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读不厌

杨得志事件杀了多少人(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

【文/寒柏陇卧子】注:如需转载,请事先告知并注明出处,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原创文章,全网删帖保护;抄袭侵权,必将追究责任。

战争就是战争,要求铁的纪律。

战争也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含糊。

治军之要,尤在赏罚严明。中国古代战国韩非子有句名言:“赏不加于无功,罚不加于无罪。”彭德怀在朝鲜战场上,一向治军极严、赏罚分明,享有很高的威望。

1951年4月30日,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的第一阶段刚刚结束。彭总对志愿军19兵团64军作战中没有按照命令规定的时限完成任务甚为恼火,立即让秘书杨凤安告诉杨迪副处长发电报追查原因,非要弄清楚这个问题。

这封电报指出两大问题:

一.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你军任务为突破临津江迅速插至议政府及其以南断敌南逃退路,为什么没完成任务?原因何在?必须严格追究责任。

二.军(兵团)侦察支队及190师568团3营能迅速插至道峰山,途中电台打掉,据说还能派人返回联络,证明是可以插过去的。为什么师主力不继续跟进?军亦不严加督促?该侦察支队与3营打得很好,全体同志都值得记功表扬。请即将该两部负责干部姓名报来,以便通报全军嘉奖。

以上两项电到24小时答复。

这封电报是彭总亲自修改的,其中“军亦不严加督促”、“电到24小时”两句话是彭德怀专门加注重点号的,可见彭老总当时的心情是多么的恼火与急切。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彭总确定“西顶东放”积极防御战略,杨得志率19兵团入朝参战

1951年1月中旬,敌军开始向我军转入进攻。自1月25日起,以美军为主的西线敌军向汉城方向发起大规模进攻。

当时“志司”得知,中共中央军委已决定实行轮番作战的方针,以便坚持长期作战和使更多的部队得到锻炼。

决定命令第3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辖第12军、第15军、第60军;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辖第67军、第68军、第47军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自3月起陆续入朝。

加上已准备就绪、即将入朝的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民)所辖63军、64军、65军的三个军团,共有九个军27个师作为志愿军第二番部队。

作战部署会议后,志愿军第19兵团迅速开赴安东、凤城地区集结,准备随时入朝参加西线作战。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志愿军补给线

•有着光荣历史的19兵团

解放战争平津战役结束,19兵团参加解放太原城后即划归第一野战军,一直作战于西北地区。

当时杨得志任兵团司令员,李志民任政治委员,耿飚任参谋长,潘自力任政治部主任。

19兵团辖63军、64军、65军三个野战军和一些直属单位,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直接指挥下,同兄弟部队密切配合打击敌人。于1949年8月26日解放西北重镇兰州后,就单独向宁夏进军了。

19兵团所辖的第63军是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在冀中建立的军区部队,曾经历过残酷的反“扫荡”斗争。

该纵队成立后,一直是华北解放军的主力之一。曾转战华北,后又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斗。

所辖第64军原系1945年编成的冀晋纵队,后改称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

该军第191师最早的前身是1929年在广西百色起义建立的红七军,后缩编为红三军团的第13团,抗日战争时期编为八路军115师之一部。该纵队成立后,一直作为华北解放军主力之一,转战于华北和西北。

第65军原系1948年成立的华北野战军第八纵队,是由华北野战军第二纵队调出的第4旅和晋察冀、冀察热辽军区的地方武装升级的两个旅合编而成的。

原第二纵队的第4旅(后来的193师)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红军部队,其最早的前身是1930年在江西组建的红军第三军,后编为红一军团第1师,抗日战争初期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

新中国成立不久,19兵团兵团部受命由宁夏首府银川南迁古都西安。

所属部队重新调整了部署,肖应棠军长和王道邦政委等率领的65军,仍留守宁夏继续肃清残敌;傅崇碧军长和龙道权政委等率领63军,驻陕西三原;曾思玉军长和王昭政委等率领的64军,驻陕西宝鸡。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智勇双全的军中战将杨得志

