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是什么级别(十大元帅1941年谁的级别最高)
1941年,十大元帅中哪一位险些加入苏联红军?
1941年,十大元帅中哪一位重要程度上升最快?
1941年,十大元帅中哪一位亲自表彰“狼牙山五壮士”?
系列的文章《1927年—1977年,十大元帅地位变迁考证》的第十五篇,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1941年,十大元帅会有哪些传奇的经历。
部分开国元勋合照
背景:1941年,国内外形势再次发生巨变。在国内,蒋介石集团阴谋发动皖南事变,再次掀起反共高潮,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九千余人,移师北上。6日,当部队行至泾县茂林地区,遭国民党军八万余人的伏击。由于双方兵力悬殊,新四军血战七昼夜,终因弹尽粮绝,除少部分突围外,大部被俘、失散或牺牲。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遇难。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揭露了国民党勾结日伪实行联合“剿共”的阴谋,反击了国民党的反共活动,重建了新四军的军部,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委,重整并扩大了新四军。国际上,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日本的战略重心从中国转变为美国。接着,美国向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并呼吁世界各国对日本实施贸易制裁。随后,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向德、意、日宣战。不久之后,除了与日本保持中立的苏联以外,英国等同盟国也对日本宣战。从此中国不再独立对日作战,抗日战争正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美国加入二战后,通过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从缅甸、印度向中国运送了大批作战物资,支持中国继续抗战。而十大元帅也在1941年的历史洪流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今天的文章,就给大家带来系列文章《十大元帅地位变迁考证》的第十五篇,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在1941年,十大员元帅在八路军(新四军)中谁的级别最高,他们又有哪些不同的经历。
部分开国将帅红军时期合照
十大元帅之朱德元帅:1941年担任八路军总指挥
朱德元帅1941年担任八路军总指挥。作为八路军的总指挥,朱德元帅参与了我党领导下的所有军事活动,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赘述了。而在国内外发生众多大事的情况下,朱德元帅最关注的却是前往南泥湾视察。1941年,朱德元帅亲自勘察南泥湾,并号召边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当时,南泥湾一片荒凉,野兽出没,人烟稀少,朱德元帅带几个人员翻山越岭,日踏荒川,夜宿破窑,实地勘探研究,于1941年3月正式下令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其后,朱德元帅又多次到南泥湾视察,向指战员讲述“屯田政策”的意义,勉励大家用自己的双手,做到生产自给,丰衣足食。经全体指战员的共同努力,南泥湾这块荒芜的土地变成了“陕北的江南”。
红军时期的朱德
南泥湾旧照
十大元帅之彭德怀元帅:1941年担任八路军副总指挥、华北军委会副主席
彭德怀元帅1941年担任八路军副总指挥、华北军委会副主席。1月14日,彭德怀元帅向毛泽东报告八路军总部兵工厂本年度努力增强40个团装备的生产计划和兵工厂的规模。2月26日,彭德怀元帅为坚持华北战争、保卫根据地,发出加强军区工作的四点指示。4月16日,中央军委决定组织华北军委分会,彭德怀元帅被任命为副主席。随后,日寇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彭德怀元帅组织指挥各根据地打破敌人对我军的封锁和粉碎敌人“扫荡”的战斗。
彭德怀
日军扫荡
抗日宣传标语
十大元帅之林彪元帅:1941年暂无军职务
林彪1941年暂无军职,继续在苏联养病。林彪元帅仍然在苏联养伤,就在这一年,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不宣而战,进攻的主要线路和林彪元帅的预测一模一样,这让斯大林佩服得五体投地,斯大林曾经热烈地林彪元帅说:林彪同志,你参加我们的卫国战争吧。苏德战争紧张时,林彪元帅也暂时被编入苏联红军,林彪元帅在此期间曾对德军的一次行动作出估计并报告了苏联军事当局,受到高度重视。1941年底,林彪元帅发电报回国请示,毛泽东很快回电,让他立即回国。在不久之后,林彪元帅就将重新回到祖国。
林彪(中)
斯大林
朱可夫
十大元帅之刘伯承元帅:1941年担任八路军129师师长
刘伯承元帅在1941年担任八路军129师的师长。1月31日,皖南事变之后,刘伯承元帅就致电中共中央,请缨南下援助在皖南事变中遭受严重损失的新四军。5月19日,刘伯承元帅电令太行军区,为配合晋南国民党友军作战,向洪洞南北侧同蒲铁路进行破击。6月,刘伯承元帅与邓小平指示太岳军区乘国民党军队被日军逐出中条山的有利时机,迅速派部队进入其间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在刘伯承元帅的领导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的时候,原冀太联办的辖区增加了鲁西33个县。8月31日至9月2日,刘伯承元帅指挥部队进行邢(台)沙(河)永(年)战役,攻克敌据点、碉堡60余座,歼日伪军1300余人。挫败了敌人利用平汉铁路阻隔太行根据地与冀南根据地的计划,打通了山地与平原的联系。年底,刘伯承元帅又指挥部队进行了 秋季反“扫荡”作战,共歼敌1300余人。
刘伯承(右三)
抗日标语
日军扫荡
十大元帅之贺龙元帅:1941年担任八路军120师师长、晋西北军区司令
贺龙元帅在1941年担任八路军120师师长、晋西北军区司令员。1941年,随着抗日战争进入严重困难时期,贺龙元帅率领第120师及晋西北军区同日伪军的“扫荡”“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贺龙及家人
十大元帅之陈毅元帅:1941年担任新四军、八路军华中总指挥部副总指挥
陈毅元帅1941年担任江南指挥部副总指挥。皖南事变之后,国民党于1月14日发布反革命命令,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番号,将叶挺军长交军事法庭审理。同日,新四军将领发表《抗议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的通电》,1月20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任命新四军领导人,以陈毅代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接着,新四军将领发表就职通电与《新四军将领声讨亲日派通电》。1月25日,在庆祝新军部成立大会在盐城游艺园举行,陈毅元帅以代军长名义宣读中央军委的命令并讲话,发布了军部领导人的就职通电。由此,陈毅元帅担任起了领导新四军的重任,在随后的抗战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这也奠定了陈毅元帅被授予元帅军衔的基础。
