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老是打嗝怎么回事(宝宝老是打嗝)
初为人母人父,面对眼前的这个小宝宝,很多新手爸妈都会出现手足无措的的情况。我们都知道,打嗝是一种很自然的生理反应,但看着频频打嗝的宝宝,妈妈们还是会很揪心。那针对宝宝频繁的打嗝,宝爸宝妈们该怎么做?怎么帮TA拍嗝呢?有什么办法预防?下面一起来看看。
新生儿为什么会频繁打嗝?
除了生理原因外,宝宝打嗝多是由于爸妈护理不当导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喝奶过多、喝奶过快、奶水太凉;
喂食了太多寒性药物;
受凉;
哭泣后急于进食;
......
为了减少宝宝打嗝的频率,建议:
1、爸妈应做到科学喂养。进食时要注意食物的温度,避免太急、太快、过冷、过烫;尽量避免在宝宝哭闹或过度饥饿时才喂奶,以防宝宝进食过快、过急、过饱。
2、进食后拍拍背。喂奶时,喂一会后休息一下,让宝宝直立站在腿上,让宝宝的头靠在妈妈肩膀上,用手轻轻的给TA拍拍背;喂完后也要重复这个动作,帮宝宝把胃里多余的空气排出来。
3、做好腹部的保暖工作。尽量不要喂食生冷的食物,睡觉时,要用被子盖住TA的肚脐,防止寒邪入侵。
4、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特殊的配方奶粉。
宝宝打嗝不断,如何正确为其止嗝?
喂点温开水
这种方法适用于宝宝在大笑或大声哭闹时突然开始的打嗝,这种打嗝嗝声较大且连续,多是由于吸入了冷空气所致。
喂温开水的同时,还要做好宝宝腹部的保暖工作。一般来说,腹部暖了,打嗝就会停止了。
穴位按摩
用中指和拇指同时按揉内关穴和外关穴,可快速止嗝。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向上三指宽处(用宝宝的手指来量)、前臂掌侧正中的位置,外关穴则在内关穴对面手臂的对应点。
腹部按摩
这种方法适用于宝宝吃多了,带有酸腐气味的打嗝。出现这种情况,止嗝的方式就是消食导滞,可以稍微喂点消食的东西,如山楂水,然后多做几次腹部按摩。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时,妈妈需先将双手搓热,然后手心对着宝宝的脐部,顺时针轻轻按揉,这样不但可以帮助排出胃里的空气,有效止嗝,还可以减少便秘。
拍背排气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妈妈们在给宝宝拍背时需要注意方法和姿势。
拍背止嗝时,五指并拢,手指稍微弯曲让手心空心,然后屁股上方轻轻向上拍打一直到脖子下方。注意拍的时候最好不要漏气,可以连续轻轻拍打十几下。
拍嗝的姿势主要分三种:直立式、端坐式、侧趴式。
直立式——将宝宝竖立着报在肩膀上,以手部的力量将宝宝轻轻扣着,再用手掌轻拍宝宝的上背,慢慢的缓解打嗝。
端坐式——如果觉得直立式比较辛苦,可考虑端坐式,妈妈坐着,让宝宝朝着自己或背对自己坐在大腿上,妈妈一只手托着宝宝的头,另一只手轻拍宝宝上背部。
侧趴式——妈妈坐好双腿合拢,将宝宝横放,让其侧趴在腿上,宝宝头部略朝下。妈妈一只手扶住宝宝上半身,另一只手轻拍宝宝上背部即可。
小儿推拿
▷ 清胃经 100-300次
位置:胃经位于大拇指桡侧成一直线
手法:用拇指指腹从孩子掌根大鱼际外侧缘向拇指指根处推;
作用:清利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
▷ 推膻中 50-100次
位置:天突穴位于两锁骨中点,胸骨上窝中央。膻中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处
做法:用拇指桡侧缘从天突向下直推至孩子的膻中穴;
作用:宽胸理气。
▷ 下推天柱骨 10-20次
位置:位于颈后发际线正中上一寸到大椎成一直线。
做法:以拇指或食、中二指面自上向下直推30-50次
作用:降逆止呕。
打嗝是多数新生儿常见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胎儿的神经发育还不太完善以及吸入冷空气所致。宝爸宝妈们无须太过担心,只需注意喂养方式,即可减少打嗝的频次。但若宝宝频繁打嗝的同时还伴有食欲变差、体重减轻或频繁呕吐的症状,应尽快带宝宝到医院做详细检查。
专家推荐
冯广霞
主任医师
教授
简介:
于1960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复旦大学)儿科系本科毕业,有50余年儿科临床的丰富经验,系《名医辞典》和《全国医务工作者名典》中推荐的专家。
【擅长诊治】遗尿、抽动症、淋巴瘤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主治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时令病。如感冒、咳嗽、肺炎、气管炎、腹泻、脱水、厌食、佝偻病、胃炎、肾炎、贫血、儿童多动症、小儿心肌炎以及各种疑难杂症。
【来源:圣爱中医馆】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life/168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