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读不厌

哈尔滨医院撒钱事件(2016年)

如果人类可以将头像器官一样进行移植会怎么样?

最初有着这样想法的是一位苏联医生,为了能够实现“换头”手术,他先是在小狗的身上进行试验。

2016年,哈尔滨教授耗费7000万进行“换头”手术,最终结局怎样?

但是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并没有完成这项手术。

不过,他的想法引发各界学者的探讨,之后的几十年后,后辈在医学上不断地摸索。

直到2016年,哈尔滨的一位教授在最类似人类的动物身上试验“换头”手术。

该手术的要求难度极高,需要1个小时内完成头部和身体的连接。

2016年,哈尔滨教授耗费7000万进行“换头”手术,最终结局怎样?

如果成功了,这将是人类医学史上的又一大进步。

可是,如果高难度的手术他能成功吗?

那只接受换头手术的猴子,它又会迎来怎样的结局呢?

“换头”术实验

相信不少人小时候都看过《聊斋》这样的神话故事。

在剧中,身怀法术的人,只要稍稍施法,便可以做到改头换面。

不过我们都知道,那都是假的,只是一种吸引观众的电视情节。

2016年,哈尔滨教授耗费7000万进行“换头”手术,最终结局怎样?

但是在1954年,一位苏联的医生,用实际行动来完成这样的想法。

他提出的换头术又称“头颅移植手术”,不是简单地改变人体的外貌,而是将整个人的头颅换到另一具人体上。

由于想法太过疯狂,危险系数极高,所以他首先选择在动物的身上进行试验。

他选择了在狗狗的身上进行,当手术结束以后,苏联医生陷入最紧张的时刻。

他不知道小狗会不会醒来,醒来之后又会存在哪些问题?

直到麻醉剂的药效过后,小狗很快醒过来,它换换睁开眼睛,看上去状态还不错。

随后,小狗又到饭碗面前喝起了牛奶,就在这时,他们发现了手术失败。

2016年,哈尔滨教授耗费7000万进行“换头”手术,最终结局怎样?

原来,在小狗吃东西的时候,脖子和身体的连接处,牛奶会顺着食道流出来。

这也就说明了,在手术过程中,科学家并没有很好地完成食管的衔接。

而小狗的身体也开始出现剧烈的排异现象,没多长时间被宣布了死亡。

虽然苏联科学家失败了,但是在研究的道路上,就是要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

之后一位美国科学家也在小狗的身上进行手术。

有了苏联科学家的经验,美国科学家决定,将没有生命体征的狗狗,移植到另一个活着的狗狗身上。

2016年,哈尔滨教授耗费7000万进行“换头”手术,最终结局怎样?

通俗点来说,就像是“植物嫁接”,

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相对比来说,植物嫁接更加容易让人接受。

在植物或者树木经过嫁接之后,它会形成许多有利于人类生活的提高。

但是在动物的身上,如果出现多一个部位,那会被人称之为“怪物”。

神奇的是,这位科学家在利用机器的辅助后,先是恢复了死去的狗狗的头部血液循环,以此来保证狗头恢复正常的基础功能。

2016年,哈尔滨教授耗费7000万进行“换头”手术,最终结局怎样?

随后,他将死去的狗狗的头嫁接到活着的狗狗的身上。

一个身子两个头,虽然在手术后,它们都恢复了生理反应,但是只能小幅度行动,而它们也只维持了短短几分钟的存活最后去世。

直到2015年,一位俄罗斯小伙提出,自己想要接受这种“换头”手术,一时之间引发全球热议。

肌肉萎缩症男子欲进行“换头”手术

2015年,外媒报道,一名身患霍夫曼肌肉萎缩症的俄罗斯男子,

欲将自己的“头”交给一名意大利临床医生,以移植一副健康的身体。

这是,自从“换头”手术实验以来,第一个自愿接受手术的人类。

2016年,哈尔滨教授耗费7000万进行“换头”手术,最终结局怎样?

瓦雷里·多诺夫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30岁的年纪,却从小患有肌肉萎缩症。

在得知“换头”手术后,他决定将自己的头部移植交给一位意大利,名为塞尔吉奥·卡纳维洛的医生。

在记者采访中,他们询问瓦雷里·多诺夫:“难道你不害怕吗?”