陈毅(右二)
叶挺(右一)
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的题词
十大元帅之罗荣桓元帅:1941年担任八路军115师政委、山东军区军政委员会书记
罗荣桓元帅1941年担任八路军115师政委、山东军政委员会委员。 1月7日皖南事变发生之后,115师发出支援新四军动员令。2月1日,罗荣桓元帅等115师全体将士致电中共中央,就皖南事变问题表示坚决拥护中共中央主张,克服投降内战危机。8月1日,115师在滨海区临沭县蛟龙湾举行“八一军政大检阅”,罗荣桓元帅在会上作了报告。随后,组织新的山东军政委员会,罗荣桓、黎玉、陈光、肖华、陈士榘、罗舜初、江华7人为委员,罗荣桓元帅担任书记。11月侵华日军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亲自指挥日伪军5万余人,向山东根据地中心沂蒙山区进攻。罗荣桓元帅率领山东党政军机关巧妙而果断地突出了重围,随后率领部队又回到沂蒙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罗荣桓
皖南事变形势图
十大元帅徐向前元帅:1941年担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山东军区军政委员会委员
徐向前元帅1941年担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山东军区军政委员会委员。徐向前元帅在1941年的经历比较单调,因为此时他正在延安参加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7月,徐向前元帅写出《敌寇在华北战略战术的演变及其特点》一文。10月,徐向前元帅发起成立延安黄埔同学会,并当选为主席。延安黄埔同学会成立的契机之一就是国民党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团结抗战事业,决定在延安成立"延安黄埔同学分会"。延安黄埔同学会的建立团结和凝聚了抗战力量,震惊了国民党上层,是中共统战工作的结晶。
徐向前
黄埔军校
十大元帅聂荣臻元帅1941年担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聂荣臻元帅1941年任担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兼晋察冀军区司令。1月25日,聂荣臻担任代理北方分局书记。8月13日起,聂荣臻率部反击7 万日军对北岳、平西根据地大“扫荡”。敌人的此次“扫荡”历时两个多月,我军在反“扫荡”中,一共作战800余次,歼日伪军5500余人。但是,八路军伤亡2000余人,群众伤亡4500余人,青壮年被抓走近两万人,房屋被烧毁15万余间,部分地区变成了无人区,给抗日根据地建设造成了严重困难。在反“扫荡”中,我军涌现了大量的英雄事迹,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狼牙山五壮士”,10月18日,聂荣臻元帅发布训令,表彰“狼牙山五壮士”。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聂荣臻元帅争取了平洋美国、英国使馆及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的人员向边区撤退或到边区工作。
聂荣臻
日军扫荡
十大元帅之叶剑英元帅:1941年担任八路军参谋长
叶剑英元帅1941年担任八路军参谋长。皖南事变爆发后,叶剑英元帅和周恩来向何应钦、白崇禧、刘为章、张冲提出最严重抗议,要他们立刻转达蒋介石,要求立刻解除对新四军的围攻。随后,叶剑英元帅又陪同周恩来会见苏联驻华使馆武官崔可夫,听取他对解决“皖南事变”问题的建议。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叶剑英元帅始终在重庆奔走,陪同周恩来多次与沈钧儒、邹韬奋、黄炎培等爱国民主人士交谈,揭露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的真相。2月3日,叶剑英元帅从重庆返回延安。随后,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叶剑英元帅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兼十八集团军参谋长。
叶剑英(左)
叶剑英
1941年,抗日战争的形势愈发困难,八路军、新四军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面临着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侵略军的双重施压,但是英勇的抗日军民却没有退缩,而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抗战。这一年,十大元帅的位置和重要程度继续发生着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陈毅元帅的重要程度直线上升:
1940年:朱德(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八路军副总指挥)>叶剑英(八路军总参谋长)>贺龙(120师师长兼任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书记和晋西北军区司令)>刘伯承(129师师长)>聂荣臻(115师副师长兼晋察冀军区总司令)>罗荣桓(山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徐向前元帅(山东军政委员会委员)>陈毅(新四军、八路军华中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林彪(八路军115师师长)
1941年:朱德(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八路军副总指挥)>叶剑英(八路军总参谋长)>陈毅(新四军代军长)>贺龙(120师师长兼任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书记和晋西北军区司令)>刘伯承(129师师长)>罗荣桓(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聂荣臻(115师副师长兼晋察冀军区总司令)>徐向前元帅(山东军政委员会委员)>林彪(八路军115师师长)
接下来的1942年,抗战又将进入新的阶段,那么十大元帅的级别地位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明天的文章会给大家带来解答。
那么,你认为,在1941年,十大元帅谁对革命的奉献最大呢?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read/16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