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风范

巨帝金属路亚(冷眼看封神)

陆压道君

陆压道人神秘归神秘,也没有那么了不得

陆压道人恐怕是《封神演义》中最为神秘的人物了,其他神仙出场还会介绍洞府、教门,唯独陆压道人莫名其妙就出场了,后来又莫名其妙消失了。他的钉头七箭书和宝葫芦中的斩仙飞刀的威力无比,又给他笼罩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值得注意的是,陆压只存在在《封神演义》中,他并非传统的道教和佛教中的人物。在《封神演义》之后,他就消失了,之前传说的“鸿钧老祖第一仙,弟子盘古初开天。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只是网络小说杜撰出来的,完全不符合源头《封神演义》中的人设。

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玉虚宫十二弟子与陆压道人以师兄弟论,陆压道人就应该是鸿钧老祖的孙子辈。陆压道人虽然法力高强,可比原始天尊和老子都要差一截,更不要说和鸿钧老祖比了。

三霄摆黄河阵

破九曲黄河阵时,因陆压道人用钉头七箭书害死了三霄的哥哥赵公明,“碧霄娘娘把混元金斗祭于空中,陆压看见,却待逃走;其如此宝利害,只听得一声响,将陆压拿去,望成汤老营一摔。陆压总有玄妙之功,也摔得昏昏默默”,虽然后来又化虹而去,毕竟是不敌混元金斗,碧霄祭起金蛟剪,他也要躲避。再看鸿钧老祖的弟子老子面对这两样法宝时的从容不迫。

且说琼霄见老子进阵来观望,便放起金蛟剪去,那剪在空中挺折如剪,头交头,尾交尾,落将下来。老子在牛背上看见金蛟剪落下来,把袖口望上一迎,那剪子如芥子落于大海之中,毫无动静。碧霄又把混元金斗祭起;老子把风火蒲团往空中一丢,唤黄巾力士:“将此斗带上玉虚宫去!”三位娘娘大呼曰:“罢了!收吾之宝,岂肯干休!”三位齐下台来,仗剑飞来直取。──难道天尊与他动手,──老子将乾坤图抖开,命黄巾力士:“将云霄裹去了,压在麒麟崖下!”力士得旨,将图裹去。

对于三霄,老子都不屑于动手!让保安直接把她弄走。琼霄和碧霄则被原始天尊的生活秘书用三宝如意直接爆头。两位天尊根本就没把她们的法宝当回事儿。陆压道人和他们比起来逊多了。况且陆压也说,他是天皇时得道,那和石矶娘娘得道的时间一样,也没有什么了不得么。

孔宣

第70回,孔宣在金鸡岭阻挡西岐军,由于他法术太强,洪锦、雷震子、哪吒、崔英、闻聘、蒋雄、黄飞虎、崇黑虎、李靖、金吒、木吒全被他没收,陆压道人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应该没事,对战时,孔宣一道五色光刷来,他立马化长虹而走,回来时跟姜子牙一个劲感叹“果是利害,不知是何神异,竟不可解。贫道只得化长虹走来,再作商议。”,这个程度跟杨戬差不多,更不要说跟西方教下准提道人相比了,一支七宝妙树,无所不刷,孔宣用五色神光撒准提道人时,直接被震出原形来。

看《封神演义中》阐教、截教每一神仙都有出处和归宿,要么是上古神仙,要么是道教神仙,要么归为佛教,唯独这个陆压道人无教无派,以散人的身份出场,万仙阵后也无所踪迹,只留给姜子牙一个盛着斩仙飞刀的葫芦。按照正常思路这不应该啊,他应该也有个出处和归宿的,但是为何文中没有交代呢?今天我们把这个事分析一下。

金灵圣母大战三大士

陆压道人的原型是谁?说出来笑死个人

我们知道《封神演义》中的神仙多出于佛道两教,在灭商兴周过程中被杀的人、仙都获得了天廷神系的编制,例如金灵圣母成了斗母元君,闻太师成了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封神榜上无名的人,又被西方教主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带去,共兴释教(因为此时释迦牟尼佛还未降世,娑婆世界佛教还未兴),例如孔宣成了后来的佛母大孔雀明王;虬首仙、灵牙仙、金光仙成了三大士的狮、象、犼;活着的神仙回自己洞府修成正果,成为道教的神仙,例如广成子,云中子、太乙真人这些;有些归了佛教,例如文殊广法天尊成了文殊菩萨,慈航道人成了观音菩萨,普贤真人成了普贤菩萨,惧留孙成了惧留孙佛;肉身成圣的七人李靖、金咤、木咤、哪咤、杨戬、韦护、雷震子,有归道的,也有归佛的。

