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十大经典(曾经大火的)
说到《百家讲坛》,可是央视科教频道里头非常受欢迎的节目。该栏目遍请国内学术界知名的专家学者,以讲坛授课的形式,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向电视机前的观众普及各种文化知识。
主题以中国历史、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为主,涵盖方方面面的内容。从2001年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攀升,一度成为央视的招牌栏目。
但近年来,《百家讲坛》受到的关注度在下降,收视率也一路下滑。是何种原因导致这个状况呢?本篇就权做个引子,探讨一下个中缘由。
红极一时
笔者接触《百家讲坛》是在2006年,正值这档节目的巅峰期。听一位同事聊起她在《百家讲坛》看得“易中天品三国”的系列讲座非常精彩。
于是我也关注了这档节目,发现确实与众不同,并且追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档节目讲述的内容从古到今、从文学历史到军事政治、从天文地理到科学技术,林林总总。
讲师们都是在各自的学术领域中登峰造极的人物,如讲古代启蒙的钱文忠老师;评中国古代史的王立群、蒙曼、阎崇年老师。
鉴赏诗词的彭玉萍、杨雨老师;说红学的周汝昌、刘武心老师以及论述中医的罗大中老师等等。有了这些名家坐镇,令该节目拥有火爆的人气。
在2007年《百家讲坛》甚至力压《新闻联播》成为当年十大央视栏目之首。
风光不再
然而从2008开始《百家讲坛》的收视率呈现下滑的趋势,到了年底不仅在央视节目组排不上名,就连在科教频道的收视率也跌出了前十位。
笔者刚看节目的那段时间重播是在晚上十点多,可而今重播时间却是在凌晨零点半。
现在就算是想追剧,也不那么容易。影响《百家讲坛》关注度下滑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就从讲师、受众、模式和传播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主讲难以为继
据悉《百家讲坛》刚开播的时候,讲师们的名头并不像鼎盛时期那样响当当。但由于节目推出后反响热烈,催生了节目组要把栏目做大做强的决心。
于是就遍访名师泰斗,并将他们请上讲坛,令到主讲的阵容越来越豪华,藉此将栏目推向顶峰。
然而在学术界的名家是少之又少,在当中选出合适的并有合作意向的人更是凤毛麟角。随着时间推移,高资历高水平的主讲难以为继。
有段时间像郦波、王立群、蒙曼老师等人要轮番登坛。这样一来,讲述的主题也日渐狭隘,自然会被观众所厌倦。
节目组大当家万卫也在受访时曾表示,“如果再不能找到有特色的主讲人,栏目的前景就不容乐观了”。可见,一味选用高大上的主讲如同一把双刃剑,赢一时,伤一时。
受众的需求变化
21世纪之初,刚解决温饱问题的中国人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文化生活,那时大家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不算太高,对知识的渴望非常强烈。
《百家讲坛》这样的栏目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文化盛宴,能让这么多顶尖的学者专家给我们授课难道不是梦寐以求的事吗?
再加上内容和方式都是浅显易懂,能令大众易于理解。正是把握到观众对文化水平提升的实际需求而推出的栏目,倍受关注和追捧也就理所当然了。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事业的振兴,国人的知识水平也是与日俱增,对文化类节目的选择也有不同的层次需求。
而从中央到地方各式各样的讲座类节目遍地开花,如《中华文明大讲堂》、《国家宝藏》、《健康大讲堂》和《财经郎眼》等等。
这些栏目有着针对性内容,而且就深度和精准度而言相较《百家讲坛》更具吸引力。这就对《百家讲坛》原有的粉丝群形成了分流的作用。
另外,有一部分观众只是慕名而来,乘火红时打个卡为自己增加点谈资,并非为了求知。因此在热潮退却之后,这些人也就了无踪影了。
一成不变的模式
一人一桌一系列,是《百家讲坛》固有的模式。这么多年来,除了讲坛的背景和讲师有更换过之外,其他的一切好像都是定式。
宣讲模式也很单一,缺乏互动,有点类似电大的课程。想想看,一个人上了十几年的学,多多少少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更何况这套节目办了将近二十年,能留下来的“坛粉”需要何等的强大求知欲啊!
相比之下,其他栏目的开展模式则有多样化的呈现。例如《诗词大会》采用擂台竞技方式开展,精彩纷呈且扣人心弦。
而且场内场外的观众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互动参与其中,因而在近年的电视节目中崭露头角。
《健康大讲堂》的观众还有机会受邀上台,接受名医自家的诊断。
而自从《国家宝藏》一播出,全国人民掀起了一股在家翻箱倒柜寻宝的热潮。可见,栏目的制作若不能与时俱进,终究是要落伍的。
传播方式已经改变
进入到新世纪后,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大哥大的地位逐渐被互联网所取代。在过去短短的二十年里电脑、手机、平板、多媒体、自媒体等等新鲜事物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
更新迭代速度令人匪夷所思。现在,网上的搜索引擎极其强大,能让用户快捷准确地获取信息和知识点。
很多传媒平台的APP的智能化都很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感知用户的喜好,做出精准的信息资源推送。
例如,在某产品的阅读频道点选一篇关于王熙凤的评述文章浏览后,下次再进入这个频道时就会出现诸如贾琏、平儿、巧姐或是刘姥姥相关的文章推送。
最重要的是,这些资源利用手机即可获取,随时随地可以阅览,非常便捷。然而《百家讲坛》这个节目仍然依赖电视频道作为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与时代发展日渐脱节。
随着电视传媒的地位逐渐下降,其受关注度和影响力的下降也就理所当然了。
出路在何方
《百家讲坛》节目的没落并不代表中华传统文化对没落,仅仅是节目组运营中遇到的困局而已。
毕竟一档节目能做二十年,没有点真功夫傍身是不行的。但要如何走出困局,笔者这里提供一些愚见供节目组参详。
首先要做到广纳人才。我国学术界有许多后起之秀,虽说名气不大,但是学术水平却很高。选择讲师并不一定要求高精尖,可以给有实力的后生们多点展示的机会。
也可以考虑分工合作选择讲师。由学者团队在幕后参与制作和理论支撑,前台交给专业的演说团队进行运营,以达到各施所长的目的。
其次内容建议中西合并多元化。据悉节目早期也有国外讲师受邀开讲的案例,不知道为何后来就没了。
既然《百家讲坛》以传播文化为宗旨,就应该包含国外其他的地域的文明。请国外讲师讲述不同国家的特有文化,可以进一步拓宽知识的广度。
再有形式注重多样化。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结合讲师的风格在全球各地选择相匹配的场景,选择不同的开展方式,让不同的人参与进来。无论采用何种开展方式,都要确保观众能够以多种方式参与互动。
最后就是拓宽传播渠道。在此之前《百家讲坛》节目组与酷狗已有合作。看来他们已经有意识到传播途径单一化这个问题,开始通过新兴媒体进行推广。
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只有与时俱进,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那么节目的精彩内容才能得以更好、更广泛地向观众呈现。
结语
仅仅通过收视率评判一档节目的存在价值在时下社会是有所偏颇的。《百家讲坛》栏目能历经近二十年连播不落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文化知识普及的需求并未减退。
寄望该节目组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变革,不断推陈出新,为广大观众奉献更多更好的文化节目而努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read/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