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读不厌

紫石英号事件(解读)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弄了16国联军侵略朝鲜半岛。随后中国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中国军人在装备简陋,艰苦的条件下,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有人说这是解放军第一次与外国军交战。其实早在1949年4月,解放军就与外军作战过,而且这一事件也打出了军威,只是历史很少记载。

事件缘由

“紫石英号”是指英国一艘军舰名称,关于此事件,本来可以避免,但只能怪英国。也有人说纯属意外,其实在我看来就是英国挑衅。

解读“紫石英号”事件:如果不是解放军渡江,恐怕英舰难逃

1949年,解放军二野、三野100多万兵力在长江以北准备渡江。当时解放军分为三个兵团,三兵团由陈锡联率领,四兵团由陈赓统领,杨勇统领五兵团,这三个兵团在长江上游准备发起渡江战役,也被称为“西路集团军”。

王建安组成第七兵团,宋时轮组成第九兵团,在长江中游组成“中路集团”准备渡江。陈士渠率第八兵团,叶飞率第10兵团,组成“东路集团”,准备从扬州三江营渡江。

说完当时解放军部署,有人会问那与英国有什么关系?

英国皇家海军有一支远东舰队,正在长江下游一带活动。其中有一支舰叫“紫石英号”护卫舰,这支舰想在混乱时期,到南京接替“伴侣号”。当时解放军已经通知在长江流域的外国使团及舰队。因为4月20日和谈失败,我军决定发起渡江战役,作为英国舰队已经得到了通报,为何还要执意要去?这是这起事件的不解之处。

解读“紫石英号”事件:如果不是解放军渡江,恐怕英舰难逃

不过英国舰队给出的理由是保护英国使馆侨民安全。我军对外国舰船发出警告很明确,只要进入解放军的警戒范围,不听警告的,解放军将随时开火。

英国人执意要去,他们太过傲慢,以为解放军不敢动英国人的军舰。正是在这种傲慢自信的心理下,“紫石英号”才不顾解放军警告,直接闯入下游的扬州三江营,此时解放军炮兵团发现后,立即对其进行开炮警告,但“紫石英号”竟然不顾解放军多次警告,依然往前,此时我军不得不进行开炮,“紫石英号”也开炮还击。

解读“紫石英号”事件:如果不是解放军渡江,恐怕英舰难逃

经过短促的交火后,“紫石英号”舰体被打穿,船舵被卡死,舰上主炮被炸毁。正副舰长也受重伤,不得不搁浅在滩边。此时“紫石英号”实际上已经失去战斗力,于是挂白旗投降。

在此次阻击“紫石英号”战斗中,英舰有37人伤亡。但“紫石英号”受损并不大,因为我军没有穿甲弹,该舰虽然中弹,但舰体没有致命的损伤。随后我军对“紫石英号”的英军进行控制,这就是所谓的“紫石英号”事件。

本来发生这种事,英国道个歉,把他们的舰放行即可,但接下来发生事,让事件升级。

再发冲突

虽然“紫石英号”的英军被我控制,但由于我军电讯落后,英军向英国远东舰队发出求救信号,英舰“伴侣号”接到信号后,从南京到三江营居然想把“紫石英号”救走,被我军发现后,双方各自开火。“伴侣号”炮火很猛,他们炮击后让我军40多名官兵伤亡。但“伴侣号”也被我炮弹击中,两座前主炮被击毁,10名英军被打死,12名受重伤。

“伴侣号”见无法完成救援,想逃离。但走到下游时,再次遇到我另一个炮团的打击,“伴侣号”不得不逃到江阴水域。

1949年4月20日夜间,第三野战军率先发起渡江作战。但就这时,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居然从香港派来“伦敦号”巡洋舰,并与上海的“黑天鹅号”、受损的“伴侣号”在江阴会合,想再次救援“紫石英号”。

在英国海军眼里,他们根本没把解放军放在眼里,即使已经发生渡江战役,他们也有这样心理。

解读“紫石英号”事件:如果不是解放军渡江,恐怕英舰难逃

渡江战役是当时主要任务,但英军不断来捣乱,我军只得抽出兵力应对。“伦敦号”与“黑天鹅号”对我军警戒区域进行挑衅,我军对其进行警告。当时我军没时间应对英国,就有意想放“紫石英号”走。

但当时23军炮兵6团有个炮长叫梁学成,看到英舰要逃离,于是就对英舰进行开火。英国军舰进还击。给我军岸上步兵造成了重创。这个梁学成还被人称为“梁前委”,因为我军对敌开火要层层上报到前委才能开火,而梁学成没有等到前委指示就开火了,显然是属于违反命令。

事后在调查谁先开火的事上,据资料显示,叶飞和陶勇都坚持认为英舰也开火。其实无论谁先开火并不重要,一个外国舰船敢在中国领土上肆无忌惮,先开火也没有错。

英国的“伦敦号”和“黑天鹅号”被我军炮火打击下,受到重创,军舰受损,只得逃到上海。据资料显示,两舰共伤亡35人。

解读“紫石英号”事件:如果不是解放军渡江,恐怕英舰难逃

气急败坏

“紫石英号事件”发生后,英国政府不淡定了,大英帝国眼里,它们的军舰怎么能受其辱呢?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甚至狂妄地叫嚣要对我进行“武力报复”。

英国人之所以这样不淡定,主要还是英国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直欺负中国,占了中国很多便宜,现在没想到在中国受到打击,因此他们有些气急败坏。

最后英国决定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此事件,但我方要求英国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但英国却不同意。丘吉尔得知英国政府与我方谈判,居然还发生感叹,在他眼里应该用武力解决。

此后我方与英国方面谈判未果,而且渡江战役正在进行,我方本着人道主义角度,允许“紫石英号”补充燃料,实际上就允许其自行离开。

解读“紫石英号”事件:如果不是解放军渡江,恐怕英舰难逃

从当时形势来看,渡江战役是主要任务,也是解放全中国重要战役,我方不想因为英舰事件导致解放战争进程受阻。因此,“紫石英号”燃料补充后,趁着长江涨潮之际,英舰逃跑了。虽然在逃跑过程中,我方进行过炮击,但都是象征性的。在英国看来,那是他们“机智逃脱”。

总结三点

对于“紫石英号事件”,由于渡江战役,史料并未过多的记载。但却意义很大,首先这是1840年,我军第一次与英国打,而且让英军尝到了苦头,也向英国表明,现在不是清朝了。

其次,向全世界宣布,任何清朝民国时期的不平等条件,我方一概不承认。

第三,这是解放军的在国际舞台上首次亮相,让英军尝到了苦头,但一年后,英军等西方国家军队真正领略解放军厉害,那就是朝鲜战场。志愿军扬我国威军威,令西方国家害怕。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read/18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