唯独这个陆压真人啥也没落下,凭空失踪了,那你出来瞎忙活啥?实际上,这个陆压道人在万仙阵后,也是兴了一教的,而且这个教现在还有,只是在《封神演义》成书的明朝末年,皇帝对此教的传播并不支持,官场上形成两种暧昧的态度,有人支持此教,有人甚至皈依了此教,但在一个儒教如此强大的国家,不支持此教的人还是占大多数,因此,它不得不依附于其他学说,在中国的几个城市慢慢传播,这就是天主教。

广成子

在崇尚道德的传统文化氛围之内,每个神仙的名字单个字儿摘出来都是有美好含义的,都能找到对应的传统文化符号,比如说广成子的广成,广大成就;玉鼎真人,玉和鼎都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之物;清虚道德真君,清净无为,虚怀若谷,道高德厚,这都是有讲的。

可是外来的神仙的名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惧留孙是佛教过去七佛之一,他这个名是从梵语Krakucchandha音译过来的,大家看着就怪怪的;准提道人这个准提从梵语Cundi音译而来;哪吒是从梵语Nalakuvara音译过来,这些你从字面上没法理解它的文化含义。

你们看看这个陆压是个啥?《说文解字》说:压者,坏也。谁起名不都要用个高大上的名字,姜太公,名尚,这不是高大上么?哪还有用坏字的?这个陆压就有可能是个音译。那么这个原来的音是哪一个音呢?

西游记中的立帝货

我们知道《封神演义》成书在明朝末年的万历年间,那个时候同印度的联系几乎已经没有了,因为西边的领土已经不在明朝的控制之下了,不可能突然出现这么个梵语。明朝“隆庆开海”之前很长时间都是实行闭关锁国,不同外界打交道,隆庆开海之后,主要跟葡萄牙这些拉丁语国家打交道,主要是从澳门地区开始北上传播。有新的音译的词也都是从跟这些国家的语言中来的。就像是香烟在明朝被叫做“淡巴菰”,先是以印第安语的tobago,进入西班牙语,成为tabaco,传入中国就成了“淡巴菰”。还有《西游记》中提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立帝货”,来源于英语中redeemer,就是耶稣的尊称。这个时期的外来词都跟欧洲有关系,而且是跟欧洲的宗教和贸易有关,这是这一时期中西交流的主要内容。

哈利路亚

既然是在《封神演义》中,陆压的名字一定是跟宗教相关的,不可能是贸易,那这个范围就缩小了很多。跟宗教相关的内容也是浩如烟海,可是明朝末年,宗教传入中国面临语言和习俗的障碍,不可能有很深入的内容,就是耳熟能详,我们这种不信教的人都能听说的,那内容就极其有限了。那么这个陆压从哪里来?对了,我们经常听到他们说的一句话“哈利路亚”![机智][机智][机智]

“哈利路亚”是个希伯来语Hallelu Yah,这个是信徒们常常挂在口头上的,还经常到处唱这个。翻译过来就是“赞美上帝”的意思,虽然希伯来语中,“亚”才是神的意思,但是按中国的习惯,一个音对应一个字儿,那个时候语言关还没有攻破,在中国人眼里,路亚就被当成上帝的名字。而且在明朝末年时,老百姓一直分不清天主教和其他教的概念,外来的宗教统统以佛教归类,认为他们是佛教的一支,叫传教士也为僧,后来利玛窦附儒,跟佛教划清界限才好一点,所以分不太清是那个时候的主旋律。

陆压是个外国人

因为是音译,写成哪个lu ya都成,于是陆压道人就诞生了。

宝贝儿,请转身

陆压道人的来处

《封神演义》中陆压道人对自己有过自我介绍,燃灯道人问他是那座名山?何处洞府?他说西昆仑闲人,注意,从西方而来,不去赴王母的蟠桃会,也不去玄都拜老子,也不到玉虚宫跪天尊,他自己四六不靠,无师无友,独成一派,若是立教,就符合天主教一神教的特点。

还有陆压道人的外形也没有细致描写,通过赵公明的眼睛,我们看到的陆压是这样的:

赵公明忽见一矮道人,带鱼尾冠,大红袍,异相长须,作歌而来。

也没有怎么描述,个儿不高,鱼尾冠(中国人感觉不戴帽子不礼貌,利玛窦到中国来之后也是戴入冠的,因此明朝人觉得世界各地的人都是戴帽的),大红袍,长得奇怪(不同中土),长胡子。我脑子里马上有一个形象,如下图,我就不说啥了。

