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蟾蜍(万万没想到)
2022年9月,上海警方查获一起非法捕捉、出售中华大蟾蜍案件。
警方现场查获活体的中华大蟾蜍1万只,已经加工的蟾蜍13万只。
中华大蟾蜍,就是我们熟悉的癞蛤蟆。这批蟾蜍居然不是做药,而是令人大跌眼镜地当作食材。
涉案人员21名,自去年12月起,在各个省份捕猎、收购野生的蟾蜍,售卖给中间商。中间商再售卖给上海10多家小型餐馆,做成熟食出售。整个销售链涉案金额高达1400万元。
蟾蜍为了不被捕食,皮肤上长出疙疙瘩瘩的毒包。最让人吃惊的是,这种长相难看,又全身带毒的动物,居然能成为美食的食材。
(图片:查获的1万只活体蟾蜍被解救,放归自然。)
熏拉丝
在上海金山、清浦,浙江嘉善一带,有很多出售“熏拉丝”的店铺。
“熏拉丝”是上海郊区方言,是一种肉食熏干、腌渍后的熟食,用的材料就是癞蛤蟆。拉丝就是蛤蟆的意思。
据说,这是一道从清朝流传下来的小吃。把蛤蟆去头剥皮之后,用酱料腌渍,煮熟。菜油里加入红糖,用升腾的烟熏熏制煮好的蛤蟆。每家店铺的酱料和烟熏配方不同,口味也各有不同。
自从我国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之后, “熏拉丝”的食材,也从蛤蟆换成了养殖的牛蛙。
中华大蟾蜍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不能捕猎、售卖。
另外,我国也有养殖的蟾蜍。但是要强调一下,养殖蟾蜍只能作为药用,不能当作食材。
蟾蜍制药
蟾蜍身上有两种材料入药,一是蟾衣,二是蟾酥。
蟾衣蟾衣是蟾蜍的角质表皮。不过,跟你想的不一样,一只蟾蜍只有一身皮,剥去蟾衣后就会死亡。蟾衣是蟾蜍自然蜕下的表皮,它一生中要蜕很多次皮。
跟蜕壳的螃蟹,蜕皮的毒蛇、蜥蜴一样,蟾蜍长个头时,也会蜕下旧皮,换上新皮。不仅是蟾蜍,同为两栖动物的青蛙也会蜕皮。但是,跟蛇皮不同,你在野外很难看到蟾蜍蜕下的皮。
野生蟾蜍蜕皮的时候,跟我们晒太阳后脱皮一样,一小块一小块地扒拉下来,不会一下子把整张皮蜕下来。另外,它还会一边蜕皮,一边吃掉蜕下来的皮,所以野生蟾衣很难找到。
现在人工养殖蟾蜍,在它蜕皮时,有专门的水褪方法帮它取皮,能取下一整张皮。专门用来采集蟾衣的蟾蜍,最多的时候,一个月一只蟾蜍能采集4次蟾衣,一年蜕衣30次。
蟾衣上除了蛋白质外,还有蟾毒内脂和蟾毒素,这两种都是入药的关键。
蟾酥蟾酥,是蟾蜍毒液干燥后的制品。
用木棍轻敲蟾蜍脑袋,刺激它分泌浆液。然后用竹夹刮取它脑袋两侧的大疙瘩(耳后腺),还有背部的疙瘩(皮肤腺),获取浆液。浆液晒干后就是蟾酥。
蟾酥里有30多种毒素,其中有强心苷、抗菌肽等物质组分。
强心苷有增加心脏输出力的作用,抗菌肽有杀死微生物的作用。强心和杀菌,这也是蟾酥的药用功效之一。
不过,蟾酥只能制药,不能直接服用。它除了药效,还有很大的毒性。强心苷本身就有毒性,控制剂量非常关键,治疗量和中毒量之间的差距很小。
2015年,淮安市的一位妹子为了治疗脸上的痘痘,听信偏方,连皮煮了一只半癞蛤蟆吃。结果中毒了,在ICU里住了3天才出来。
为什么不能吃野生癞蛤蟆
不吃野生癞蛤蟆,除了防止中毒之外,有两点重要理由。
1、保护动物
蟾蜍是两栖动物中耐受性最强的,成年蟾蜍对水源依赖性不强,适应性强,分布地域广泛。
蟾蜍捕食本领高、食量大,消灭害虫的效率,比青蛙还高。蟾蜍捕食严重危害农作物的蝗虫、蚱蜢、松毛虫,对农作物以及森林林木来说,它是益兽。
2、野生动物有寄生虫
野外捕猎的蟾蜍几乎都有寄生虫,寄生虫的种类很多,包括吸虫、线虫等,其中包括很多人畜共患的寄生虫。
2011年,重庆一男子为了治疗神经性头痛,听信偏方煮食癞蛤蟆。结果突发癫痫,半年里发作了10次。就医后,查出男子感染了曼氏裂头蚴,寄生虫跑到大脑里,诱发癫痫。除了大脑外,曼氏裂头蚴还会寄生在皮肤和眼睑上。
总结
中华大蟾蜍是我国的“三有动物”。我国刑法及相关法律规定: “三有动物”私自捕捉1只就违法,捕捉超过20只,涉嫌非法狩猎犯罪,将会受到刑法的制裁。
癞蛤蟆长得那么难看,食客们就放过它吧。
野生的中华大蟾蜍,继续在自然界里捕捉害虫。
养殖的蟾蜍,继续提取毒液,用作医药研究。
好了,中华大蟾蜍的秘密先聊到这儿。
关注法兰西is培根,为你讲解自然界的秘密,下期见。
参考资料:
1、上海市蟾蜍寄生虫感染情况初步调查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ent/4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