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是我军闻名的一名战将。

杨得志于1928年2月参加工农革命军第7师,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起在红军第一军团当过排长、连长、团长等职务,参加过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曾获三等红星奖章。

长征中,杨得志率第1师第1团担负前卫和先遣任务。曾组织突击队强渡大渡河,给后续部队打开通路,被誉为渡河十八勇士。

到达陕北后,任第1师副师长、第2师师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诸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第685团团长,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冀鲁豫军区纵队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等职。

1947年10月指挥清风店战役,同年11月在朱德、聂荣臻领导下指挥石家庄战役,创了夺取坚固设防城市的先例。

杨得志从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一生东征西战,是我军一位智勇双全的名将。

此时,志愿军规模最大的第五次战役正等待着他和他所率领的19兵团。血与火的再次召唤,光荣而神圣的责任落在他的肩上。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杨得志将军

•毛主席密电命令部队集结,朱老总亲自接见送行,周总理召见面谈,彭总当面交待准备恶战

19兵团部进驻西安后,兵团一边整训一边生产。直到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兵团也做了准备。

195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在西安的庆祝大会后,杨得志向彭总汇报了部队的情况,并坚决要求以实际行动支援反侵略战争第一线的亲密邻邦朝鲜人民。

同年10月5日,19兵团收到了毛主席签发的绝密电报:杨李郑陈:限你部12前5日前赶到津浦铁路山东兖州、泰安、滕县一线集结待命。

19兵团根据中央的要求,杨得志和其他兵团领导率兵团机关于11月22日离开西安向山东兖州开进,部队随后也分批到达山东泰安等地。

此后,杨得志被通知到北京,朱老总要亲自接见19兵团领导。

1959年11月下旬,朱德在中南海接见杨得志一行人,亲切听取了他们的汇报准备工作,并答应了杨得志请朱老总亲临部队作指示的要求。

1950年12月中下旬,正是冬季严寒季节,朱总司令从北京出发来到山东,亲临出国作战的部队,并拖着感冒发烧的身体在19兵团团以上干部大会上作汇报,为战士们加油、鼓劲。

1951年2月2日,19兵团告别了兖州,登上了北去的列车。杨得志在途经天津时,还被周恩来总理召见,听取了指示。

周总理对杨得志说:“19兵团,还有杨勇、杨成武同志指挥的两个兵团,都是有着光荣传统、战斗力很强的部队。要把‘三杨’拿出去,叫做‘三杨开泰’!”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杨勇(左一)、杨成武(中)、杨得志(右一)

1951年2月16日傍晚,杨得志率第19兵团离开祖国,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1951年2月22日,第19兵团入朝的第七天,彭总前往看望新入朝的第19兵团领导。

杨得志等兵团领导干部接到“志司”的通知,都感到出乎意料。兵团刚刚入朝,一次仗还没打过,彭总就来看望部队,大家又感到惊喜也隐隐觉得战场的严重性。

彭总听取了杨得志简要的部队情况汇报后,对围坐身边的19兵团领导们说:“第五次战役是个重大战略措施,中央早已经横下一条心了。现在,美国也把二战中的名将,美国西点军校高材生李奇微拿上来了。你们来的正是时机,我们已经三战三捷了,眼下正在进行第四次战役。出国作战前,不少同志担心,实在说,我心里的底数也不像咱们在西北打马家军那样,打了几仗底数就比较清楚了嘛!”

彭总顿了顿,眉头一皱严肃的说:“侵朝美军的武器装备占优势,天上、海上都被他们霸占了;地面上,我们的双腿要和他们的履带车轮子比试。”

彭老总总结道:“但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我们的干部战士勇敢、坚强、能吃苦,我们有灵活的战略战术,同敌人打近战、夜战、运动战。我们部队有长期的实战经验,要发挥我们的长处。但要告诉我们的战士,在朝鲜作战不同于国内,打美国鬼子不同于打蒋介石。战略上看敌人是纸老虎,打的时候还要当真虎打,一点也不能马虎!要准备恶战,而且要准备场场都是恶战!”

