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读不厌

徐州和临沂的事件(1957年)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仍然遗留着大量的国民党特务,一时之间难以肃清。这些特务四处逃窜,为掩盖身份无所不用其极,比如选择结婚生子,或者逃往偏僻地区。这些特务也是内心惶惶,唯恐哪一天身份暴露,遭受牢狱之灾甚至被击毙。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贵州就有一农民因一时疏忽大意,导致特务身份曝光。神奇之处就在于,该农民是因为说了成语“不翼而飞”,才引起周围人怀疑。

1957年,贵州一农民因说了个成语,被重庆公安逮捕,这是为何

这位农民就是国民党少将郑蕴侠,他是陈立夫和陈果夫的得力干将。郑蕴侠看起来老实巴交,干的事却令人发指,周总理曾亲自做出指示,对此人“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郑蕴侠都干了哪些事?他的逃窜经历怎样?他最后又是如何暴露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郑蕴侠的过往,颇具“传奇”意味。

01郑蕴侠背景探渊

郑蕴侠其实亦正亦邪,抗日战争时期也是一条好汉,抗战胜利后却沦为国民党特务,戕害民主人士。郑蕴侠家世不错,其父亲是早期留日高材生,曾在孙中山手下任职。郑蕴侠同时具有“法学”和“军校”背景,先就读于上海法学院法律系,后来又考入黄埔军校。

从军校毕业没多久,郑蕴侠就参加了北伐,在何应钦手下担任军法官。凭借过硬的文凭和能力,郑蕴侠很快得到陈立夫、陈果夫两兄弟的青睐,被委以重任,也为他日后戕害民主人士埋下祸患。

1957年,贵州一农民因说了个成语,被重庆公安逮捕,这是为何

1938年,台儿庄战役打响,其中有一场著名的藤县守城战。藤县隶属山东,是临沂和徐州的北大门,而且扼守津沪铁路,是兵家必争之地。藤县守城战爆发后,郑蕴侠率领一路人马赶赴前线,与日军数次争夺阵地,苦苦坚守五天才等来援兵。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后,郑蕴侠“弃武从文”担任文职工作,负责《世界日报》和《自治周报》的编辑。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后,郑蕴侠亲随部队,担任部队通讯。

可以说,整个抗战时期,郑蕴侠无愧于国家,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然而,抗战一结束,郑蕴侠便走上歧路。

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后,确定召开政协会议(旧政协),实现和平建国。但国民党却在政协召开之际,制造了一连串反对民主人士的事件,包括较场口惨案和沧白堂案件,而郑蕴侠就是组织与直接参与者。

1957年,贵州一农民因说了个成语,被重庆公安逮捕,这是为何

1946年1月,民主人士在重庆沧白堂集会,遭到国民党当局破坏,郑蕴侠带领国民党特务,打伤郭沫若和张东荪等民主人士,造成社会恐慌。最为惨烈的当属重庆较场口血案。

1946年2月10日,政协会议已经结束,民主人士举行庆祝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郑蕴侠带领手下一把摘掉学者李公仆帽子,对李公仆拳打脚踢。伤害了民主人士,郑蕴侠却步步高升,被任命为“少将政治部主任”。

这两起事件震惊国内外,周总理甚至亲自做出批示,对郑蕴侠“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解放战争胜利后,郑蕴侠从重庆逃到成都,却错过最后一班航班,只能亡命天涯。

长期在军统的经验,此时发挥作用。郑蕴侠心思缜密,并且善于伪装,心理素质强硬,在大陆一直隐藏七八年才被发现。

1957年,贵州一农民因说了个成语,被重庆公安逮捕,这是为何

02郑蕴侠隐姓埋名,受到赏识

郑蕴侠给自己确定的逃跑路线是,从贵州逃到云南,然后越过边境投奔金三角国民党残部。但是由于政府的严密管理,郑蕴侠逃跑计划失败,只得暂留大陆,这一留就是一辈子。

刚开始,郑蕴侠在涪陵一家榨菜厂担任小工,却因言语不当引起领导怀疑。离开榨菜厂后,郑蕴侠化名挑担郎“刘正刚”,活跃在贵州务川县的大街小巷,卖点梳子、火柴、香皂等小物件。

