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资助贫困生事件(孙俪每月资助500元)
“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
《教父》
爱心助农反被农坑
春季原本应该是各类果蔬的旺销季节,然而,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全国多个地方的果蔬农户却陷入了有货难卖,只能眼睁睁看着新鲜果蔬只能烂在地里的困境。
面对这种情况,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各种助农活动,一头直接伸出援手,帮助农民们把滞销的农产品直接“上线”,帮助滞销农户解决困境,另一头让消费者跨过中间商第一时间买到新鲜果蔬,而且价格比平时还便宜不少,很多人想到这样既可以帮助农户献爱心又能得益,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助农活动一时间火爆网络。
这原本看起来是双赢的助农措施,但是很快问题随之而来。
消费者在购买果蔬时,看的图片无不都是色泽鲜艳诱人,然而,真正拿到手的果蔬,只能说是买家秀和买家秀的巨大差距了。
网络上,有网友称,自己助农购买到草莓有四十多个已经发黑腐烂。而在另外一家购买的草莓,虽然品相还不错,但是买的时候明明写着净重 3 斤,可实际收到的草莓还不到两斤。此网友只能感叹一句:“说到助农水果,我不信有人比我惨”,
看到此贴,很多网友也纷纷跟帖,举例自己因购买助农蔬果而踩到的雷,看来,助农反被农坑,令人失望真的不在少数,甚至还有网友调侃道:“买助农商品就是在拼人品”。
升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
演艺圈中,孙俪做慈善是出了名的,其实她在成名之前就一直有做慈善的习惯。
她曾经在拍摄电视剧《玉观音》的时候,偶然间遇到一个名叫向海清的孩子,因为家里贫困而辍学。对于贫穷家庭出生的孩子来讲,读书或许是他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方法。于是,她想要帮助这个孩子完成学业,在联系上这个孩子之后,孙俪就开始了匿名资助,每个月500元,直到这个孩子考上了大学。
这个时候,孙俪认为,既然他已经考上了大学,应该可以有能力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了。比如勤工俭学,于是,便停止了对他的资助。然而,向海清得知自己的资助人不是别人,而是著名的演员孙俪后,不但没有对孙俪一直以来的资助表示感激,反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不满,他认为孙俪既然是大明星,赚钱也容易,捐这点钱对孙俪来说根本不算啥,可能只是孙俪买连件衣服的钱,所以更是不应该终止对自己的资助。
于是,他反咬一口,写了一篇6000字的文章则指责孙俪沽名钓誉,不践行诺言,一时间让孙俪站在了风口浪尖上,非常被动。
后来,有人扒出,向海清并没有他口中说的那样,过得苦哈哈的,每个月他除了从孙俪这里获得的500元资助外,还有在学校里做辅导老师的300元补贴。此外,学校还给他了6000元的助学贷款。在当时,这些费用足够一个大学生生活学习的,然而,向海清并没有因此把心思放在学业上,而是贪得无厌的以各种名目向孙俪要钱。
事实被澄清后,网友们纷纷为孙俪打抱不平,批判这个向海清就是一头白眼狼,不懂感恩。谁又能知道,孙俪当初的一番好心,却在几年后让自己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甚至为此差点耽误了自己的名声和事业。
施舍遗漏一人却惨遭射杀
在美国佛罗里达,一位名叫布鲁尔的好心人从来没有想到过,因为自己的好心,把自己的一条命都搭上了。
周末的时候,他习惯性的在一家华夫饼屋向众人派发20美元,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买单。在被受助的人群中,有一位女性顾客叫希克斯,她平时经常受到布鲁尔的帮助,周末获得布鲁尔的免费点心已经成了她的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这一次,她突然发现,在发放过程中,布鲁尔有意无意的居然把她给遗漏了,她当然非常不高兴。原本可以获得的免费点心,因为布鲁尔的粗心而打了水漂,于是两个人因为此事而大声争吵起来,吵着吵着,两个人甚至还发生了肢体冲突。
一肚子气的希克斯,气呼呼地离开了华夫饼屋。就当大家以为事情已经结束的时候,希克斯带着一把9毫米口径的格洛克手枪返回华夫饼屋,找到布鲁尔后,她残忍地朝布鲁尔头部开了几枪。
这一切发生的太突然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就在几分钟内,原本欢乐的甜点时刻,顷刻间,就因为一场口角变成了一场谋杀。
就如有人说的,你越是迁就,有人越是容易得寸进尺;你越是退步,有人越是赶尽杀绝。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中,大家越来越发现,好人不好做,善心不好发,当我们越是善意原谅他人的错误时,对方不但没有收敛的意向,反而越是肆无忌惮;而如果因为他人说了几句好话而心软的时候,对方越是会在后期贪得无厌。
帮助他人是每个人的天性,但是,往往却会因为自己的好心被无情地践踏而心冷,所以我们在帮助之前,首先要学会思考,如何帮助他人而不是按需帮忙。
1. 有效利他主义做标准
我们通常认为好心是一个人的本能,根本不需要讲什么道理。就如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认为的,人们应该拥有三个美德,其中“慈善”排名第三,他指出一个人好意去帮助别人是没有一定可以参照的法规,人们可以选择做还是不做和怎么做。
然而,当我们回头问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选择帮助他人呢?
