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读不厌

96年台海事件(1996年中美台海危机)

1996年3月,为了威慑台湾地区的台独势力,中国政府在台湾海峡地区举行了一场军事演习,这场演习惊动了美国政府,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做出指示:向台湾附近的水域派出军舰航母,与中国进行对峙。

1996年中美台海危机,两军在海峡对峙,美国为何撤军?

这次事件,被后人称为“台海危机”,台海危机代表着,中美双方军事实力的对峙。面对美国的军事威胁,中国丝毫不畏惧,中国在谈判中表示,军事演习势在必行,最终,中国完成了军事演习,美国也没有真正的开战。

那么,为什么中美两军没有开战?

本期文章就带大家了解事件的真相,新来的朋友点个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精彩内容,又不错过最新的内容分享。

1996年中美台海危机,两军在海峡对峙,美国为何撤军?

苏-27sk战斗机

一,台海危机前因

自古以来,台湾便是中国的一部分,就连退守台湾的蒋介石也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都不允许有任何势力企图分裂台湾。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美国却频繁地挑战大陆与台湾人民的底线,美国企图将台湾与中国分离,制造“两个中国”。但中国政府并不是软柿子,中国的军事实力,自建国以来迅猛发展,不仅研制出了核武器,还研发了多种新型武器。

自建国以来,中国便一直把海峡两岸的火炮发展作为重点,其战略目标便是随时防范国民党对大陆进行的军事行动,为此,中国引进了苏联的P2型导弹,该导弹的射程达到了600千米的范围,这意味着,只要中国大陆愿意,炮火随时都能打到台湾的内陆上。

除此之外,中国与邻国俄罗斯,还保持着良好的军事合作关系,1990年时,中国引进了苏-27sk战斗机,在同类飞机中,这架战斗机的排名能排进前三,是一款机动性巨佳的战斗机,中国拥有这款战斗机,便意味着,能够在作战中占尽先机,快速夺得制空权。

1996年中美台海危机,两军在海峡对峙,美国为何撤军?

两栖舰艇

另外,中国海军舰艇的实力,也位于世界前列。自从新中国提出“和平解决台湾”口号后,中国便大力发展海军,并成功研制出两栖舰艇,两栖舰艇意味着,中国的空军能在舰艇上进行起飞、降落等活动,具有极强的机动性。

在1997年台海危机发生前夕,中国军队已经拥有600辆以上的东风短程导弹机发动车,其中15型号导弹,是威胁台海地区的主力,这个导弹具有强大的毁灭力,并且能远程发射,在台海危机期间,此型号的导弹一共进行了6次发射,发射地位于江西千山地区,远内陆的导弹,竟能发射到遥远的台湾,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谓不强。

1996年中美台海危机,两军在海峡对峙,美国为何撤军?

1995年江泽民新春茶话会上, 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讲话

1990年,李登辉担任台湾国民党主席,他的上台意味着“台湾对华”政策的改变,上台后的李登辉,对蒋介石的一个中国原则十分不满,于是便开始对付蒋家的势力,甚至还将蒋介石在台湾的雕像移除掉,他的这些做法,很快便引起了台湾人民的不满,但李登辉并不在意。

1995年1月,针对李登辉的反华政策,时任中国领导人的江泽民,提出了新的对台政策,即“八项主张”,其内容主要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湾两个中国的主张,对台实行和平谈判,逐步实现统一,不向台湾当局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等。

在“八项主张”提出后,中国大陆很快便展开了与台湾的谈判,以李登辉为首的反华势力态度强硬,使所有谈判都以失败告终。

1996年中美台海危机,两军在海峡对峙,美国为何撤军?

1995年5月,李登辉在未经中国政府的同意下,踏上了美国的土地,并将自己这次的访美称作“私人访问”,他的这次访问,是对中国大陆的公然挑衅,完全违反了中美建交时签订的联合公报内容,即“一个中国”原则。

同年6月份,李登辉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发表了一场演讲,他在演讲的内容中鼓吹“台独”言论,之后,他演讲的话被美国媒体大肆宣扬,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

李登辉对大陆的态度,让中国政府大为失望,中国政府表示,台湾永远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允许任何人破坏海峡两岸的关系,为了威慑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势力,中国政府打算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不断的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演习。

1996年中美台海危机,两军在海峡对峙,美国为何撤军?

1995年8月15到8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对台进行军事演习,演习的内容仅为火炮射击,这次射击只是为了试探下台湾当局的态度,演习结束后的几月内,台湾主席李登辉依旧我行我素,对中国的威慑毫不在意。

于是,针对这样的情况,国家主席江泽民下令加强军事演习的力度。在同年10月份,海军、陆军、空军齐齐上场进行演习,这次演习出动了多艘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及新型战斗飞机等。

1996年中美台海危机,两军在海峡对峙,美国为何撤军?

