鹘怎么读(江淮方言中的)
作者:阚宝林
以下江淮地区方言词的音,应是同源音。笔者将这组发音以“混沌”音统称。它们的发音及其音变基本相似,分别以h、g、k作声母,其词义也有较强的内在相通性。相关词有:
咕嘟:指蝌蚪,此地称“蝦蟆咕嘟”。“蝦蟆”指“蛤蟆”。“蝦蟆咕嘟”亦可代指一种小病,俗称“蝦蟆气”,指腮腺炎。
“蝌蚪”从古至明清吴地亦称“活东”。本地话中“咕嘟”音契合古音“活东”,也高度关联以下词汇:鹘突、骨朵、馉饳、榾柮、鹘读、胍、鹘崙、馄饨、囫囵、毂辘等。它们都形容一块块、圆滚滚或混沌、笨拙的东西。
“咕”“嘟”是自然界众多动物都能发出的音,也是人类婴儿最早能发出的单音之一。因而在人类语言文明的早期,用这些简单的相似音表示某一类相通的事物是条容易的语音和语义路径,它们因同源而近义是极有可能的。而这些表音词还可能源自更早期的、用作修饰或形容事物的叠音拟声词,如:汩汩、毂毂、榾榾、噜噜、嘟噜、哆哆等。
胍(月乇):读若“谷度”,一般用于“胍鱼”一词中,俗作“糊涂(dù)鱼”。这是本地当家塘里昔时常见的一种小鱼,夏季喜欢栖息在塘边浅水里,反映稍嫌迟钝、易捕捉。学名沙塘鳢,亦称“痴咕呆子、屎姑娘屁”。此鱼体短,成鱼在3寸左右,身有斑点,头大、鼓腹、肉多、刺少、味鲜美。
“胍(月乇)”原指长着大肚子的东西,《宋景文公笔记》记:关中谓腹大者为胍……后讹为骨朵。该词应是从吴语中的“活东”演变而来,引申指长着蝌蚪般圆滚滚肚子的小型杂鱼。
本地方言里,有“大咕达”一词,多形容小型鱼虾和果实长得较大。如~泥鳅、~山芋等。此“咕达”应为“胍”之音。调皮的孩童,还多将“大咕达”谑用作“骚咕达”。
馉饳:亦读若“谷度”,指的是小面疙瘩或面糊糊。
榾柮:方言读若“轱辘”。原指一段未加工的原木,后引申为一小段圆滚滚的东西或滚动的动作,俗作“骨碌”。如:一~山芋、一~屎、一~爬起来。
葫芦:也是圆鼓鼓的天物,方言里与有“葫芦卷子”一词,指蘑菇。“老葫芦”指的是一肚子点子的人。
“葫芦”也应为“咕嘟”的音变。
囫囵:读若“货弄”,在方言里表示“完整的,不受打扰的”。如:元宵冷水下锅能煮之~、睡个~觉、吃个~饭。
昆仑:此为是中华文化里常出现的词,其义深奥、宽泛,大致表示原始的、混沌、雄浑的事物。如昆仑山,被视为山河之祖。《山海经》记:“昆仑之丘……河水出焉”。
以上咕嘟、榾柮、昆仑、囫囵等词,与混沌、浑敦、混沦、糊涂等“混沌”音所表示的词,应系同源。
一些方言里的拟声词,包括“轰隆”“訇輘”等,表示突然的碰击、滚落的声音,且声音较大,应是“混沌”音的音变。而“崆峒”“宫东”等,似为再变音而成。举例:
宫东:形容较沉闷的磕碰声音。如:“将才车子~一声,肯定是轮子矼之石头之。”
硿硐:多说“硿硐一下”,表示猛然落下、敲击、摔倒等。“一下”可换作“一声”或“一家伙”。有相似意义的词组还有:崆礱一下(一家伙)、掴哒一下(一家伙)、滑澾一下(一家伙),等等。
訇輘:俗作“轰隆一声”,一作“ 訇稜一声 ”。形容车声、雷声、炮声等较大的一次性声响。
崆峒:用作“崆峒一声”,表示忽然一声(巨)响。“崆峒”原指山高空廓,在此环境里,山幽鸟更鸣,一点声音都显得洪大。《徐霞客游记》载:山下有水穴东北向,潴水甚满,而内声崆峒。
最忆是巢州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life/11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