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成精的真实事件(1997年黄鼠狼)
在民间总是流传着非常多神奇而又诡异的经典故事,想必大家在小的时候总能听家里面的老人讲过很多关于动物的传说故事吧,其中,人们常说特别有灵性的三种动物是很容易成仙的,那就是蛇、狐狸和黄鼠狼。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其中的一种动物,黄鼠狼。
黄鼠狼又被人们称为“黄大仙”,特别是在北方的一些地方,大多数的人们都会把黄鼠狼当成神仙一样供奉起来。甚至截止今日,在某一些地方还仍然有所谓的“黄大仙”庙,并且香火还十分旺盛。那么,人们为什么会认为动物能够“成精”呢?传说中黄鼠狼“讨封”事件是怎么一回事呢?
黄鼠狼“讨封”的由来
其实,黄鼠狼“讨封”事件在民间是由来已久的,相传,1997年的时候,在河南太行山上的一个小村庄里,居住着一户姓李的村民,家里面有一个正在读书的大儿子,还有一个身患重病的小儿子,每天都要吃药,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所以他平时除了和妻子一起种地之外,还会经常上山打猎,将打到的猎物卖掉也能够替家里面补贴一些家用。
在事件发生的当天,这名村民还是和往常一样上山打猎,但是一天下来,他一只猎物都没有捕杀到,于是这名村民就想找一个洞口休息一下,等待到半夜的时候再继续捕猎,因为夜间活动的动物也是比较多的。但是,没想到他刚刚在洞口点起了火把,一转头就看见一只像人一样站立行走的黄鼠狼,而且这只黄鼠狼还会讲话,一开口就说“你看我像人吗?”,这话一出着实把他吓了一大跳。
但是这时候他突然想到了村里面老人经常讲的动物“成精”的故事,就是一些动物修炼的时间久了,就有机会可以化为人形,但是,它们必须要向人类问话,问它们像不像人,如果人类说不像,那它们一身的道行就会作废,并且从此不能修炼,如果人类说像,那它们就可以幻化成人形了,而且还有机会修炼成仙,这就是所谓的“讨封”事件。
另外,如果它们“讨封”失败的话就会一直记恨着行人,并做出一系列的报复行为。所以这名村民只好赶忙回答说“像,像,特别像”。站立着的黄鼠狼听到这个回答后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转身离开了。这名村民也立刻跑下山。从此之后,关于黄鼠狼“讨封”事件是越传越邪乎了。那么,为什么会流传着黄鼠狼“讨封”的故事呢?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着所谓的动物“成精”吗?
“讨封”是真是假?
其实,在民间关于动物“讨封”事件是数不胜数的,不仅是在河南,在我国的其他地方,也是流传着来说的故事,故事内容一模一样,只不过“讨封”的主角除了黄鼠狼,还有很多其他的动物,比如“狐狸讨封”、“兔子讨封”等等。但是这些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也只是当zuo虚构的神奇故事来听。这主要是因为在民间虽然流传着很多的“动物成精”的故事,但是人们经常在听到这种故事时,总是会说上一句“在建国后动物是不能成精的”的话,这虽然只是人们开玩笑说的,但是也不无道理。
现如今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是越来越不相信这类的诡异故事了,而且也没有任何的证据能够证明在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动物“成精”。但是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地方,还是有老一辈的人们坚信黄鼠狼“讨封”是真实存在的,不仅如此,在民间故事中只要是关于黄鼠狼的故事,总是诡异而又邪乎的,除了黄鼠狼“讨封”,还有黄鼠狼附人身、黄鼠狼抬轿子接亲等等,所以那时候的人们都认为黄鼠狼是最有“灵性”的动物。
那么,为何黄鼠狼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这样神秘又“诡异”呢?
其实,黄鼠狼又名为“黄鼬”,是一种小型的食肉动物,只要是食吃一些啮齿类动物,比如老鼠和野兔就是它们最爱吃的动物,而人们常说的“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句话让大家都认为黄鼠狼很爱吃鸡,但是经过科学家研究结果显示,黄鼠狼其实很少会以鸡为食的。而在民间故事中黄鼠狼造成离奇事件其实也是有原因的,据了解,黄鼠狼体内具有一对“臭腺”,会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释放出一种特殊的臭味。
据科学家研究,证实了这种臭味是具有令人短暂地发生神经错乱,简单来说,就是一旦有人闻到了这种臭味,那么那个人就会出现各种奇怪的幻觉,这也就可以为它们争取到可以逃跑的机会。但是,这就被人们误以为黄鼠狼是具有迷惑人心的“妖术”了。
除此之外,关于黄鼠狼“讨封”中所出现的“站立行走”其实是真的,但是这并不是什么动物“成精”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黄鼠狼是一种属于昼伏夜出的夜行动物,为了能在夜间更好的捕捉到猎物,所以它们会经常像人一样“站立起来”观察周围的环境,但是这种并不是什么诡异的现象。
但是由于以前的人们对于动物并不是很了解,而且对于超出他们所认知的事物的发生,他们总是会为其加上神秘的面纱,而且经过在人们想象力的加工后,这类正常的现象就传成了动物要“成精”诡异事件了。所以民间所流传的动物“讨封”事件纯粹是子虚乌有的,是并不存在的事情。
文章的最后,大家对于黄鼠狼“成精”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是馆长,喜欢我们节目的小伙伴,记得点赞加关注哦。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read/19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