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别罴事件(15岁少女救人牺牲)
2003年,一所监狱中名叫死刑犯的余斌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回首一生自己最为亏欠一个人。
在母亲探监的时候,余斌哽咽着说:
“时间过得太快了,今年池姐姐已经牺牲20年了,我对不起她,死后也没脸去见她。您一定要替我去给池姐姐献上一束花,儿子在此磕头谢罪了。”
余妈妈也泣不成声,只能捂着嘴点头答应。
2003年的一个早上,位于迎泽湖旁边的烈士雕像前放着一个大大的花篮。花瓣上星星点点的,满是水珠,如同余斌一家悔恨的眼泪。
为何余斌临死前会有这样的要求呢?这件事还要从1983年的一个冬天说起........
失足落水,少女勇救落水儿童
1983年12月9日,当时的太原雪后初晴,再加上刚好是周末,一群小学生便迫不及待地出门游玩。
小朋友一整周都是学校到家两点一线,到了周末可不是得好好地疯玩一把。即使天气晴朗,但深冬的气温依旧低得可怜,迎泽湖上面也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这群小朋友犹如放飞的野马一般在冰面上嬉戏打闹,尽情地享受冬天才有的快乐。
此时湖边的亭子里坐着一位小女孩,听着耳边小朋友们悦耳的笑声,顿时觉得这样的日子还挺幸福的,然后便又埋头继续学习了。
此时,几个小男孩胆子极大,也许是那一瞬间兴奋战胜了理智,把大人的叮嘱抛到了脑后,他们跑到了湖中央。
然而,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越到湖面中央,湖水越深,冰面也就越薄,但是孩子只顾着玩,哪里知道危险正在靠近。
不知道是谁先提议的,说:“湖里面肯定有鱼,我们把冰弄碎抓鱼吧。”
一群孩子一听顿时觉得这个主意挺好,便想趁手的“工具”把冰弄碎。有两个叫余斌和王锐的孩子,两人一边跑一边闹,离人群越来越远,慢慢地就甩开了其他的小朋友们,两个孩子还因此十分得意。
突然,余斌听到咔嚓一声,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一只脚已经掉到了水里,当他反应过来是自己脚底下冰裂开时,已经晚了,他整个人已经掉到了湖里。
王锐注意到小伙伴掉水里以后,便大声喊:“救命啊,有人掉水里了,快来人啊!”
一边喊一边还想去拉湖里的余斌,然而冬天的棉衣本就厚重,再加上吸饱了水,这个重量更不是一个10岁的小男孩能够拉得动的。
王锐拉着余斌的手,生怕一松手小伙伴就掉湖里找不到了。然而此时意外发生了,王锐所在的冰也承受不住直接碎了,顿时王锐也直接掉进了湖里。
两个孩子直直地往下坠,想要呼救,一张嘴就被灌了一大口冰冷的湖水,二人被冰冷的湖水冻得脸色铁青。此时他们的小伙伴发现他们落水了,便一齐大声地呼救。
池越忠听到有人呼救,便迫不及待地冲了出去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
孩子们从未见过这种场面,早已经被吓哭了,他们抓着池越忠的衣服哽咽着说:“我们的两个朋友掉到水里了,你救救他们好不好。”
池越忠一听有人落水,立马冲到了两个孩子落水的地方。
她顾不得冷,趴在破碎的冰面上,双手伸到湖里拉住二人,还不忘安抚他们:“别怕,你们抓紧了别乱动,我试试能不能拉你们上来”
奈何15岁的池越忠力量不够,还没等人拉上来,破碎的冰面再一次坍塌,池越忠也掉进了刺骨的湖水中。
落水的一瞬间,冰冷的湖水灌进池越忠的衣领,寒冷彻骨,她打着哆嗦,深吸一口气,努力游到两个孩子身边,声音发颤但异常镇静,“别乱动,我会救你们。”
池越忠用尽全身力气把他们二人带到了冰面附近。奈何落水的人早已没了理智,只能依靠着想要活下去的本能紧紧地缠住池越忠。
池越忠没办法只能尽力把他们二人托举出水面,身处险境,这个年仅15岁的少女却一心想要救这两个素昧平生的孩子,她似乎忘记了自己目前也身处险境。
就在池越忠拼尽全力救两个孩子的时候,公园的管理员王志胜得到消息后,一边脱衣服一边向他们飞奔而来。
此时的池越忠拼命地想让自己保持清醒,她让管理员王志胜先把两个孩子救出去,自己还能再撑一会。
毕竟两个孩子掉进来的时间太长了,再耽误下去恐怕会有生命危险。
王志胜便与其他游客一同先将余斌和王锐救了出来,但救他们两个已经耗费了王志胜大部分的力气,等再回头想要救池越忠时便觉得有些体力不支,在众人的帮助下,尝试多次才将池越忠成功救出。
