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刀鱼(头大的叫大头宝)
中国沿海地区的渔民,都是起名字的高手。
头长得大的鱼叫大头宝,嘴小的叫小嘴鱼,身子长得像镰刀的叫刀鱼,脑袋长得胖的叫胖头鱼,身体像个棒子的叫棒鱼,反正,陆地上有什么形状,海里就有什么鱼。
今天这个家伙,长得像清朝男子的大辫子,你猜叫什么鱼?
特别鲜,还便宜
大连本地就产这种鱼,面部长得不咋好看,头部是个大大脑袋,丑粑粑的,可身子笔直,上粗下细,到尾巴这儿了,就成了一个小小的,可以扎个红头绳。特别像清朝男子拖着的那个大辫子,因此,就叫了“辫子鱼”。
现在,大连的农贸市场,到处都是这新鲜到流口水的辫子鱼,都是当天下船的,不贵,20元上下一斤,一斤能称两三条。
辫子鱼现在就是新鲜,来了就卖了,大连人特别会看鱼,特别喜欢新鲜的鱼,像辫子鱼这种当天下船的鱼,除了翻不了身了,几乎就是最新鲜的鱼了,它一来,那些冻品就不下货了。
判断鱼是不是新鲜,最好用的方法是颜色,这个鱼翻上来,看到雪白的透亮的肚子,透着红,就是新鲜的标志。因为够新鲜,所以摊主就干脆全翻过来卖。
特好吃,还好做
跟一般鱼糯糯的肉质不一样,辫子鱼肉质坚实,呈蒜瓣形。就一根大刺,吃起来非常方便。
不过跟别的脑袋大的鱼相比,它的头虽然也大但没什么可吃的,有些地方烹制辫子鱼时会把鱼头去掉,海宝君还是习惯保留,感觉炖的时候带鱼头会比较鲜。
辫子鱼很常见,世界各大洋从南到北都有它的身影。中国各沿海均有分布,黄、渤海产量较多,集中在春夏两季捕获。
尽管不漂亮也不名贵,但价格亲民,味道不错、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
鱼骨头相当硬,无论怎么煮都很好吃,由于鱼肉本身的味道清淡,适合红烧、酱焖这一类口味较重的烹饪方式,煮完以后就一个词形容:下饭。
视频加载中...
辫子鱼去腮,内脏,鳞清洗干净备用。锅中加底油,烧热放入葱姜八角,炒出香味,放鱼略煎,加水,盐,酱油调色,急火烧开中火炖制二十分钟,待汤汁不多时加入香菜末出锅即可。
辫子鱼非常百搭,炖萝卜、炖豆腐、炖粉皮都是地方名吃。还可以晒成鱼干,做成一卤盐。
名特多,还超土
辫子鱼其实是有个正经名字的,叫鲬鱼。不过正经名都没什么知名度,它的别称更出名一些,比如驴尾巴,牛尾鱼,拐子鱼、百甲鱼、狗腿鱼、尖角子、中鱼、山肖、竹甲、刀甲等等。
这些名字都怎么来的?大概是那个地方的渔民没见过清人的辫子?
辫子鱼适应能力很强,行动缓慢,不喜欢拉帮结派的群居,喜欢栖息在近海沙地,以底栖性鱼类或无脊椎动物比如沙蚕、小鱼小虾螃蟹为食。
这家伙会隐藏在与体色相近的环境中,用血盆大口来伏击路过的小鱼和甲壳类。如果被捕获了,表现也甚是凶猛,拼命摆动浑身是硬刺的身躯,做最后的挣扎。
买辫子鱼“送”大头宝
听说很多朋友都照着海宝的推送做饭,
我们做啥你吃啥,
那么,今天,做辫子鱼吧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ent/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