穿大红袍儿

在破十绝阵的“烈火阵”时,白天君用空中火、地下火、三昧火来烧陆压道人,陆压根本就不怕,书中说他是“火内之珍,离地之精,三昧之灵”,越烧越精神,最后还唱起歌来。

《圣经》中就记载,摩西八十岁的时候,在何烈山遇到一丛荆棘突然冒出火光,上帝的使者就在火光中显现,呼唤摩西,并亲授“十诫”,让他带领百姓逃出埃及。何烈山就被称为耶和华的山,其山峰就状若火焰,而且冒火的荆棘也是不怕火烧,烧而不毁,神使也在火光中显现,都说明此教与火有密切联系,且其神不畏火烧,这些特性都与陆压道人一致。

铁钉

陆压道人的法宝

陆压道人有两大法宝,一个就是钉头七箭书,一个是斩仙飞刀。

钉头七箭书的使用好像是很传统的魂魄类法术,要筑台,扎草人,贴人名,点油灯,踏罡步斗,书符结印焚化,一日三次拜礼,至二十一日之时,用桑弓桃箭射草人就会取人性命。但是它和十绝阵时姚宾用落魂阵将姜子牙拜去二魂四魄不同的是,最后他需要用三支箭去射草人,才能发挥作用,但是整个过程没有用到钉子啊,为何叫钉头七箭书啊。姚宾拜姜子牙的时候,关键在草人,赤精子为了捞草人还将老君的太极图陷落落魂阵,而钉头七箭书的关键却在书,抢了书了,法就做不下去了。

说到三颗钉子我就想起他来了,他不就被三颗钉子钉死的吗?明朝之前,不管哪个教门的神仙都是金贴银镶,绫罗包裹,哪还有弄个受刑的在上头的?神父传道的时候,老是捧着一本圣经不撒手,加上一些反对的声音在外面传谣说是摄魂邪术,那不就弄出钉头七箭书来了么。而且做礼拜是以七天为期聚集一次,这是七箭书的七的出处。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

教堂一般比较暗,礼拜的时候都要点灯的,神父在神坛前走来走去,就被看成是踏罡步斗,祈祷的时候双手相握就是结印,做弥撒的时候,焚烧乳香就是烧符,这都是在明朝人眼里的外来宗教的样子。

陆压道人还有一个宝贝就是斩仙飞刀,说是飞刀但是一直没有什么具体形象,还是个活,长仅七寸,有眉有目,盛在一个葫芦里面,发动时,目中发白光,可封泥丸宫,专斩元神变化之士。

葫芦内有一线毫光,高三丈有余;上边现出一物,长有七寸,有眉有目;眼中两道白光反罩将下来,钉住了白天君泥丸宫。白天君不觉昏迷,莫知左右。陆压在火内一躬:“请宝贝转身!”那宝物在白光头上一转,白礼首级早已落下尘埃。

那个击发的锤击簧,好像个小人儿

七寸大约18厘米,这个长度好像是柄手枪啊,瞄准谁,谁都不敢动,如丧魂魄,而且发动的时候,的确会有火光啊,打中人脑袋那个威力比冷兵器吓人多了。1547年法国人马汉就发明了燧发枪,文献中也有传教士带到中国的记录,中国人见到手枪的威力之后,觉得不可思议,将其神化为可斩魂魄的利器也不是不可能的。而且中国早期用来填鸟铳的火药,也是装在葫芦里面的。

许仲琳

《封神演义》的作者有可能接触到天主教么?

现在我们提到《封神演义》的作者(约1560年—约1630年),一般会说是钟山逸叟许仲琳,他应天府人,今江苏南京,生活在嘉靖到万历年间,《封神演义》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他有没有可能接触到天主教,并且把上帝的形象转化成陆压道人写进《封神演义》呢?

那我们来看一下明朝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时间、范围和概况,就可以知道了。

天主教在中国传播的时间是在明朝末年。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耶稣会总会长罗耀拉派遣其好友沙勿略,往东方传教,他先去的日本,因为当时明朝实行闭关锁国,不与外国交往,沙勿略在很长时间无法进入中国,只能在澳门附近的上川岛停留。1553年葡萄牙人从明朝手里骗到了澳门,传教士们才得以踏上中国大陆,进行教务活动。但由于明朝政府的严格限制,他们没有办法进行传教,传教士们无计可施,感叹道:岩石!岩石!汝何时得开?有些传教士甚至制定进军计划,打算用武力先占领内陆,再进行教务活动。

后来在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的活动下,争取到了在肇庆建立教堂传教的权力(1584年),后来渐渐往外扩张。

利玛窦一直穿儒服

罗明坚去世之后,他的助手利玛窦继承了他的事业,继续研究汉语,打通语言和文化障碍,并通过附儒的策略,逐渐融入到当地的士绅中去。尤其氏利玛窦在各地表演神奇的记忆法,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文字过目不忘,引起了科举士子对其狂热的追崇,同时也为利玛窦传教提供了方便。