然而被救起来时池越忠已经被冻僵,但她的双臂依旧保持着托举两个孩子的姿势,人也已经陷入昏迷。
众人便立即将昏迷不醒的池越忠送入医院进行抢救,池越忠被抢救了整整14个小时,抢救期间池越忠的父母一直在手术室外等候,他们看到出门前还活蹦乱跳的女儿此时却不知道是生是死。
他们看到医生几乎是跪地痛哭,祈求医生能救活他们的女儿。抢救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凌晨,但还是没能将池越忠从死神手中抢回来。
池越忠经抢救无效后,被医生宣布死亡。
得知女儿抢救无效,池越忠的父母一瞬间仿佛苍老了10岁。看着女儿苍白的面容,他们悲痛欲绝,几度曾昏厥过去。1983年12月11日,池越忠被追授为“优秀共青团员”和“市三好学生”。
山西政府授予池越忠“革命烈士”的称号,年仅15岁的池越忠成为了我国建国以后年纪最小的革命烈士。
1984年,太原市的中小学生为池越忠奋不顾身救人的行为而感动,每个人都自愿捐1分钱,在池越忠牺牲的迎泽胡旁边建造了一尊高达4 米的池越忠烈士雕像,像座上刻有薄一波的题词:“红烛虽小,精神永存。”
迎泽湖英雄少女池越忠
池越忠在家里排行第三,家里人经常叫她三毛。妈妈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家里的兄弟姐妹很多,再加上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所以在家里池越忠往往是被忽视的哪一个。
但是她从未因此而抱怨,反倒更加的独立了,她深知父母要养活这一大家子不容易,便常常替母亲分忧,在外也会热心帮助他人。
有一次,妈妈拿破旧的帆布手套做了一个书包,家里其他的孩子都嫌弃又旧又不好看,嚷嚷着绝对不会背出去的。
池越忠却害怕妈妈伤心,高高兴兴地跟妈妈说:“妈妈我想要,我觉得妈妈做得很好看,我背上以后肯定好好学习。”
池越忠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曾经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
但可惜,即使池越忠学习成绩很好,为了能早点赚钱,替父母分担养家的压力,便放弃了进入高中继续深造的机会,而是选择了离家很远的十五中职业班。毕竟这个职业班只需要上两年就能毕业,毕业以后学校还能分配工作。
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池越忠不但非常的开朗,每天都笑呵呵的,还十分的乐于助人。谁有了困难她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上学时,学校附近有一家卖油丝饼的,4分钱一个,吃过的人赞不绝口。池越忠看到别人吃得那么香,一直都想尝一尝,但是对她来说4分钱一个饼还是太贵了,一直都舍不得买一个。
但是有一天,她在街上看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独自一人跪在路边乞讨。给自己做了一番思想工作后便毫不犹豫地把全身上下仅有的5分钱全都给了他。
池越忠一直都有写日记的习惯。从她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心中充满着报国志向,以及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她曾在日记中写过一首小诗:“红烛小,见真心,流着泪,燃自身,平生闪亮不为己,只求照他人。”而她也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这首诗。
1983年12月9日,池越忠为了救两名落水小学生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很快就来到了2003年,当年的孩子们早已长大成人,而池越忠牺牲也刚好20周年,不过已经很少人还记得这位15岁的小姑娘了,然而因为一件事,池越忠这个名字再次被人们提起。
父母溺爱,走上歧途
池越忠牺牲以后,记者赵修在经过家长同意后专门采访了余斌,刚刚获救的余斌满脸泪痕,抽噎着说道:
“我一定会向池越忠姐姐学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长大了当一个英雄,报效祖国!”
