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低是怎么回事(血象低)
我们的身体中有一种细胞,虽然不是免疫细胞,但没有它就不会触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没有它,发生出血情况时就不会快速止血,它就是血小板。
触发免疫功能的细胞——血小板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除了这个功能,它还担负着一项重要的作用。
当病毒攻击我们的身体时,会有炎症出现,从而触发体内的免疫反应。通常,巡逻的单核细胞并不与血小板接触。血小板在血液中是自由地游动。但是一旦炎症发生,血小板和巡逻的单核细胞相互作用,释放招募单核细胞活动必须的CCN1蛋白。
在病毒攻击时,如果血液中没有血小板,CCN1水平将不会上升,就无法招募巡逻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可以说若没有血小板,就没有免疫反应。正因为它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化疗后出现血小板低伴随白细胞、血细胞低等骨髓抑制情况时,问题会比较严重。
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危害
白细胞低:白细胞是人体的卫士,白细胞减少了,人体防御功能降低,就会出现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的问题。所以,对于白细胞低的患者,一定要避免感染。
红细胞低:红细胞是给人体输送氧气和营养的细胞,如果骨髓功能受到抑制,红细胞就会下降,人体随之就会出现贫血,进而出现乏力的现象。而各组织器官失去血的供养以后,也会出现一些功能障碍,对人体的恢复、对疾病的抵抗都会产生影响。
血小板低:1、血小板功能是凝血,保证血液的正常循环,如果血小板减少,凝血机制降低,就会导致皮下出血的情况,这种情况发病比较的缓慢,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引起注意。所以如果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血小板过低的情况,一定不要剧烈的运动,避免出血。
2、引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小板减少引发的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会出现鼻子流血,便血,咯血甚至是颅内出血的症状。
如何改善骨髓抑制,提升血象?
中医认为,导致骨髓抑制的原因有两方面:一个是虚。放化疗造成脾胃功能、造血功能减弱,所以人体出现气血运行的障碍。一个是瘀。由于化疗、放疗,使人体气血运行逆乱,出现瘀阻。因此,中医治疗主要考虑两方面:补虚和化瘀。
在化疗过程中注意,对着镜子照自己舌象,若大部分舌质淡、暗、有齿痕,同时有一些瘀斑瘀点,这就表明体内有瘀。
中医治疗骨髓抑制,往往采用补气血、活血的药物。因为脾为先天之本,肾为后天之本,临床常采用黄芪、补骨脂、鸡血藤等为主的方剂,一方面能够补脾肾、养气血、通血脉,另一方面可以改善体内的气血循环,保持正常的造血功能,从而保障放化疗的顺利完成。
另外,化疗期间,配合艾灸足三里穴,可有效缓解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
我们身体内亿万细胞依然为保护各器官的运行正常、机体的健康而兢兢业业。即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仍然不可轻易放弃,坚定的信念、积极乐观的态度,是我们战胜癌症的强大精神支柱。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life/170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