瓦雷里·多诺夫回答:“我当然害怕,可是我如果不尝试这次机会,我的命运会很悲惨。每年我的情况都在变糟。”

而帮小伙手术的医生,是意大利都灵高级神经协调组的临床医生。

2016年,哈尔滨教授耗费7000万进行“换头”手术,最终结局怎样?

对于“换头”手术的研究,非常的执着,随之而来的也有着众多的质疑。

毕竟在此之前不要说人,就连在动物身上的实验也没有成功过。

但是,塞尔吉奥·卡纳维洛却说,自己将在两年内完成“换头”的手术。

话说着简单,做起来非常的难,

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巴特杰尔指明,想要手术成功,不仅要将身体和头部连接起来,还需要骨髓能够匹配,其次体重、身高等等,最好都是一样的,只有这么做才能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016年,哈尔滨教授耗费7000万进行“换头”手术,最终结局怎样?

但是,手术的日期还没有到,瓦雷里·多诺夫最终选择放弃。

他说家人不希望自己冒险,哪怕是要在轮椅上也只能陪他们一天, 他们也就知足了。

不过,这项研究,到这并没有结束。

2016年,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任晓平教授,又一次挑战了该实验。

全球首例“换头”成功

任晓平,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出国前曾任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

同时,还是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际外科学院院士,全球截瘫精准治疗联盟首席科学家及主席。

2016年,哈尔滨教授耗费7000万进行“换头”手术,最终结局怎样?

也是广西重要医学院的教授,也是哈医大二院骨科非常优秀的一位医生。

他一直从事着外科手术的研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异体手部移植。

而他的临床研究一直被美国医学所引用,他也将头部移植当成自己的最后目标。

为了完成在猴子身上的移植,他首先选择在小白鼠的身上完成实验。

2016年,哈尔滨教授耗费7000万进行“换头”手术,最终结局怎样?

他经常在老鼠的身上模拟脊髓损伤,然后在治疗的过程中,将化学试剂-聚乙二醇进行创面融合。

它是一种生物胶水,可以把脑部神经和脊柱的神经连在一起。

如果效果好的话,那么这样的生物胶水也可以用在人和动物的身上。

直到2016年,任晓平选择和人类最接近的猴子,来完成“换头”的手术。

他经历了18小时,花费了7000万后,顺利完成了两只猴子的换头手术。

2016年,哈尔滨教授耗费7000万进行“换头”手术,最终结局怎样?

虽然手术很成功,也是有史以来存活时间最长的,但是他并没有连接这两只猴子的脊髓神经。

所以完成任务后猴子的身体仍处在瘫痪状态,可是又不确定猴子会不会疼。

最终最终迫于动物保护者协会的压力,猴子存活了20个小时,被安乐死。

任晓平在猴子身上的成功,犹如一颗炸弹,直接吸引了全球医学专家的关注,也让卡纳维罗更加信心满满。

不过,还有两大难点,一方面是脊髓融合,另一方面是免疫系统排斥的问题。

2016年,哈尔滨教授耗费7000万进行“换头”手术,最终结局怎样?

以我们现在的医术,根本达不到百分之百的完成。

而他们也在2017年,中国哈尔滨合作进行了人体的换头术实验。

只是他们的对象不是活人,而是遗体。

总共持续了18个小时,连接了切断的脊椎、神经、组织和血管。

而这个手术,在150多名医护人员的配合下,顺利成功,让人感到吃惊。

2016年,哈尔滨教授耗费7000万进行“换头”手术,最终结局怎样?

卡纳维罗表示,此次手术的成功意味着,我们距离未来人类活体头部移植手术又近了一步。

不过,在这背后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关伦理方面的问题。

如果,在未来这些手术真的成功了,患者该以哪一个身份活着?

2016年,哈尔滨教授耗费7000万进行“换头”手术,最终结局怎样?

而移植过后的大脑,会不会被身体影响了意志?

或许,这就是创造的神奇之处吧,当一个新的东西出现,总会伴随着众多的问题,和各种议论声中。

而对于任晓平教授来说,他从来在乎的不是关注和他人的声音,他只想要研究出能够拯救更多生命的方法。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read/1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