人们看到这个孩子竟然如此的懂事,也无比欣慰,觉得池越忠没有白白牺牲。
但,事情并没有按照大家所期望的那样发展。当年发誓要做一个好人的余斌却因为犯罪被判了死刑,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只觉得这个名字耳熟,之后有对当年那件事情印象深刻的人将他认了出来,顿时觉得池越忠白白的牺牲了。
余斌到底因为什么犯了这么严重的罪?这20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余斌从小在家就娇生惯养,尤其是在他落水获救以后,父母对他就更是宠爱有加。
他们一直觉得当年孩子落水是自己没有照顾好他,之后便一直沉浸在对余斌亏欠的情绪中。
再加上当时差一点他们家的宝贝儿子就离他们而去,便十分的后怕。
从此以后便对余斌更加的溺爱,无论他做错了什么事,只要余斌开始闹,父母便拿他束手无策,久而久之便将余斌养得无法无天。
后来余斌也成了当地有名的熊孩子。不但调皮捣蛋,还以欺负小伙伴为乐,被欺负的孩子也只能忍气吞声,生怕回家被家里人知道,不然就会被孤立。
余斌后来看到无论自己做什么都不会被父母责备,行为便更加放肆了。
有一次他看到邻居家正在给菜地浇水,他为了好玩便趁邻居不注意拿起水管对着菜地就一通乱浇,水管的压力太大,结果好好的菜被毁了不说,那片地也被冲的坑坑洼洼,远处看一片狼藉。
邻居发现以后非常生气,直接冲到他们家把这件事告诉了余斌的父母,让他们好好地教教儿子,毕竟余斌已经惹得附近好几家邻居对他颇有怨言。
谁知余斌父母却一味地袒护余斌:“他还是个孩子,再说谁家小孩不贪玩的,你一个大人就不要跟一个小孩计较了。你家菜地才值几个钱啊,毁了就毁了我们赔你就是了。”
邻居还看到躲在妈妈身后的余斌一脸得意,还冲他做鬼脸,气得直接走了,心里想着:“你家儿子早晚被你们惯出毛病,你们不教育到时候有人帮你们教育。”
没过几天,余斌便又忍不住开始搞破坏了。当时正值夏天,许多孩子都有父母给买的小鱼网,成群结队的到河边捞鱼。
余斌看到以后很羡慕,但他没有直接跟父母开口要,他偷偷地把另一家邻居的窗纱给拆了,当成小鱼网跟小伙伴一起下河捕鱼玩。
邻居发现后本来没太当回事,一张纱窗并不值钱,但是希望余斌的父母稍微教育一下余斌,便和和气气地来到他们家。
刚开口说完,余爸爸便一脸不耐烦:“你跟一个孩子计较个啥,我们赔你就是了,这么点小事也值得来我们家说道。”
然后摸了摸余斌的头,骄傲地说:“我们家余斌多聪明啊,还知道用窗纱做渔网,长大了肯定有出息。”
邻居便明白他们一家没救了,之前听其他人说还不相信,现在眼见为实,回家一定跟家里人说少跟余家打交道。
在学校,余斌也是肆无忌惮地搞破坏,他知道不管干啥父母都会跟他站在一边。
他不但指使其他同学去掀女生的裙子,还趁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拉走他的椅子,然后看同学摔倒后疯狂大笑。
老师也发现了余斌的问题,便趁着家访的时候把余斌在学校的所作所为告诉了他父母。
但谁知却被余父余母以“孩子天性”给打发了,他们并不觉得自己的孩子有问题,老师也只能无奈地离开了。
在学校是个小霸王的余斌渐渐发现没人愿意跟他玩了,初中还没毕业,余斌就不想上学了,他鼓起勇气跟父母说了这事,本以为会被骂,结果余父知道以后表示理解:“不想上咱就不上了,识字就行了,那么多大老板都没上过几天学呢。”
后来,余母想办法托关系把余斌安排进了当地的一家机械厂工作,但从小娇生惯养的余斌根本吃不了这个苦,工作时也经常偷奸耍滑。
后来又一天余斌值班时不小心弄坏了机器,挨了一顿训斥,从小到大没受过这种委屈的余斌当场就跟领导骂了起来,并且直接大喊:“谁爱干谁干,老子不干了”
后来,当时托关系找的那个熟人知道了这件事,认为余斌给领导道个歉这事就过去了,委婉的给余母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谁知余母认为自己儿子根本没错,凭啥给那个狗屁领导道歉,直接跟熟人大吵了一架。
后来,余斌看别人开出租车不但来钱快还特别自由,想拉客就拉,不想拉就歇着,便嚷嚷着让父母给他安排。
谁知余斌开了一段时间以后,他神色慌张地跑进家门,告诉父母歹徒抢走了他所有的钱,还威胁他不准报警。
余父余母十分心疼儿子,痛骂歹徒,便再也不让余斌干这么危险的事了。
如果余斌之后能安安分分的,也许接下来这件事也就不会发生了。
被救孩童成罪犯
不开出租车后余斌便一直游手好闲,在家啃老,余父余母看着儿子乖乖待在家也十分开心。
慢慢的余斌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认识了一些涉黑团伙的成员,每天跟着他们一起打架斗殴。
后来通过他们余斌认识了团伙的老大“黑哥”,余斌对他非常的崇拜,因为黑哥手底下不但有一群听话的小弟,每天还能花天酒地,仿佛有花不完的钱。
看着这个刚收的小弟,黑哥问他:“你想跟我一样?现在刚好有个机会,你看...”