这场演习,主席江泽民在现场全程观看,看完演习后的江泽民满意地点点头,并说了一番这样的话,他说,“我军的海上作战实力越来越高强了,这次演习演的好,李登辉怕是连觉都睡不好了。”

这次演习结束后没过一个月,中国军队便开始了第三次军事演习,海峡两岸的炮火声惊天动地,这场演习惊动了世界各国,他们以为中国和台湾开战了,纷纷派媒体前来实地探访。远在台湾的李登辉,也被大陆的这场军事演习吓到了,于是他立即派人前去美国求助。

这便是台海危机的前因,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势力转而投向美国的怀抱,想要把台湾独立出去,得知消息的中国军队对台湾进行军事演习,以威慑台湾当局。

1996年中美台海危机,两军在海峡对峙,美国为何撤军?

克林顿

二,台海危机对峙阶段

1996年3月,台湾将要选取下一任总统,这让中国政府看到了海峡关系缓和的转机,为了不使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分子上台,中国政府打算在3月份,对台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同年3月5日,中国政府将于本月向东海、南海进行导弹训练的消息,被中国新华社授权,发布在报纸及网络上,该消息一经发出,很快便引起了美国当局的注意。

在当天,美国便派人前往中国驻美大使馆,会见大使李道豫。美国当局向李道豫表示,美国已经得知中国要进行导弹演习的事情了,为了世界的和平,建议中国停止这次演习行动。

1996年中美台海危机,两军在海峡对峙,美国为何撤军?

伯恩斯

美国的这个提议并没有被中国接受,之后,美国外交发言人伯恩斯在媒体上发言,他对媒体说,“中国演习的目的,主要是在台湾举行总统选举之前,吓唬台湾人民的。”

在这次发言后,美国政府为中国的这次军事演习,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美国政府认为,中国的军事威胁如果成功,就会使下一任台湾领导人改变对华政策,美国想要分裂中国的计划就会化为泡影。

3月8日,中美进行了外交的会晤,美国发言人指出,“中国的军事演习是对台湾总统选举的恐吓,这不利于国际的和平,并且,中国这种带有威胁性的军事行动应该立即停止,如果中国不停止这项军事演习,美国将履行自己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保护权益。”面对美国的施压,中国政府态度强硬,在这次外交的会晤上,并未同意美国的撤军建议。

1996年中美台海危机,两军在海峡对峙,美国为何撤军?

3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在东海、南海的演习时间,军事演习就定在了三天后。美国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在白宫召大会商议决策,美国海军将领佩里在会议中提出建议,他说,中国可以对台湾实行军事威胁,我们美国也可以对中国实行军事威胁,可以派遣两个航母战斗群在台湾附近的水域进行巡逻保护。

根据海军将领佩里的提议,美国政府于3月10日对媒体宣布:为了西太平洋的军事安全,美国政府决定派遣两个航母战斗群进入台湾附近的水域,但美国军队不会进入中国演习的区域。

江泽民得知美国的这个举措后,会见了负责这次军事演习的将军,他在这次会见中,表达了美国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的事实,并指出了中国进行军事演习势在必行的决心。

在之后的几日里,中国军队在东南沿海地区,陆续进行了多次对地导弹发射训练,这期间,台湾人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来自海峡两岸的炮火声,一时之间,台湾的反共分子人心惶惶、十分不安。

对于中国强硬的态度,美国克林顿政府迅速做出了反应,为了防止中国误会自己派舰队前往台湾水域的意图,克林顿政府在媒体中特意强调了一句话,那便是“我们不承认台湾是独立的一部分”,白宫的办公厅主任帕内塔,在美国的电视节目中表示:“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不是独立的政府。”

1996年中美台海危机,两军在海峡对峙,美国为何撤军?

三,台海危机结束

3月18日,中国解放军在海峡两岸,进行了最后一阶段军事演习,此次演习海、陆、空三军联合演出,这次演习声势浩大,演习的军事内容为:陆空海三军进行联合行动,并登上海岛进行作战的演习。

这次演习,被台湾当局称为,解放军登陆台湾的作战过程演习。这次演习,中国政府完全证明了,解放军有能力登上台湾作战的实力。

后来,台湾的军事家曾评论过中共所有的演习内容,他在媒体上说,“中共多次的演习,展现了三个过程,假设中国和台湾对战,第一个阶段先是在陆地上进行导弹的对轰、第二个阶段中共会派海、空双军夺得制空权、第三个阶段会登上台湾海岛进行战争。”

1996年3月25日,中国在海峡两岸的军事演习,宣布就此结束,此时,台湾的选举也落下了帷幕。中国结束军事演习的消息,也让美国当局松了口气,在中国撤军当天,美国便把部署在西太平洋的两艘航母撤离了。

1996年中美台海危机,两军在海峡对峙,美国为何撤军?

四,台海危机后

这次台海危机使美国意识到,中国大陆对台湾问题的敏感性,美国和台湾走得太近会引起中国的敌视,这不利于中美之间的关系,于是,这次危机后,美国克林顿政府对作战安全战略做了新的调整。

自1997年开始,美国政府便多次督促台湾与中国大陆开战谈判,同年10月份,江泽民赴美进行访问,在与美国克林顿总统的谈话中,克林顿表示,希望中国大陆与台湾能够进行谈判,快速达成和解。

在此之后,台湾渐渐地开始与中国进行谈判、达成和解,海峡两岸的关系也逐渐从紧张的对峙恢复到友好往来阶段。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read/15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