挑担郎流动性大,而且居无定所,能够减轻怀疑。由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郑蕴侠伪装本领极高,想要抓获不容易。为多一重掩护,郑蕴侠想到结婚,正式安家落户。毕竟一个四十多岁,还不结婚的男性更容易引起非议,太具特征。

恰在此时,一个叫邵春兰的山东女人走入郑蕴侠生命,两人结为夫妻。或许刚开始郑蕴侠是为掩盖身份,但日后两人却发展出真感情。

1957年,贵州一农民因说了个成语,被重庆公安逮捕,这是为何

要说郑蕴侠确实是人才,在公私合营期间受到组织赏识,还被派到县里学习。郑蕴侠自述什么也不会,却学算盘很快,加减乘除也极为熟练。作为双学位人才,这些基础知识简直不值一提,但郑蕴侠还得“装”。

1957年,郑蕴侠却放松警惕,被同时识破。识破过程也很神奇,在一次和同事谈话中,郑蕴侠随口说出成语“不翼而飞”。郑蕴侠一直自称是农民,却懂得成语,文化程度明显高于身边人。

郑蕴侠说漏嘴后,被领导怀疑,并迅速上报重庆公安机关。就这样,警察来到郑蕴侠家里,当场将其抓获。经过审讯,郑蕴侠将自己的过往和罪行全部交代,并供认不讳。

根据当时的资料显示,郑蕴侠在当会计期间,多次受到领导嘉奖,能力出众。估计同事也没想到,自己身边竟然有这么大的卧底。刚开始,郑蕴侠被判处死刑,但由于他在抗日时期的贡献,被改判成有期徒刑十五年。

1957年,贵州一农民因说了个成语,被重庆公安逮捕,这是为何

03被特赦,感恩新中国

郑蕴侠进监狱后,被安排在矿场改造,由于表现出众,还多次受到表扬。到了1975年,根据上层文件,对国民党旧部实行特赦,至此郑蕴侠恢复自由身。后来,郑蕴侠还被选为当地的政协代表,一个是旧政协,一个是新政协,其中的差异立显。

郑蕴侠自己也说,只有做一个真诚的共产党员和政协成员,才能回报中国共产党。后来郑蕴侠还亲自写信,寄给曾经自己迫害的人,也得到谅解。

在以后的岁月里,政府专门给郑蕴侠安排住处,郑蕴侠把自己的过往全都记述下来,汇编成书。作为抗战和赴缅作战的亲身经历者,郑蕴侠本人就是“活着”的历史,多次受邀参加相关纪念活动。

郑蕴侠一辈子跨越两个世纪,几乎什么都经历了。但是新中国却给了他重新做人的机会,他本人也内心真诚的忏悔。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谁又能想到他曾有过如此传奇的人生。

1957年,贵州一农民因说了个成语,被重庆公安逮捕,这是为何

或许被抓捕归案,对郑蕴侠反而是一种解脱,最起码再也不用东躲西藏,像老鼠一样生活。郑蕴侠诚心悔过,政府也给他重现赎罪的机会,最后光荣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

总结

郑蕴侠2009年,也就是在他102岁高龄之际,走完了自己“传奇”又动荡的一生。纵观郑蕴侠一生,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近现代的见证者。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与众多民国大人物都有过接触,后来也成为影视剧创作蓝本。央视就曾以记录片形式,拍摄出七集的《迷途》,真实再现郑蕴侠一生。可惜纪录片还未播放,郑蕴侠就在贵州去世。

在中国近代史上,像郑蕴侠这样的人物不止一个,他们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效力,在解放战争时期戕害同伴。但是历史证明,他们当时的做法就是错上加错,势必要遭受人民的审判惩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read/1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