天主教传播的范围大大扩展,从沿海的肇庆和韶州(1589年),逐渐地深入内地南昌(1594年)。利玛窦在与士绅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在中国从自下而上的传教路子走不通,先结交达官贵人,再自上而下就方便的多,于是他就主攻贵人,最大的贵人就是皇帝了,若是得到皇帝的允许,那么中国的宗教市场就等于拿下了。

南京

于是他又开始北上,从江西南昌去了浙北,1595年利玛窦到了南京,也就是许仲琳的家乡应天府,在此地传教五年,广泛结交当地士人,就有可能和许仲琳就有交集。

1600年利玛窦又前去都中,见到万历皇帝并获得在京居住的权力,一直到他去世。

在利玛窦得到万历皇帝的许可之前,天主教的传播一直没有旗帜鲜明地传播,为了减少中国传统文化的抗拒,他们时而附佛、时而附儒,只为让中国人接受,接受了之后,再拆白跟他们的关系。罗明坚擅长编一些打油诗在人们中传播,我们现在看来都有些分不清,我们来看一下。

《寓杭州天竺诗答诸公二首(第一)》:

“僧从天竺来天竺,不惮驱驰三载劳。时把圣贤书读罢,又将圣教度儿曹。”

《寓杭州天竺诗答诸公二首(第二》:

“一叶扁舟泛海涯,三年水路到中华,心如秋水常涵月,身岂菩提那有花。

贵省肯容吾着步,贫僧到处便为家。诸君若问西天事,非是如来佛释迴。”

这两首诗就有点陆压道人的感觉了吧。还有《天主生旦十二首》中钉子就出现了。

“天主至尊神,下来化肉身。将身钉十字,下度世间人”。

在与士人交往的方面,历史上也有记录。我们熟悉的《牡丹亭》的作者,江西人汤显祖就与利玛窦有过交集,他曾经在韶州见过利玛窦,并且去参观了澳门的三巴寺,写了《端州逢西域两生破佛立义偶成二首》:

画屏天主锋纱笼,碧眼愁胡译字通。正似瑞龙看甲错,香膏原在木心中。

二子西来迹已奇,黄金作使更可疑。自言天竺原无佛,说与莲花教主知。

记忆宫殿就是利玛窦发明的

因为利玛窦神奇的记忆法,书法家、南科给事祝世禄邀请利玛窦去南京居住,利玛窦到达南京时,南京礼部尚书王忠铭隆重接待利玛窦,所有在南京高级官员都来向他表示敬意,包括南京刑部尚书赵参鲁、刑部侍郎王樵、户部尚书张孟男,以及当时为礼部侍郎后升任北京内阁大学士的叶向高。有了上层友谊的加持,南京的士子也热衷于与利玛窦交往南京学术界名流李心斋、祝世禄、王肯堂、张养墨等人都与利玛窦关系密切,甚至一些都中名流魏国公徐弘基、丰城侯李环、太监总管冯保都主动宴请利玛窦,邀请他参加各种宴会。许仲琳此时的年纪在30岁左右,正是求学上进的好时候,即便他没有见过利玛窦,对于利玛窦这样一个南京的文化名人以及他所主张的教义不会一无所闻,根据“哈利路亚”创造出陆压道人这个人物也就顺理成章了,而且基于当时利玛窦传教时附儒的做法,教义不明朗,混同其他宗教,也使中国人理解的上帝或耶稣接近于中国传统形象,许仲琳都可以把佛菩萨都编成阐教门下的道士,把上帝或耶稣编成西昆仑散人也没有什么好惊讶的了。

热武器时代

斩仙飞刀和耶稣会士

元朝时,蒙古军队就开始使用回回炮、火铳了,明朝初年的时候,中国的火器水平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很先进的。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恐传习漏泄”,对火器的制造使用加以遏制,“敕止之”,之后火器的发展就处于停滞状态。到了嘉靖年间遇上外敌的侵略了,要用的着了,技术就不行了。嘉靖皇帝让兵仗局仿造了从战场上俘获的佛郎机,依然有些技术方面的问题没有突破。耶稣会的传教士为了打开中国的信仰市场,充当了火器传播的媒介。利玛窦在都中传教时,礼部尚书徐光启、福建学政李之藻就直接受洗入了天主教,他们二人就主张用耶稣会士制造西洋大炮、西洋大铳,并以天主教徒的身份通过耶稣会从澳门购买红夷大炮。

在轻武器方面,明朝主要的就是改进后火绳枪和燧发枪,统称为鸟铳,长度都在1.5米左右。至于许仲琳有没有见过短的手枪,他只要接触过传教士,听他们介绍过西方火器,就有创作斩仙飞刀的素材了。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ent/13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