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风范

河豚毒(比剧毒还毒1200倍)

来源 | 都市现场综合广东台新闻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

近日,在福建漳州,为了给9岁男童小凯补身体,家人做了一大桌的美味,还特意买来河豚烹制。可没想到,不一会儿,小凯就出现了昏迷,甚至心跳、呼吸骤停,家人立刻将他送到附近医院。

医生马上对他进行心肺复苏、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稳定生命体征。随后,小凯被转运到厦门市儿童医院进一步治疗。经过7天的抢救, 小凯的神智慢慢转清。

河豚毒素的毒性 比氰化钠还高1200多倍!

医生介绍,河豚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的皮肤及内脏中,特别是卵巢和肝脏。0.5毫克的河豚毒素,就可能会危及生命。医生表示,河豚毒素的毒性比剧毒氰化钠还要高上1200倍,不可随意食用。

据了解,食用河豚中毒早期,人会出现口、唇、舌尖、手指轻微麻木等症状,随后会发展为呕吐、步行、言语困难等表现,进而出现血压迅速下降,呼吸困难,直至意识消失,呼吸停止,甚至威胁生命。

虽然河豚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元素,但它是一种有剧毒的鱼类,必须由专业的厨师来处理,千万不能随便食用。

小科普

河豚鱼在广东又叫“鸡泡鱼”、“气泡鱼”。因河豚鱼中含有剧毒的河豚毒素,目前对此尚无特效解毒药物。市民一定要辨识清楚,避免误食。

河豚鱼长这样

◆一般体长70-300毫米。

◆身体短而肥厚,体形长、圆,头比较方、扁,体背、侧面的斑纹随种类不同而各异。

◆体表生有很细的小刺,一旦遭受威胁,就会吞下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成多刺的圆球。

◆眼睛内陷半露眼球,上下齿各有两个牙齿,形似人牙。

河豚毒素剧毒,无特效解毒药

◆ 河豚鱼的有毒成分为河豚毒素,在春、夏季及卵巢发育阶段毒性最强。

◆河豚毒素在鱼的卵巢和肝脏中最强,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鱼死后,内脏毒素可渗入肌肉,使本来无毒的肌肉也含毒。

◆河豚毒素是一种很强的神经性毒素,只需0.5毫克即可致人死亡。

◆ 河豚毒素很稳定,一般的加热、烧煮、晒干等加工方法都不能解毒。

◆目前对河豚鱼中毒无特效解毒药物。

河豚毒素中毒发病很快

◆ 河豚毒素的中毒发病很快,潜伏期一般只有10~45分钟,最长不过3小时。

◆ 河豚鱼中毒后表现:口唇、手指、舌尖麻木,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后发展成四肢无力,口唇、舌尖及肢端麻痹,甚至全身麻痹或呈瘫痪状,而后呼吸困难,最后呼吸衰竭而亡。

中毒后应尽快就医

◆ 误食河豚鱼后应及时用手指、筷子刺激咽后壁诱导催吐,清除胃内残留河豚鱼。

◆ 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

这些食物也要小心!

许多常吃的食物,其本身的天然毒素,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水产品、果蔬类、坚果类、菌类……

快来识别这些能引起中毒的食物↓↓

再好吃也别拿命开玩笑转发提醒更多人!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ent/17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