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事件(太残酷)
一个非常令人遗憾的事件发生在日本冈山县仓敷市水岛港口,一艘进港的油轮上挂了一具鲸的尸体,就大喇喇地挂在鼻锥上方,而据船员称,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船撞上了鲸,一直到港口有人惊呼才发现!
油轮撞上蓝鲸,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吗?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2021年9月20日下午3点左右,冈山县仓敷市水岛港口一艘进港的油轮上挂了一头鲸的尸体,看上去早已死去,船员们根本就不知道前面居然有条鲸,而岸边的人员惊呼才发现。
水岛海岸警卫队接到报警后已经前往处理,安全部门的警员称,很显然是高速航行的船舶撞上了鲸,但从来没有发现过还能将鲸带回来的!
鲸究竟是怎么挂上去的?船员们真的不知情吗?
一个谜题正在诞生,从现场分析看,这应该是一条长须鲸,肇事的船是一条油轮
能挂上鼻锥的撞击速度应该非常快,巨大的撞击一定会让船员有所察觉,因为船员对航行时候转来的异响非常敏感,可能意味着触礁,或者与潜艇等水下不明航行器碰撞。
因此发生异响后必定会全船检查,居然没有发现前方已经挂上了鲸,不是船员失职就是故意而为,前者就是渎职行为,而后者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为何这么说?因为这条鲸很可能是有救的!
相信有朋友会认为,都撞死了,救啥?其实鲸的生命力很强,如果你看过下图螺旋桨犁过一遍还能活着的鲸,就知道鲸的生命力有多顽强了!
这不是鲸变异了,而是被高速螺旋桨从头切到了尾,实在太残忍,你不知道它经历了什么,但它居然活了下来!因此被高速撞击的长须鲸很有可能只是昏迷,但鲸类在搁浅后很容易内脏受到压迫而窒息死亡,因为鲸的身体完全已经演化到了只适合在水的浮力下生存,一旦离开水,不仅皮肤会被晒干爆裂,还会肺部受到严重挤压而窒息。
因此这鼻锥上一挂,就彻底给挂了!假如当时的船员有发现,或者说没有那么冷酷无情,那么这条鲸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也许放到水里,让其苏醒下也许就获救了。
假如船员们发现了鲸,或者说没那么冷酷无情,该如何抢救?
这事不难,从现场情况来看,这条船几乎就是空载状态,基本上无法通过压舱水让其到达吃水线附近,因此只能采用高速航行时“刹车”,或者高速转弯甩下来,甚至可以用锚机或者小型牵引起重机将其拉下来,当然真如果有心的话,不妨找根绳子,船员们一起拉下也就下来了。
所以这是已经成为一个谜,有朋友认为船太大发现不了,但这是一条499吨的货船,也不是很大,也有朋友称,这么大一条鲸撞上,怎么可能毫无感觉?所以各位朋友可以留个言,船员们究竟有没有发现?
全球捕鲸:日本第一,无人敢认第二!
到底有没有发现这头挂在鼻锥上的鲸已经成为了一个谜!但日本人捕鲸之不要脸,简直就是天下无敌!因为日本是全球极少数几个国家打着科研为名大肆捕鲸的国家,每年都以科学研究为名捕鲸1000多头。
还有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操作,2010年5月份,澳大利亚起诉日本捕鲸数量已经远远超过科学研究需要,2014年国际法庭判决日本的捕鲸并非科学研究目,从而禁止日本捕鲸,结果你猜怎么着?2018年12月26日日本退出了捕鲸委员会!
当然除了捕鲸以外,日本还血腥屠杀海豚,每年海豚季节迁徙都会经过太地町,当地渔民用声呐将海豚驱赶到一处处隐密的海湾,用大渔网困住,从小船上拿长矛和利刃将它们一头头杀死,一直到海豚的鲜血染红整片海湾。
而海豚这种高智商的物种在死前惊恐的叫声以及无助的眼神,让人看了无不动容!仅有几头目睹了杀戮现场的幼崽可能会被单独留下来,以供个水族馆选择,而在2021年9月1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和歌山县太地町抓捕海豚出售给水族馆。
其实这是大规模屠杀海豚的预热,而在日本媒体上也只会出现这样的新闻,后续的屠杀静悄悄地发生着,甚至公开信息中都查不到日本究竟屠杀了多少海豚,但我们查到2007年时日本屠杀的海豚超过1.3万头。
所以你要说日本人已经发现了撞上了鲸却置若罔闻,种花家是相信的!
延伸阅读:全球还在捕杀海豚与鲸的国家
全球捕鲸的国家名单中包含了日本、加拿大、格陵兰、法罗群岛和冰岛以及挪威,各位应该想象不到,这些都是发达国家,格陵兰和法罗群岛都属于丹麦的属地,北欧童话一般的发达国家,居然也是残杀鲸的帮凶,是不是令人意外?
挪威这个道貌岸然的国家,允许渔民每年捕杀1000头以上的小须鲸,冰岛为避免国际捕鲸委员会的约束,1992年退出委员会,加拿大更是在1982年就退出了!格陵兰在过去的24年间捕鲸量增加89%,但本国人口只增了10%,因为他们将鲸肉销售给游客,已经完全超出其自身需要!
所以这些国家的嘴脸,无论它们说啥都得打个折扣,就像这几天的澳洲墨尔本,民众不愿意打疫苗而有所诉求,但澳洲警察直接就暴力镇压,连英国记者都看不下去了:假如发生在别国,澳洲会分分钟实施制裁。
参考:
https://www.yomiuri.co.jp/pluralphoto/20210921-OYT1I50115/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read/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