余斌顿时明白了黑哥的意思,直到他要安排自己做事了,办得好之后肯定会受黑哥器重。
在得到余斌肯定的回答后,便跟他说:“你去砍一个人,但是记好了别伤人性命,吓唬吓唬他就行了,事成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幻想着自己以后也能呼风唤雨,余斌迫不及待的就答应了。
然而却出了意外,余斌之前从来没干过砍人的事,等他真的去做的时候,却失手把对方杀了。
后来,根据刑法,余斌因抢劫、故意杀人情节恶劣,被判处死刑。
入狱后,余斌回首过去,眼前浮现出了20年前惊心动魄的那件事,救命恩人用尽全身力气将他托起来,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自己当年也曾发誓要向池姐姐学习当一个英雄,如今却落得这般下场,他这辈子是真的对不起池姐姐。
行刑的日期越来越近了,余斌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余母来探监的时候便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随着这件往事逐渐被人记起,很多市民便自发的来到了池越忠纪念碑钱献花,上面八个大字越发闪耀:“红柱虽小,精神永存”
只有15岁的池越忠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救人,不知道当她看到余斌的下场后会不会后悔自己当时的举动。
当年采访过余斌的记者赵修在得知他被枪决后,很是无奈但也只能摇摇头叹息道:
“余斌不但辜负了大家对他成才的期望,也违背了他当初立下的誓言,哪怕他能当个普通人默默无闻的度过一生!结果竟然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真是令人为当年那个小女孩感到不值。”
跟余斌一起获救的那个小男孩如今也已经长大了,当他得知余斌被判死刑这个消息后,不禁感慨道:“谁能想到他竟走上了这条路,当年的他可不会这样”
被救孩童王锐,不同人生
当年王锐获救后,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过分宠爱他,一家人还是按照以往的方式生活。
逢年过节,王锐一家人都会带着礼品去看望池越忠的父母。
但没过两年,王锐的父亲便去世了,之后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王母要求王锐要独立,并不溺爱他,并且让他谨记池越忠的恩情。
王锐自己也曾说过:“我自己立下的誓言一定会做到,我一定不会让池姐姐失望的。”
在母亲的建议下,王锐选择了参军,复员回来后在一家药厂工作,但没过多久药厂就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
此时王锐觉得眼前一片茫然,看不到前进的路,但他依旧没有放弃生活,找了一份司机的工作。
他始终以池越忠为榜样,经常会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来帮助同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大家也并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同事竟然有过这样一段传奇的过往。
每年的12月9日,池越忠纪念雕像前都会迎来一个人,手捧鲜花的来看他,这个人就是王锐。他会陪着池越忠聊聊天,说说最近池父池母的消息,自己碰到难事也会唠一唠。
2003年,在得知余斌锒铛入狱的消息之后,王锐再次来到了这个地方,什么都没说静静的坐了一天。
王锐这一生一直在走正确的道路,珍惜生命,不误歧路,即使一生平平淡淡没有取得大的成就,但这或许才是池越忠真正想看到的结果吧!
2005年,一场特殊的电影在山西太原免费首映,根据池越忠救人事件来改编的电影《冰裂》。
影片中主要围绕两名获救儿童的不同人生走向而开展的。“冰裂”这个名字不仅仅是表明以湖水冰裂为内容的故事,更是想说明余斌和王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阿德勒曾在《走出孤独》一书中说:“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很容易产生错误的人生意义。”
池越忠用自己的生命救了余斌,但是父母的溺爱却使余斌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read/1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