度,是外来物种入侵的敏感区,也是我国重点防控的关键水域。水利部黄河委员会的公开资料显示:黄河流域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度~14℃,而且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温度跌破零下,这似乎不利于非洲鲶鱼的建群。

但是在三门峡以下河段(尤其是河南、山东境内),年平均气温稳定在12~14℃,为全流域最高,整体符合非洲鲶鱼的生长温度。而实际调查也显示,从黄河小浪底大坝到黄河口的下游河段,已经被非洲鲶鱼成功侵入。

黄河下游仅有三种鲶鱼,其中兰州鲶和黄河鲶都属于本土物种,而非洲鲶鱼则是外来物种。需要指出的是,从小浪底到黄河口全长超过1000km,下游河段河床淤积严重,比地面高出4~5米,被称为“地上悬河”。这一河段泥沙含量多,水文环境恶劣,非洲鲶鱼能在此成功定居也再一次证明了其顽强的生命力。

非洲鲶鱼一年可繁殖4次,繁殖周期不足一年,一旦在黄河流域泛滥,后果不堪设想。那么,这一物种能否蔓延到黄河中游甚至是上游呢?目前来看,可能性还非常低,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小浪底大坝、三门峡大坝的阻隔。目前的调查显示,非洲鲶鱼仅分布在小浪底坝下河段,虽然上游部分河段的温度也很适宜,但有了小浪底、三门峡两座大坝的阻隔,下游的非洲鲶鱼不可能通过障碍游到上游。

三门峡大坝

第二,黄河泥沙含量大,调水调沙影响巨大。自2002年以来,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已运行20年,每次调沙的使命就是将中游堆积的泥沙冲到下游。下游的泥沙因此剧增,泥沙颗粒粘附在鳃丝上导致鱼类呼吸不畅,从而引发“流鱼”现象,即便是鲶鱼也会因缺氧而浮头、晕厥甚至是死亡。

第三,繁殖期间的黄河水温并不适宜。在小浪底泄洪期间,下游水温变低,鱼类性腺发育、产卵繁殖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每逢泄洪调度,下游水温只有10℃左右,非洲鲶鱼无法繁殖,产卵地缩窄,扩张速度受到了很大抑制。

总之,黄河流域还应该再加强防控,长江流域也不能掉以轻心。若有钓获,建议不要放生,以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坏的影响。

对于非洲鲶鱼的入侵,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ent/1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