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读不厌

杨得志南阳事件真相(上将杨得志)

上将杨得志:被寻淮洲发掘,立下长征第一功;威震南疆力压许世友

贫家出悍将

杨得志是湖南醴陵人,和左权是同乡。醴陵有一个南阳桥,那里是个穷人窝,而杨得志家是这个穷人窝里最穷的,杨得志的母亲共生了14个儿女,最后活下来的只有3个。

15岁的时候,杨得志经人介绍去了衡阳修铁路,不久后就和22个工友一起加入了南昌起义的余部,上了井冈山。

杨得志参加红军后当过通信员,当过特务连连长,当过“粮草官”,他之所以能迅速脱颖而出,离不开他的伯乐寻淮洲。

32年杨得志从炮兵连调到45师当管理科科长,某日他突然被该师师长寻淮洲叫去,直接升为团长,要他带兵打仗。要知道杨得志此前最多只当过连长,到45师后他天天运粮,根本没打过仗,寻师长是怎么敢把一个团交给杨得志的,杨得志本人一直也说不太明白。

不过事实证明,寻淮洲真是慧眼识英才,杨得志很快就证明了自己能力,1934年他被调任红1军团第1师第1团团长,当时他只有23岁。

上将杨得志:被寻淮洲发掘,立下长征第一功;威震南疆力压许世友

如果说红一军团是红军的王牌的话,那么红一团就是王牌中的王牌,这支部队非常光荣,它的前身为南昌起义时的警察团和井冈山上的警卫连合编起来的部队,每个干部都是身经百战的猛将。

有人曾说红一团的每一个排长都有指挥一个营的能力。正如杨得志后来所说,这支部队战前根本不用动员,听见要打仗就嗷嗷叫。

长征期间,杨得志率领这红一团作为全军先锋,一路闯关斩将,先战乌江,再夺遵义,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被誉为“长征第一功”。

新保安战役

37年杨得志进入抗大学习,因此离开了红一团。七七事变后,组织允许杨得志提前结业归队,杨得志被聂帅调到343旅685团当团长,而685团正是平型关战役的主攻团。

38年春天,344旅长徐海东病重休养,杨得志被调到344旅任副旅长、代旅长,之后他和黄克诚政委率部挺进冀鲁豫根据地,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后来他又先后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一纵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2兵团(后改为19兵团)司令员,陕西军区司令员等职,后率部入朝先后担任志愿军第二司令员和司令员。

解放战争期间,杨得志参与过的战役有平汉战役、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等经典战役,但是对杨得志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战役却是歼敌只有1.9万人的新保安战役。

上将杨得志:被寻淮洲发掘,立下长征第一功;威震南疆力压许世友

新保安战役是平津战役的第一战,是一场关系全局走向的战役。中央对此非常重视,在整个平津战役中,中央一共给平津发了90多份电报,其中55份是直接或间接发给2兵团(即杨罗耿兵团)的,而且大都说的是新保安战役。其中几份电报的措辞之严厉,态度之坚决,让杨得志这个“老井冈”直到晚年都记忆犹新。

新保安战役的结果是傅作义的嫡系王牌35军被全歼,军长郭景云战败自戕,此战对平津战役意义重大,对北平的和平解放意义重大。

南疆展神威

红一方面军有“三杨”,即杨得志、杨成武和杨勇。这三人红军时期分别是一军团一师一团团长、一军团二师四团政委、三军团四师师团政委。

到达陕北后,这三人分别担任2师师长,1师政委和4师政委。解放战争时,三人分别为19兵团、20兵团、5兵团的司令员。

朝战期间,这三人都奉命出征,“三杨开泰”的名号就是那时候传出来的,后来三人又都被授上将衔。

上将杨得志:被寻淮洲发掘,立下长征第一功;威震南疆力压许世友

这三个人还都和一个职位有关系,这个职位就是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勇晚年曾担任副总参谋长,杨成武当过代总参谋长,唯有杨得志当的是正的。

79年还击战前,杨得志任武汉军区司令员,军委特意让他和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将军调换位置,复杂指挥此战的西线部队,战功卓越。一般认为,杨得志此次在西线比许世友将军在东线打得更出色。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1980年,杨得志被被调至总参担任总参谋长。

1984年,杨得志将军在北京去世,终年83岁。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read/48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