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白事唢呐十大悲曲(一周壹书)
看了《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觉得它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挺然独立。——冰心
什么样的小说是好的小说?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基于各自价值观的答案。上了近20年的学,读了不少类型的小说,在我看来,能触动人心,给人启迪的就是好的小说。
《穆斯林的葬礼》在近年来毁誉参半,网上批评声音不绝于耳,觉得它配不上茅盾文学奖的荣誉。这让我再次认真地品读了此书,并思考此书的意义与价值——
《穆斯林的葬礼》讲述的是一个穆斯林家族在历史长河下,在社会环境、文化冲突、心理冲突、伦理冲突下的具体写照,变迁兴衰,命运沉浮,每一个人物在历史巨轮、宗教信仰、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及自我追求影响下做出选择,承受属于自己的苦难与悲剧。
现实苦难与人性缺陷造就的人伦悲剧
评价一本时间跨度如此大的小说,决不能脱离其所处的时代,更不能以现在主流的价值观去评价历史某个时期。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年饥荒、政治斗争、宗教自由与保守……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在动荡年代,各种奇事、怪事,如同狗血剧一般轮番上演,特别是以冲破旧思想枷锁为名义的抛弃发妻,在战乱中失去妻子音讯后抛弃妻子另寻新欢等事多如牛毛。有些若以现在的价值观来评价,则匪夷所思,绝不能被社会所容忍,而在当时的人看来却不必大惊小怪,这是历史的鸿沟,也是我们在评论小说人物时必须要考虑的元素。
《穆斯林的葬礼》是厚重的,人物更是丰满的,每个人有优点,亦有缺点。韩子奇作为贯穿始终的人物,人物性格最具特点和代表性。为了生存和自我的追求,他的人生出现了多次转折点:以汉族人的身份(本书旧版中韩子奇在临终前曾表明自己的汉族身份,新版中被删除)被吐罗耶定收养,并信奉伊斯兰教,成为穆斯林;接着遇到了更好的归宿和被玉吸引,留在了梁家;在梁师傅死后,他忍受“胯下之辱”,离开师母和师妹,另拜仇人为师;战乱到来,为了保护玉,独留发妻于虎狼之地,前往英国;在英国,得知妻子不知去向后,便在困境的压迫和爱情的指引下选择与梁冰玉结合(我认为他俩的结合是出于真爱,而与梁君璧结合更多的是出于责任);带着新月回家后,请求冰玉将新月留在梁家,其实并不能给新月一个美好的未来;在新月和楚雁潮在一起后,他也没有绝对的勇气冲破宗教的枷锁和妻子的压力,站在女儿这边……
纵观其一生,若以现在的观点看,他在每个转折点的选择并不值得人称道。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的选择是出于无奈与对玉的守护追求,有的选择则是由于性格本身的缺陷。当然,站在任何角度、任何时代背景,就算考虑生存的需要,“玉痴”韩子奇的一生并不成功,更算不上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丈夫、父亲,这是他的性格缺陷造成的。正是因为人生转折点上,他的选择并未考虑他人,才导致了自己和家人更多的悲剧。
在小说中,梁冰玉与韩子奇的结合,以及回到博雅宅后的话语及表现,和抛弃新月独自离去等情节使得她备受争议。很多读者对她喜欢上韩子奇并与其结合的行为感到不齿,认为她忘恩负义,罔顾伦理道德和宗教教义。然而,民国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很多人还有三妻四妾,这样的奇事屡见不鲜。特别是在战争年岁,在妻子失去音信后,有的人便另结新欢;且多少文人名士以冲破旧文化、旧思想枷锁为名义,抛弃发妻,造成了多少善良女性的不幸。
事实是,梁冰玉和韩子奇也是这样。他们远在英国,在伦敦大轰炸这样的残酷环境下相互扶持与依靠,且多年未能与北平联系,在得知了梁君璧失去踪迹甚至死亡的消息后相互萌生爱意,一步步结出了真爱的孽缘。所以,若以当时的角度看,这样的事只不过是茶余饭后闲谈之资而已。
当然,梁冰玉独立、向往自由、勇于追求幸福,但它的性格缺陷也很明显的。她在发现姐姐仍在世时,对自己的行为毫无悔意,反而指责姐姐,是其傲慢的体现。另外,她不应该将新月独自留在博雅斋,在她身边,虽然新月可能会经历漂泊,但至少还有更好的母爱,更不必经历种种惨剧与痛苦。这样看来,梁冰玉对爱情勇敢的追求和其作为母亲的失败相结合,正勾勒出了一个有血有肉、拥有信仰又受到过新文化教育的时代悲剧女性形象。
再说梁君璧,在她身上,善良与保守在旧文化和宗教信仰下相互交织。收留“姑妈”,独自撑住整个家,尽心抚养新月长大等反映了其善良坚强的一面;拆散天星的姻缘,阻止新月和楚雁潮的结合等也反映了她的保守、落后。她既是不幸的遭遇者,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在复杂的交织中度过了并不幸福的一生。
楚雁潮和新月的爱情悲剧,及新月不幸的遭遇是全书中最触动人心的。品学兼优的新月在追求独立、爱情方面和梁冰玉很像,但又比她更加善良、坚强、独立、勇敢、纯洁。在新月身上我们看到了花季少女的美好品德,结合她从小的遭遇,让人怜爱,只希望她能幸福快乐的成长,并遇到一个优秀的“白马王子”。而楚雁潮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勇敢地冲破师生隔阂与宗教枷锁,全心全意对新月好,向她表白心意。可惜,时运不济,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
天上,新月朦胧;地上,琴声缥缈。文末,当楚雁潮在新月墓前演凑千古爱情悲曲《梁祝》时,触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内心,如此场景,令人感慨!令人动容!
历史巨轮与个人抉择下的奇特情节
《穆斯林的葬礼》书名很厚重,情节却主要以感情纠葛为主,虽是以小见大反映宗教信仰与爱情追求的冲突,折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回族既有保持其民族文化与信仰一面,又有与汉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一面。但故事情节却有不少禁不住推敲和罗辑混乱之处,且呈现的内容太过片面,无法托起如此宏大的一个题目。
当然,水到渠成,有些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无法控制,只能按照历史现实和人物性格推进。其实,纵观我们几千年历史,难道荒诞和奇葩的事还少吗?
民俗文化的呈现与冲突
另外,《穆斯林的葬礼》作为一部小说,用了不小的篇幅描写回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仪式,着意表现异质习俗文化同回民族习俗的撞击、较量和通融,使之成为情节包括场面和细节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对葬礼和婚礼的描写,作者用细致详实的笔触,为我们描摹出了一幅极具特色的“民族画”,这也是一部普通的小说难以企及的地方。
总的来说,抛却一些不完美的细节处理,《穆斯林的葬礼》能够获得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的茅盾文学奖且经久不衰,其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是值得我们称道的。
本人拙见,欢迎交流与讨论!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read/19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