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怎么读(元稹生性多情风流)
中唐大才子元稹,一生中曾与六位女子有过情感纠葛,其中包括两妻一妾、表妹崔双文、才女薛涛和刘采春。因此元稹时常被后人讥讽为“薄幸郎”,但是这位“薄幸郎”却又偏偏最擅长写多情诗。
元稹在妻子韦氏去世后,曾写下一首七言绝句《离思五首·其四》,首联两句写得用沧海之水、巫山之云,比喻他和妻子的爱情,因情感真挚、热烈而千古流传。
传至现代,这首诗已经成为课本中“背诵并默写”的名篇。但是,韦氏过世后仅仅三个月,他就另娶她人。你说他到底是假意,还是真心呢?
一、《离思五首·其四》原文赏析
《离思五首·其四》——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诗作意译:曾经见识过沧海的深广,再看到别处的江河,就觉得它们相形见绌。曾经见过巫山顶上的白云,再看到别处的白云,那便不能算是白云。
随意流连于花丛之中,我懒得再回头去看别人。一是因为我已经潜心参禅,二是因为——我忘不了你。
《孟子·尽心》篇中说:“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难为言。”对于已经见识过沧海横流的人来说,普通的水就难入他们的法眼了。听过圣人教诲的话后,别人的言论也很难听得进去。
元稹化用《孟子》中的这一段话,和“巫山神女”典故摆在诗的头两句,用暗喻的方式告诉读者,他和韦丛的爱情是神圣而无可替代的。
在宋玉的《高唐赋》中,巫山上的云是神女的化身,它茂如松涛,美如娇姬。是天上人间至美的形象。而沧海纳百川,胸怀之宽广,没有河流能够比得上它。
因此,他和韦丛的爱情,就是这人世间最至大、至美的象征。因为见识过巫山上的白云,见识过世上最美的女子——韦丛。即使他不经意地,再度流连花丛,当他看到别的莺莺燕燕时,也失去了回顾的耐性。
写到这时,元稹又开始检讨自己:从前一个这么风流的浪子,为什么现在变成了这样呢?这大概一半是因为自己最近开始修习禅道,学着清心寡欲,另一半还是因为放不下亡妻。
元稹这一首悼亡诗比喻用得非常高妙,且抒情感十分强烈。用沧海和巫山来比喻爱情,恰好对应了恋人间的“海誓山盟”。
在中国民间文化中,男女相恋时,习惯用山海之盟来约束彼此。这是一种珍贵,却没有任何保障的承诺。普通情况下,当爱人一方死去,或者一方变心之后,自然烟消云散。
而在丧偶之后,用海山之盟来表明其爱情的忠贞,元稹当属中国的第一人。因此,“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才有悲歌响彻、江海奔腾之势,读来尤其令人动容。
又因为巫山上的白云,意指巫山神女。经宋玉妙笔后,巫山神女已经是终极美女的象征。她无论姿容还是成熟风韵,都绝非凡间女子所能及。
曾经见识过神女之人,看到凡间女子自然不会再动心了。如此一来,就把这两句终极誓言推到了极致,因此时常被后世“伤情之人”引为心声。
二、无情客即是多情人
元稹于唐朝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生出长安,他的祖上是鲜卑贵族,归化后改姓元。但是传到他家的时候,已经十分贫穷了。唐人喜欢称郡望,所以他对外称自己是河南洛阳人。
元稹母亲郑氏,是他父亲的继室。郑氏嫁到元家前,元家已经有好几个孩子了。其中老大、老二都比元稹大了二十七、八岁。父亲去世后,家里请不起教书先生,全靠郑氏教元稹读书。
元稹自小六亲缘薄,后来跟着姨父的几个纨绔子弟,养成了狎妓饮酒的坏习惯。长辈知道之后想打他,又因为他没爹,下不了狠心严加管教。但是风流归风流,元稹读书还是很厉害的。
在元稹没有出仕之前,他和远房表妹崔双文有过一段初恋。为了纪念这一段往事,他还写下了著名的《莺莺传》。
再后来,他通过科举出了头,成为唐宫中人人称道的“元才子”。当上了秘书省的校书郎,娶了太子宾客韦夏卿的小女儿韦丛。
韦丛与元稹结婚时,元稹在宫中当“闲差”,在朝廷中并不得重用。校书郎的官品不过从九品,年俸三十石,养两家人。
韦家据说是望族,但是在当官这件事上,并没有给元稹太大的帮助。四年之后,唐宪宗登位时,元稹才当上左拾遗。可是仅仅五个月之后,他就因为频频上书议论时事,被贬官到河南。
元稹贬官途中得到母亲郑氏死讯,回乡丁忧,三年没有任何收入(唐朝丁忧不给俸禄)。起先靠岳父、吃岳父,结果岳父死了就靠白居易接济。但是,这终不是长久之事。
最后,元稹穷到要拔了韦氏的金钗去换酒喝,小两口甚至还要靠挖野菜来充饥。所以他在《遣悲怀三首·其二》中感叹:贫贱夫妻百事哀。
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的十二月,元稹丁忧结束。他被派到了剑南当官,在地方上办了几件大案,最后又得罪了朝中大员,于第二年的六月被赶到了洛阳。
没过多久,也就是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韦丛就去世了。韦丛对于元稹来说是患难夫妻,品格十分高尚的那种,所以元稹对她的感情也是相当真挚的。
至于元稹后来再娶,其实是因为当时他不过才三十三岁。再加上自己生病,身边又有女儿需要人照顾,所以这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结语
元稹在中唐诗人里有一点比较特别,就是他不避讳写“艳情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祖上是胡人的原因,所以他在个人情感方面,是相对“放纵”的,喜欢谈儿女私情。
元稹的朋友并不是太多,他的两个哥哥都比他大了近三十岁,完全不是一辈人。再加上家贫,很难交到朋友。他曾非常珍惜和白居易的友谊,后来又为朝堂上站队的原因,和白居易拉开了距离。
元稹虽然风流,但是他其实对待每一段感情都是发自肺腑,比较真诚的。不然他绝不敢把初恋的崔双文写进传奇小说,替自己留一个骂名。更不会写下这首诗,来描绘他对韦丛的真情。
无论如何,他在写下这首悼亡诗的时候,是具备真情实感的,因此才能得到后世最广泛的共鸣。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life/6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