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道士飞升事件(65岁女道士称)
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 佚名
信仰永远不会老去,老去的只是丧失信仰的人。人生之路漫漫,站在分岔路口之前,每个人的内心都曾经动摇。一面是舒适安逸却碌碌无为,另一面则是披荆斩棘与人生巅峰,做出选择的那一刻,我们便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世间充满着未知,纵使身形聚散,精神依旧流传于世。
有这样一名女道士,她一生信仰道教,虔诚地追寻自己内心的向往。在65岁的时候她宣布:9月9日我将得道飞升,数千人前来围观,这名65岁的女道士后来如何?
命中注定
道教发源于中国,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上信仰道教的人不计其数,作为道教的创始人,老子也曾经受到万人的推崇。道教文化向往自由,他们告诫统治者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与其他教派相比,道教似乎迷雾重重,人们无法看清它本来的面目。
公元720年,一个名叫谢自然的小女孩出生了,彼时的人们不会想到,这个在名门世家出生,从小便不喜荤腥的孩子最终与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唐朝年间,国富民强,百姓们生活安逸,统治者也在道教文化的影响下推行着休养生息的政策。那时候老子是整个唐朝供奉的对象,整个国家都将道教的规则奉为圭臬。
谢自然的母亲是名门望族的千金小姐,因此谢自然从小就被家人捧在掌心中宠爱。尽管唐朝的道教颇受重视,但是谢自然的母亲十分向往佛法,于是在谢自然很小的时候就将她送到了尼姑身边修行。然而谢自然并不喜欢佛法,在佛教修行上也一直没有巨大的突破。谢自然的母亲起初认为谢自然跟随的尼姑修行不高,于是就为她换了一个老师,然而谢自然始终对佛法十分冷漠,谢自然的母亲最终不得不放弃。
谢自然从小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母亲见她不喜欢佛法便放任她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14岁的那一年,谢自然偶然间遇到了太上老君的塑像,一种奇妙的感觉在她的心间升起。自此,谢自然遁入道门,开始了道教的修习。
坚定前行
初次接触道教文化,谢自然便被深深吸引。她终日埋头苦读,参悟各种道教的书籍,甚至已经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谢自然将《道德经》和《黄庭内经》当作自己的精神食粮,她反反复复地理解其中的知识,每一次读书都有新的收获。
谢自然成为了道教的尊崇者,她对道教的喜爱程度近乎痴迷,甚至为此放弃了自己原本的生活。父母见到谢自然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十分焦急,然而谢自然一心向道,自然不会结婚,父母对她颇为宠爱,也默许了她的行为。
时光的水流缓缓淌过,谢自然已经修习道法数十年。40岁的时候,谢自然已经透彻地领悟到道教文化的精髓,她便有了新的人生目标。谢自然走出自己的一方狭小的天地,她开始在人间游历,向更多的人传递道教文化。民间的百姓对道教的修习者都十分尊敬,谢自然的出现也让他们受益匪浅。
谢自然的名气开始在民间广泛传播,关于她的传说也不计其数。相传谢自然可以几天几夜不吃不喝,人们都颇为惊讶,有人对此持有怀疑态度。为了验证谢自然的能力,人们将谢自然锁在一个屋子中,屋子里只有一张床,没有任何的食物和水。
一个月之后,谢自然从房间中出来,她看起来面色红润,丝毫没有因为饥饿和缺水而呈现病态。所有见到的人都啧啧称奇,谢自然也因此被人们当作神明对待。
虚无缥缈
因为修习道教,谢自然对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都十分熟悉,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生命历程。794年,谢自然已经65岁了,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谢自然对人们宣布,她将在9月9日的时候羽化成仙。
对于谢自然的言论,人们议论纷纷。有的人十分崇拜谢自然,因此对她的话语深信不疑,有的人则持有怀疑态度,人的生死本来就难以掌握,即便是修习道教的人也无法预测自己的命运。
谢自然口中的那个羽化成仙的日子终于来到了,千万人聚集在一个地方,目睹了谢自然整个的飞升过程。历史资料记载:临升天时,书于堂之东壁云:“寄语诸眷属,莫生悲苦,可勤修功德……”谢自然在临近升天的时候在东面的墙上写下了一段话,她将这段话送给世间芸芸众生,不要悲伤,一定要勤加修炼,积攒功德……
或许是修习道教的缘故,谢自然并不在意自己的离去。在她看来,自己的得道成仙是幸运的,是一种美好的追求,她也劝告自己的忠实追随者不要悲伤。
道教虽然虚幻飘渺,却始终饱含爱意。谢自然在临近飞升的最后一刻依旧沿袭着自己以往的准则,勤奋、严于律己、劝人向善。或许这也是65岁的谢自然留给人世间的最好的礼物。
唐朝时期人们对谢自然存在深信不疑,《东极真人传》《谢自然传》等文学作品都对谢自然的一生与得道飞升的场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人们相信谢自然是真实存在着的,与此同时,人们也对谢自然得道飞升的事情也十分确定。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认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于谢自然的得道飞升,我们有着不同的观点。因为唐朝十分重视道教的发展,所以谢自然的得道飞升或许只是统治者的一种思想控制,人们将谢自然神话,以此让普通人产生敬畏之心。与此同时,统治者想要借这个机会提高道教的地位,加强自己的统治。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谢自然是否真的得道飞升我们已经无从查证,然而在那个时代,人们对道教以及道家文化的崇拜性是真实存在着的。平淡生活的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内心的信仰,然而人们真实的目标,或许就在身边,就在此刻。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read/23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