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事件(滴滴事情发酵)
伴随着越来越多问题的出现,滴滴事件开始持续发酵。而为了避免造成更多的意外,目前国家对此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据环球时报消息,这一次,国家特地出派了七个部门进行联合审查,将严格就网络安全问题,对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展开系统性调查。果不其然,问题远不只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不过,不管怎样,公众都希望相关调查结果可以尽早公开,这也算是给了一个准确的交代,避免类似的问题再度出现。
国家出派七部门联合审查
据媒体报道,近期,国家网信办联合公安部、国家安全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自然资源部以及税务总局等多个部门,对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展开了联合调查,主要针对的就是一系列的网络安全。值得注意的是,从国家网信办发布第一条公告开始,滴滴出行就已经被引起了高度重视。而国家网信办发表的四次公告以来,几乎每一次的措辞都会比上一次的来得严厉,可想而知国家这一次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
报道指出,国家网信办四次发布的通告当中,不仅仅是停止了滴滴出行新用户的注册,还下架了涉及到滴滴出行的二十五款相关APP,与此同时,国家迅速出派七个部门,对其进行联合审查。国家网信办强调,滴滴出行的相关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法律法规。事实证明,关于滴滴出行的问题,早就已经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毕竟“严重违反”的严厉措辞,足够意味着本次国家对滴滴的审查力度。
不仅如此,网信办还特地发表了关于网络安全的审查办法,希望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同时,尽快落实制定安全漏洞的管理规定。不难看出,滴滴出行做出赴美上市的决定,已经被国家预知到了有可能会产生的严重后果。为此,国家迅速采取行动,立刻积极地行动了起来,通过不断地编织信息安全篱笆,来最大程度的确保国家安全不受到伤害,民众信息得到妥善的保护。总而言之,滴滴事件仍在持续发酵的过程当中。
滴滴出行赴美上市引担忧
6月底消息,滴滴出行正式宣布要在美国上市,这迅速引发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很显然,对于滴滴出行公司的这个做法,国家不能不加以警惕。因为很明显,虽然滴滴出行看重的只是美国的资本,但美国看重的却是滴滴出行掌握的,关于中国内部的大量数据以及信息。毕竟人们都很清楚,滴滴出行在国内的普及率很低,大部分的用户都在其中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个人信息以及数据。除此以外,滴滴出行还记录了国内车辆以及交通道路的基本情况,所以如果这些东西全部都被美国盯上,后果不堪设想。
众所周知,最近一段时间,美国针对中国的实体企业,正在不断地以“信息安全”为理由进行疯狂打压。偏偏滴滴出行只是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在美国的上市,这实在是很难不让人怀疑。尽管目前真正的调查结果还没有得出,但是人们不乏想象,滴滴出行或许证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行动。事实上,通过国家出派的部门来看,大家就能明白这一次的问题到底有多大了。连税务局以及自然资源部门都牵扯进来了,只怕滴滴出行是栽定了!
不过,在调查结果还没有真正公开之前,人们所有的一切想法,都还只是猜测而已。当然,不管滴滴出行这件事情最终的调查结果如何,滴滴出行都算是给所有的国内企业都敲响了警钟。如果真的因为自身的利益,而将国家安全弃之不顾,这样的做法是怎么都不能被原谅的。尤其是这些掌握了国家和人民大量信息的企业,互联网企业数据系统保存下,必须要全面的保证国家基本安全。一旦越矩,后果无力承担。
企业大数据到底有多重要
可能人们会很好奇,是不是掌握大数据的企业,在赴美上市的过程当中,真的会危及到国家安全。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企业大数据掌握的,往往都是非常集中的数据,涉及到了国内公民基本信息的方方面面。比如滴滴,滴滴如果不上市的话,那么对方的很多信息,都会很少被外界知晓。但一旦上市,滴滴的所有信息,都需要经过审计和披露,如果美国情报部门有意要获取滴滴的信息,那么轻轻松松就可以将滴滴的老底给抽干净。
很明显,在发布紧急公告的时候,国家网信办用到了“为防止风险扩大”的字眼,这人们可以理解为风险其实已经出现了。而现在国家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将损失降到最低。而美国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擅长将信息融合进行分析的国家,一旦滴滴作为赴美上市公司,真的将一些原始的数据提供给美国,国家安全必然受到威胁,恰恰这是我们国家永远都不愿面对的事情,因此必须立即引起高度重视。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read/5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