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读不厌

章莹颖事件是怎么回事(绑架强暴棍杀抛尸)

绑架强暴棍杀抛尸,杀害章莹颖的凶手有多残暴?前后已杀13人

国人关注已久、历时两年的章莹颖失踪案,似乎即将迎来最终的结局。

12日上午9时进行开案陈词。检察官尤金·米勒在开案陈词中披露了章莹颖的被害细节:

案发当日,被告克里斯滕森假扮成卧底警官,说服章莹颖上车,将其绑架并强暴。随后,他在浴缸中刺伤了章莹颖,接着使用棒球棍打破其头部,掐其喉管约10分钟,令其窒息,再对其实施斩首,最后弃尸他处。目前,遗骸丢弃的地点尚不明确。

绑架强暴棍杀抛尸,杀害章莹颖的凶手有多残暴?前后已杀13人

章莹颖

检方表示在克里斯滕森女朋友提供的窃听录音中,克里斯滕森描述了令人发指的作案细节,他自称章莹颖是自己手下的第13个受害者,还吹嘘上一个有此等罪行的,是美国70年代连环杀人魔泰德邦迪。

虽然被告所在的伊利诺伊州已废除死刑,但基于此案的重大危害性质,美国检方依然起诉死刑,克里斯滕森成为州内第一个面临美国联邦死刑的被告。

被告虽然承认了犯罪事实,却依然没有改变他坚持自己无罪辩护的立场,被告律师则一直强调被告婚姻失败、学业失败、滥用酒精,作案时绝望抑郁等信息,希望以精神问题帮嫌犯免除死刑。

绑架强暴棍杀抛尸,杀害章莹颖的凶手有多残暴?前后已杀13人

另外,被告律师声称提供关键证词的被告女友患有精神疾病,对其作证能力、可信度与可靠性提出质疑。

即便作案手段如此残忍,嫌犯却也不一定会被判死刑。

章莹颖家属代理律师表示,在定罪阶段,检察官必须出示所有证据证明嫌犯的罪行,而辩方只需反驳证据的有效性。在顶嘴阶段结束时,必须让12名陪审员一直认为嫌犯有罪,并对量刑达成一致意见,克里斯滕斯才会被判为有罪、适用死刑。

绑架强暴棍杀抛尸,杀害章莹颖的凶手有多残暴?前后已杀13人

克里斯滕森

单是定罪阶段都要持续约一周半的时间,能否判定死刑更是难以预知。而对章莹颖的家人朋友而言,两年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还要忍受等待审判结果的煎熬,其痛苦可想而知。

对于嫌犯可能不会被判死刑这一推测,舆论普遍表示难以接受,很多人会将责任归咎于司法体制的不完善。但其实,即便在美国,依然有许多因偏见导致的不公正审判。今天路上读书给大家推荐《公正何以难行》一书,聊聊美国司法体制中的问题以及应对之策。

1. 陪审员的生活经历和摄像头的角度偏差,会对判决产生重大影响

假如一个政治家告诉你,他不相信存在气候变化,你肯定会觉得他脑子有问题。但仔细想想,这样做合理吗?也许这样说让人有点接受不了,但是别人独特的观点背后,或许存在着合理的理由。毕竟,人和人意见上的分歧只是反映了我们的背景差异,而不是性格缺陷。

举个例子,在一起车祸案件中,美国最高法院就曾经推翻过陪审团的决议,理由是案件中作为主要证据的一段录像说服力不够。

绑架强暴棍杀抛尸,杀害章莹颖的凶手有多残暴?前后已杀13人

从录像中可以看到,一辆警车紧追一个超速驾驶的19岁少年,并最终造成车祸,导致少年颈部以下瘫痪。法院认为,正常的陪审员都会认为错在少年而不是警察,因为是少年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才最终酿成了惨祸。

但是,当研究人员从普通民众中选出的代表,对视频进行分析的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些代表给出的分析结果差异非常大,并且主要受到了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比如说,一个不太富裕、受过高等教育并且支持平等主义的黑人女性,会更有可能把警察看作是这起事故的罪魁祸首;但是,对于一个保守的、支持社会等级的白人男性来说,他就更有可能把责任推给少年。

不难看出,我们的社会背景对我们观点的形成有非常大的影响,那么,陪审团成员的多样性就对判决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点上,美国司法体制目前做得还很不够。

