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嘴鱼(外来物种)
9月12日,在西湖发现水里有很奇怪的小鱼在游动,小鱼嘴巴尖尖长长的游动速度非常快,穿梭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是一根根针一样。
由于湖水非常清澈,路人都可以清晰看到移动的小鱼,嘴巴像是一根极细的长针,后面摆动着宛若柳叶的鱼尾,在水中移动速度很快。这到底是是什么鱼?是外来入侵物种吗?对人有没有伤害?
西湖“怪鱼”到底是什么物种?
据西湖工作人员介绍,西湖内出现的怪鱼,并非什么外来入侵物种,而是西湖常见的鱼类种群-间下鱵,俗名补网师、剑鱼、针鱼、针扎鱼、单针鱼、姜公鱼(鹤嘴鱼)、水针等。
间下鱵的体长约为15~20厘米,有着一根匕首一般的长长下颌。其长度达到下鱵头部的一半,张嘴似乎就在背上,外形十分滑稽。
间下鱵隶属于鹤鱵目鱵科下鱵属,是全球40余种下鱵中的异类。由于下鱵类物种大部分都是生活在海水中,属于海水鱼。间下鱵却是一种可以存活在淡水流域的种群。据悉在我国的长江上游,间下鱵仍然均有分布。
专家介绍,间下鱵很有可能是地球上内陆水域的鱵。由于我国地处温带,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各方面都相对较好。因此,间下鱵在我国占据绝对优势。
据悉,间下鱵属于暖水性近海鱼类。其常生活于中上层水域,主要生活于河口附近和进入淡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舟山群岛,其分布主要在印度洋北部沿岸、东到日本、南至新西兰以及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水域及其附近江河和内河等海域。
间下鱵的主要生活环境包括礁区、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等,其主要由于这些水域具有丰富的蛾食物,比如以桡足类,枝角类为食,也吃昆虫等。
由于间下鱵物种体型较小,可供食用(但是没有多少渔民愿意吃,太小了)。因此,间下鱵种群数量相对比较稳定。2001年资料显示,该物种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名单中。
间下鱵是否对人有伤害呢?
在巴西存在一种鱼名叫“巴西吸血鬼鱼”,该鱼由于身形细小,头部较小,经常攻击人类隐私部位,造成当地不少居民出现腹部疼痛,并无法正常小便。那么,间下鱵会不会对人构成伤害?
实际上,间下鱵的生命力十分脆弱,属于食物链底端物种,一旦有天敌出现,间下鱵将会出现生命威胁,由于长期生活在开阔水域,非常容易遭受天敌攻击。
在面对天敌的攻击,间下鱵种群在进化的过程中,修长而尖锐的下颌极大减少了鱵在水中高速游动时的阻力,并能让它们在必要时以极高的速度冲出水面,逃脱被捕食的命运。
并且,间下鱵的生命力十分脆弱,环境的迅速变化对间下鱵而言也足以致命。即便是人工养殖,在采集过程中都必须轻拿轻放,不然将会造成间下鱵死亡。因此,当人类靠近间下鱵,将会出现大量逃离现象,并不会出现攻击人类的行为。
总结
间下鱵尽管在我国水系广泛分布,很有可能是我国人民最熟悉的鱵类。由于其体型较小,游动速度非常快,即便是在水面游动,也不怎么会引起大家的关注。
在我国的生态系统中,间下鱵物种种群的存在,并且数量十分庞大,有助于稳定我国水域生态平衡,丰富我国淡水流域野生动物基因库,对我国淡水鱼类种群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ent/16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