彭总最后介绍了战场最近的情况,并告诉19兵团领导,19兵团的主要任务是参加第五次战役。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毛主席与杨得志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杨得志率部突破临津江防线,第64军因何贻误了战机?

1951年4月22日清晨,朝鲜中部临津江江水缓缓向南流去,山上的青松和鲜花已长出新枝,春天已来到人间。

在临津江北岸的一个小高地上,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正在观察敌情和地形,准备向江对岸发起进攻。

这是19兵团入朝的第一仗,一定要打出威风。杨得志望向远方,回忆起入朝后彭总当面对他指示作战问题时的情景,当时彭总对他说:“杨得志,第五次战役,你的主要对手是范弗里特,他是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欧洲一些国家打过仗,很有些实际指挥经验,不可掉以轻心,要研究他的特点,准备对付他的办法。”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范弗里特

4月22日黄昏,兵团各部预先经过急行军进抵至临津江北岸30余公里一线各预定集结点。

19兵团横渡临津江的具体作战部署是:63军担任左翼突击,64军担任中央突击,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为右翼突击,这是第一梯队;65军为第二梯队,炮8师31团负责掩护。

突破临津江之后,64军在其当面英29旅与美3师的结合部穿插过去,割断其联系,直捣议政府,实施战役迂回。首先歼灭英29旅、李伪1师,再协同中央、左翼突击集团围歼美24师、25师。

临津江是朝鲜中部的一条大江,江面宽约百米。由于受海潮的影响,江水时深时浅,涨潮时水深齐岸,落潮时也有一米以上,突破临津江是很艰难的任务。

江南岸是连绵的群山,敌军依托有利地形构筑了坚固的防御体系,各种堑壕、交通壕、地堡、铁丝网、地雷布满了大小山头,并以主力防守江南第一线高地及纵深各个要点。

江面架有坦克浮桥一座,构通临津江南北,江中布有铁蒺藜,其炮兵火力可控制江面和江北各要点及通路。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杨得志与兵团领导研究战局

杨得志在临津江北岸紧靠第一梯队的一个掩蔽部内,夜晚9时,杨得志司令员用报话机下达了进攻命令的暗语“涨潮”,指挥部队打响了突破临津江的第一炮。

瞬时间,两岸炮火织成了密集的火网。成群的敌机涌入江面上空,黑压压的炮弹乌云般落下来。江岸到处是飞扬的泥土、石块和烟雾,江中是林立般的水柱、海浪般的水涛。

对岸,敌军的轻重机枪疯狂地扫射,封锁着桥梁、渡口、徒涉点。志愿军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跳入齐腰深的水中,奋勇向对岸冲去……

63军、64军成多路向敌突击,强渡临津江。战士们冲破江水中设置的铁丝网和江岸的地雷区,前仆后继冲上江岸。

兵团指挥部电话响了,“63军第1梯队187师四个团已经胜利过江,已接近敌警戒部队……”。杨得志看了看表,从发起进攻到现在仅一个多小时,渡江速度太快了。

63军渡江后,相继夺取了敌四个高地,穿越30里崎岖山路粉碎敌十多次阻击,攻占绀岳山;于25日突破了伪1师及英29旅主要防御地带,占领汶山、七峰山地区。

64军渡江占领了长坡里。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63军187师重创英国王牌军

突破临津江战斗打响后,63军187师师长徐信率部突袭成功,仅几十分钟就突破临津江,攻占绀岳山,割裂了英29旅与美3师的联系。

突破临津江后,徐信率187师迅速占领英军29旅第一线的阵地,然后继续向纵深进攻。

徐信亲自指挥师主力第561团,以无坚不摧的战斗精神,穿越15公里山路,粉碎敌军多次阻拦,直插临津江南岸敌纵深第一个制高点绀岳山。绕至敌后,攀悬崖登上主峰由上向下攻击,将守敌击溃,控制了绀岳山,从而割断了英29旅与美第3师的联系。尔后该团向绀岳山西南沙器幕方向渗透,截断了绀岳山西北雪马里地区守敌的退路。

