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怎么读(罍匜簠甗盨斝)
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获取艺术知识!
汉字实在是博大精深,单单该怎么念这事,隔三岔五就能上个热搜。
这不,因为前几天网上流传的一篇《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好多人又开始怀疑自己从前上了假学。
文章大意是说,在你没注意的时候,好多字的读音已经悄悄改变了,当年你挨了语文老师无数次白眼才记住的正确读音,眨眼就变成错的了。
铁骑(jì)变铁骑(qí)、说(shuì)服变说(shuō)服、确凿(zuò)变确凿(záo),不光词语古诗也得跟着改: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一骑(qí)红尘妃子笑……
反正语文老师纠正之前你怎么读的,以后还怎么读。再总结一下就是,如果多数人都读错了,那就把错的变成对的。
眼见网友骂得有点凶事情闹得有点大,教育部出来回应了,说这只是国家语委2016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征求意见稿)》,还没正式发布。
征求意见稿有没有征求大家的意见我不知道,我只想问一下,如果真发布了,那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再发一个《青铜器读音修正表》?
毕竟,绝大多数人面对青铜器名字中的各种生僻字,基本上就没念对过啊。
不信?下面这些你能念对3个算我输!
第一关 食器篇
簋,盛食器,用来盛放煮熟的五谷饭食,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碗。
簋流行的时间很长,商代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其造型多样、变化复杂,一般为敞口、鼓腹、双耳。
簠,跟簋同属于盛食器,也就是饭碗。
簠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和簋的不同在于,簋是圆形,簠为方形。
盨,第三款饭碗。
盨出现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基本消失,流行时间很短。因此造型的差异并不大:器身椭方,鼓腹,双耳,圈足。
敦,第四款饭碗。
敦产生于春秋中期,大致在秦代以后消失。基本形制是上下内外皆圆,器与盖可以分开单独使用,属于套装碗。
鬲,炊器,用来煮粥,从功能看就是现在的汤锅。
青铜鬲最早出现在商代早期,到战国晚期时逐渐消失。鬲的形状很好分辨,一般都会有三个鼓鼓的大鸡腿袋形足。
甑,炊具,用来放置被蒸的食物,底部有许多透气的小孔,一般和鬲配套使用。
当鬲和甑合体之后,汤锅就变成了蒸锅,这个蒸锅的名字就叫甗。
根据鬲和甑的组合方式,甗有分体和连体两种样式,一般都是一鬲配一甑。但到商代晚期,出现了一鬲三甑的三联甗,算是我国最早的多眼灶了。
鍪,炊具,战国时期秦国人使用的一种锅。
鍪从战国时期一直沿用到西汉早期,其基本形状为侈口(chǐ,口沿外倾),束颈,鼓腹,圆底。
第二关 酒器篇
罍,盛酒器,大概相当于今天的酒坛。
罍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基本形状有圆体和方体两种,其共同特征是:敛口,直径,肩腹交接处最宽,腹壁向下斜收成底。
卣,专用酒坛,祭祀时专门用来盛放秬鬯(jù chàng,用黑黍和草酿的酒)。
卣流行于商周时期,流行的时间虽不长,但形制却很丰富。圆体、椭圆体、方体、筒形、鸟兽形都有,颈部两侧一般会有提梁。
觥,动物形酒坛。
觥自商代中晚期沿用至西周中期,器形一般都做成鸟兽形状,有盖(兽首状),有流。
瓿,又一款酒坛子。
瓿盛行于商代,特征是圆口、深腹、圈足。
斝,温酒器,也在行祼礼(guàn,祭祀时把奉献的酒浇在地上)时用来乘酒。
斝盛行于商至西周早期,多为圆体、三足,一耳,两柱。
盉,调酒器,用来调和酒水的浓淡。
铜盉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大腹敛口,前有长管状流,后有耳,下有三足或四足。
觯,饮酒器,也就是今天的酒杯。
觯的流行时间在商代晚期到西周中期,有扁体和圆体两种,其中圆体觯一直沿用到东周。
觚,喇叭形状的酒杯。
青铜觚最早见于商代早期,西周中期以后基本不见。其形制特征是长筒状,大喇叭口,高圈足。
第三关 兵器篇
铍,长兵器,用法及形状如长矛,有双刃,锋部较长。
钺,用以劈砍的兵器,形状近似斧头,但比斧头宽且扁,主要流行于商至西周时期。
镞,安装在箭杆前端的锋刃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箭头,有双翼镞、三翼镞与三棱镞三类。
第四关 其他
匜,盥洗器,行沃盥礼(浇水洗手)时用来浇水。
青铜匜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流行至战国,形状近似水瓢,前有流,后有耳。
錞,也叫錞于,打击乐器,用来指挥军队进退,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形状近似倒置的筒,上大下小,内部中空,顶上有钮。
軎,古代车上的零件,形如圆筒,内部中空,套在车轴两端,用于固定车轮。
参考文献:
故宫博物院官网
《中国青铜器》马承源主编
更多内容,请关注“宝库”
本文为“宝库”原创,转载请私信“宝库”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life/21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