绑架强暴棍杀抛尸,杀害章莹颖的凶手有多残暴?前后已杀13人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刚才我们提到的陪审团的偏见,很有可能是由于摄像头的角度偏差所引起的。有研究显示,如果一段审讯录像中只有嫌疑犯,那么看录像的人就更有可能认为嫌疑犯认罪是警方强行逼供的结果。

因此,尽管摄像机能提供有价值的证据,但是,它们也能极大地影响我们对被告的看法和判决。所以,我们在法庭使用视频证据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以免影响陪审团的公正判断。

2.律师也可能道貌岸然

不诚实的行为随处可见,而且多得远远超乎想像,谁又敢说自己从来没有破坏过规则呢?但有意思的是,我们会自欺欺人,干了不光彩的事情呢,还会给这些不道德的行为找理由,其实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光辉形象。

曾经有人在一群高中生中做了个调查,尽管有93%的人觉得自己道德没问题,但是61%的学生承认自己对老师撒过谎,还有20%的人承认自己偷过东西。

换句话说,即使是在违背道德的情况下,我们仍然会找借口安慰自己,说自己是个正直的人。我们会淡化这些不诚实的行为所制造的伤害,毕竟,给自己的行为找歌正当理由,来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一点都不难,只要我们自己对自己说,嗯,我坚信我这么做没有对任何人造成任何伤害。

从这一点上来说,律师和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即使是他们在诉讼过程中有不轨行为,也不会认为自己是在欺骗被告。

绑架强暴棍杀抛尸,杀害章莹颖的凶手有多残暴?前后已杀13人

克里斯滕森与女友

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案例,律师盖瑞·迪根为嫌疑犯约翰•汤普森辩护,汤普森呢,被指控在一个案件中持枪抢劫,同时还在另一起案件中被控谋杀。迪根手里有一个血样证据,能够证明汤普森的抢劫罪成立。但是他认为,如果汤普森能在抢劫案中被判无罪的话,就有可能逃脱杀人的指控。

于是,迪根昧着良心只处理了汤普森的抢劫案而故意忽略了谋杀案,因为他知道,只要不公布那个血样证据,汤普森就会被判无罪,这样他就既可以打赢官司,又可以维护他的良好律师形象,简直是一举两得。然而,迪根终于还是受不了道德的煎熬,在9年之后把真相公之于众。

3.从社会背景到瞬间的饥饿感都可能导致司法不公

司法公正是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于是,人们就想当然地期望法官在法庭上可以不带个人成见,保持绝对的客观和公正。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举个例子,在民事案件中,跟有儿子的法官相比,有女儿的法官会更偏向女性一方。再举个例子,由民主党任命的法官会比较偏向少数群体、工人、犯罪和非法移民,而由共和党任命的法官会倾向大公司、大企业。

美国法官的多样性本来就不足,再加上这种明显的偏见,结果更加令人担忧。目前,美国法庭中白人所占的比例过大,占州上诉法院席位的将近三分之二,而其他群体的席位都偏少。

绑架强暴棍杀抛尸,杀害章莹颖的凶手有多残暴?前后已杀13人

不过,在造成偏见的因素中,社会背景只是其中一个。有时候,就连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都可能会对司法判决产生影响。曾经有人对以色列8位经验丰富的法官做了调查,这8位法官负责处理以色列40%的假释判决。

不可思议的是,在一天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或是刚吃完午饭之后,法官同意假释的概率会比较高,而在一天工作即将结束的时候,法官更容易做出不利于被告人的判决。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随着一天中时间过去,法官会越来越累,而一旦他们觉得疲惫不堪,就会自然而然选择最简单思考方式。于是,他们做出的判决会越来越倾向直觉判断,而不是深入分析。

绑架强暴棍杀抛尸,杀害章莹颖的凶手有多残暴?前后已杀13人

那么,美国人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司法不公呢?首先,要帮助法官认识到他们在审判过程中的微小偏见。其次,还应该鼓励法官重新审旧案,有一个叫弗兰克·巴尔巴罗法官,就重审了自己10年前的一桩案子,还推翻了当年的判决,勇敢向公众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编辑:Gillian

排版:Gillian

路上读书,全球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read/13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