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鱼(亚洲黑鱼在美国泛滥)
黑鱼又称生鱼、才鱼、火头、蛇头鱼,是一种性情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大多数人对黑鱼都不陌生,因为这种鱼在我国的南北方的河流湖泊中均有分布,是非常重要的食用鱼,很多专门做烤鱼、酸菜鱼的饭店都会将黑鱼作为首选食材。
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我国黑鱼的养殖总产量为46.19万吨,其中养殖产量最高的是广东省(17.6万吨),其次是山东(5.4万吨)和浙江(4.2万吨)。黑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肌间刺少,消费者吃得多,养殖户养得也多。在广东珠海,经过短短6个月的养殖,每亩鱼塘就能产出18,000斤商品黑鱼。2010年以来,黑鱼养殖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致富热潮。
但就是这样一条消费者和养殖户都喜爱的“网红鱼”,在美国却成了入侵物种,美国不少地方政府还下了命令——见到黑鱼一律按杀灭处理!
一条黑鱼引发的恐慌:2002年,亚洲黑鱼首次现身美国
2002年一个寻常的夏天,美国马里兰州一个3.6公顷的池塘成为了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在这里,一位垂钓爱好者钓获了一条从来见到过的奇怪的鱼。当地自然资源部的专家最终鉴定这种鱼是黑鱼(学名为乌鳢),并不是美国本土的物种。
7月10日,同样是在这个池塘,另外一条年幼的黑鱼被钓获,体长只有7公分,这说明黑鱼已经在这片水域进行自然繁殖。后来通过大范围电鱼的方式,这片池塘共消杀了100多条黑鱼幼鱼。
经过一系列调查,马里兰州自然资源部公开了这条黑鱼的入侵过程:当地一位观赏鱼爱好者在2000年从纽约购买了一对黑鱼,随着黑鱼越长越大,鱼缸的体积已经容纳不下,于是这名观赏鱼爱好者就将黑鱼放到了野外的池塘中——当时黑鱼的体长达到了60公分。
很快,7月23日美国宣布将境内的黑鱼定为有害物种,并建议有关部门禁止28种鳢科鱼类入境,以保护本地生态系统不受侵害。但种种迹象表明,由黑鱼引起的风波并没有因此停止。
2004年,在波托马克河中又有人捕获了19条已成年的黑鱼,后来证实这些黑鱼的性腺发育已经发育成熟,正处于繁殖期。
之后,黑鱼的钓获事件又被屡屡报道,发现地点一度逼近五大湖地区。很多专家对此都表示担忧:一旦黑鱼侵入美国的五大湖,很有可能大规模泛滥并破坏湖区的生态系统,甚至会发展为下一个“亚洲鲤鱼”。
黑鱼为什么能在美国泛滥?
在美国的自然河流中,黑鱼属于顶级猎食者,几乎没有天敌。由于环境适宜、食物充足,黑鱼在15个月的时间内就能使野生种群的数量增加一倍。成年黑鱼体长30~35公分,2~3龄达到性成熟,一条成年的雌性黑鱼怀卵量高达10万枚,种群扩展的速度相当惊人。
黑鱼卵在孵化期间,雌雄亲鱼会一直守护在鱼卵旁边,防止其他入侵者偷吃鱼卵。为了时刻守护鱼卵,亲鱼在这一阶段是不会外出觅食的——为了提高后代的成活率,黑鱼可以说是相当负责任了。
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黑鱼体长为3.8~4.3毫米,侧卧着漂浮在水中,游泳能力很差,营养供应全部来源于卵黄。等到小黑鱼长到9毫米左右时,卵黄中的营养物质被消耗殆尽,此时小黑鱼会开口摄食外界的浮游生物,游泳能力也更强了,有了一定的自立能力。等到小黑鱼长到10毫米左右时,雌雄亲鱼就会停止保护仔鱼。
体型较小的黑鱼会摄食小鱼、小虾、青蛙、蝌蚪、水生昆虫等,大体型的黑鱼会主动捕食其他鱼类,缺少食物的情况下甚至会同类相残——或许正因为如此,渔民们也戏称黑鱼为“水中清道夫”。
此外,黑鱼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很强,对低温、低氧都具有很高的忍耐力,还可以直接吞咽空气进行呼吸。在离水的情况下,只要保持一定的湿润度,黑鱼就能够正常存活3~4天,这一点也不夸张。
黑鱼还有一项本领——超强的跳跃能力。当水中的食物缺少或者条件不适宜时,成年黑鱼经常跃出水面,高度能达到1~2米。在多雨的季节,黑鱼常常通过这种方式跳上岸,在雨水的“掩护”下迁徙到另外一片水域。
“祸不单行”——入侵的“黑鱼家族”
除了黑鱼,入侵到美国的鳢科鱼类还有另外三种,分别是小盾鳢(Channa micropeltes)、穆里鳢(Channa marulius)以及纹鳢(Channa striata)。这些鳢科鱼类在美国的“待遇”和黑鱼一样,全部都被列为了有害物种,是地方政府极力清除的对象。
我们都知道,在美国泛滥成灾的“亚洲鲤鱼”实际上是多种鲤科鱼类的统称,包括鲢鱼、鳙鱼、鲤鱼等等。
而在美国泛滥的“亚洲黑鱼”同样也是很多种鳢科鱼类的统称,如此看来,两大家族之间还颇有默契。
“默契”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体型。无论是“亚洲鲤鱼”还是“亚洲黑鱼”,这两大家族中的成员都属于大型鱼,最大体长在100公分左右,属于典型的庞然大物,是众多垂钓爱好者想要征服的极品尤物。
从目前的钓获数据来看,在美国泛滥的黑鱼最大体长为89公分,体重9公斤——这一记录是美国的一位钓手在2018年5月份创造的。时间回在2016年,当时最大的黑鱼是由一位荷兰人钓获的,地点是马里兰州的一条河流,这条黑鱼重8.3公斤,也是个大家伙。
小盾鳢的体长也能达到90公分,但小盾鳢的体型更加肥胖,体重可达20公斤。但相比于黑鱼,小盾鳢对美国生态的威胁相对更小一些,因为它属于热带鱼,在北美地区无法形成大规模的种群,对当地水生生物多样性构成的危害并不算大。
穆里鳢最开始是在佛罗里达州南部发现的,之后被移植到其他地区。根据媒体报道的案例来看,这种鱼体长能达到1.2米左右,但这还不是穆里鳢的体长极限。在原产地,据说穆里鳢的最大体长能达到1.5米,重27公斤,是鳢科鱼类中最大的种类。和小盾鳢一样,穆里鳢对温度的耐受性也很差,目前还没有入侵到佛罗里达的北部地区。
最后一种是纹鳢,最大体长可达90公分,早在1900年就有人在夏威夷群岛发现过纹鳢。纹鳢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很多国家都建立了野生种群,但在美国本土尚未发现移植生长的案例。
那么问题来了,“黑鱼家族”会成为美国的下一个“亚洲鲤鱼”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ent/22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