《新科学家》杂志曾经刊登过一篇研究文章,以捐款人群为实验对象,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的捐款行为,事实上,追求的并不是什么真正的为求帮助他人,而是追求一个认同感。我捐款,是因为我想获得大家的认同,想要让自己的感受更好,更为直白的说法就是,为了自我感动。
所以,有人就提出,通过好心帮助来获得认同感是一种偏见,是非理性的,而我们则需要更理性一点的付出这就是需要有效利他主义。
啥是有效利他主义?
也就是把善意的帮助获得最大化的成就。
也就是,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并不只是付出善意就够了,还需要考虑到自己付出的善意是否获得了等同的回报。当然,我们平时所说的善意不求回报,但是,不求回报的善意都是不负责任的。
当然,这个回报并非是为了把善意当作交易,而是把善意放大获得最佳效果。
比如,曾经有一个穷人想要喝一杯咖啡,然而囊中羞涩根本买不起一杯咖啡,一位好心人帮他买了单。当穷人想要感谢好心人的时候,这位好心人说,你在有能力的时候,只要帮助像你一样的人就可以了。于是,当这个穷人摆脱窘境时,他记起了好心人的那句话,时不时帮那些想要喝咖啡却买不起咖啡的人买单,而当那些人想要感谢他时,他同样说了好心人的那句话。于是,一杯免费的咖啡让更多的人喝到了免费咖啡。
2. 化被动给予为主动给予
我们大多数人通常会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其实这样的帮助属于“被动式给予”,然而这种被动式的响应往往容易让人分散精力,甚至因此受到伤害,所以,我们把被动换成主动,也就是主动地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他的需求,主动提供帮助,反而能让我们抓住给予的主动权。
同时,我们如果利用自己的特长或者专业来提供帮助,那么,因为帮助而带来的的压力会少之又少。
比如,我对水果挑选,保管和运输方面有特长,那么就可以在助农的时候,帮助果蔬农如何在滞销的时候保存好这些果蔬,在帮助消费者的时候,建议如何挑选自己合意的品种,避免上当受骗。
这样,我们主动选择自己特长的专业技术来帮,既可以帮到需要帮助的人,又可以拒绝帮自己不擅长的忙。
3 学会使用硬边界
帮助人最怕的是什么?
当然是自己的好心被利用。虽然,我们在伸手帮助的时候,是建立在最大程度信任别人基础上,而不少人就往往利用这种信任,让好心变成索取。
但是,我们时间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来分辨对方的人品和性格,更不可能去考虑对方是不是会在得到我们的帮助后会感恩或者否得寸进尺。
那么,当我们遇到那种贪婪成性,自私的人,该怎么办?
面对这种人,我们通常处在弱势,就像孙俪那样,不但没有获得应有的感恩之心,反而被倒打一耙,被世人误会。
所以,我们需要在出手帮助的第一时间,划出一道“硬边界”。也就是设置下自己能够帮助的最大底线,当对方试图跨越底线或者试探我们是否还会迁就,退一步的时候,就让他遇到强大的阻力而退却。
就如网络上的一句话:校园霸陵,往往是从抢一块橡皮开始的;办公室性骚扰,往往是从开一次黄腔开始的。
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忍气吞声或者一脸的不屑,而是用一个反抗的眼神或者一个“不”字告诉他,不要越界,否则我就不客气了。
如果硬边界不划,那么拖下去的结果可想而知,就是他们会得寸进尺而我们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虽然,划边界的行为是建立在把对方假设成“小人”的基础上,然而,恶人之所以为恶,往往是因为我们的一时心软惯化出来的。当我们相知彼此的底线时,就去除了将来没有尽头的麻烦。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read/1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