该师第560团则在第559团和561团协同下,以正面攻击、多路穿插、断敌退路。

无巧不成书,正是这个英军闻名的29旅,正要在4月23日这天纪念他们的圣乔治日(守护神日),事先已经在阵地上做好了进行祝祭仪式的准备。

可是,“神”确实是被请来了,就是志愿军187师的神兵天降。

事后敌方报道:英29旅正准备祝祭仪式,中国人发动了进攻,英29旅陷于危急。该旅准备的圣乔治祝祭场,变成了血肉横飞的战场,这是硝烟中迎来的最残酷一天。

4月25日,19兵团63军187师各团协同作战,全歼了雪马里地区英军第29旅皇家格斯特团第1营及配属该营的炮兵、坦克各一个连。

561团第2连在沙器幕以西截歼逃敌时,战士刘光子看到山沟里挤了不少敌人,一个人绕到敌军后面,突然用冲锋枪扫射,又掷出一个手榴弹。

趁着烟雾冲入敌群,大喊一声“缴枪不杀”。敌军被突如其来的枪声和喊声所威慑,吓得是晕头转向,还以为来了多少志愿军,只能缴枪投降。

刘光子一人俘虏了63个英国兵,荣立一等功,获二级孤胆英雄。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63军187师师长徐信在朝鲜战场(左二)

•治军严明,彭老总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突破临津江战斗中,志愿军中央突击团3兵团和左翼9兵团突破防御后,迅速向敌纵深插入。杨得志指挥19兵团63军突袭成功,仅用几十分钟就突破了临津江天险。

可是64军渡过临津江后,向议政府方向实施战役迂回,由于缺乏连续攻击的准备,未能组织有效的炮火支援,炮兵被隔在临津江以北不能发挥作用,在临津江南岸进攻受阻。

而此时19兵团二梯队第65军两个师也已渡过临津江,致使五个师的兵力大部拥挤在临津江南岸20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遭到敌军炮击和航空兵火力突击,伤亡较大,影响了向议政府方向实施战役迂回和全歼英29旅任务的按时完成。

彭总对64军在战斗中没有按照命令规定的时限完成任务、部队遭到较大伤亡,甚为恼火,急电命令杨得志查清贻误战机的原因,并且要求在24小时内答复。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彭德怀

志愿军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接到电报,立即和政治部主任陈先瑞火速赶往64军,参加他们正在召开的紧急党委会议,了解具体情况,总结经验教训,鼓舞斗志准备再战。

杨得志很清楚这次战斗的经验教训,他和政委李志民、副司令郑维山都为此感到非常焦虑。

当时64军担任穿插议政府的任务,被敌人缠在高士洞地区,难以会同3兵团歼灭敌军。目前这种情况,显然影响“志司”的统一作战行动。

为此,杨得志两次向64军发去电令催促,24日发急电:

(一)江南之敌为英29旅、南朝鲜1师全部仅两万余人,虽有工事、火力强、飞机疯狂轰炸,但散布于四五十里的正面。

(二)我军主力已停于江南狭小背水地区,如不坚决攻击等于死亡,势必遭到不必要的损失,会造成更大的困难。

(三)各军师本日<二十四>晚应按原定任务不顾一切牺牲,组织火力密切协同、主动配合坚决攻歼该敌。64军各师如不猛插到目的地完成战役任务时,会要遭到革命纪律的制裁。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右)和政委李志民(左)

此时,彭总也非常关心19兵团的战况。

彭总有个习惯,战役发起后,他就让秘书和参谋不断地在地图上插小红旗。他要清楚的了解到哪个部队突破了,是什么时候突破的,各部队前进到什么位置了。有时坐在地图旁就是几十分钟,考虑战局可能出现的情况。

在临津江战役中,彭总让秘书杨凤安询问19兵团的情况说道:“让杨得志兵团按计划行动,问他们怎么搞的?64军进展如此缓慢,会影响全局。”

杨凤安将编写好的电报呈给彭总过目,电报内容是:“你们必须努力,组织火力与运动相结合的作战,勇猛地向议政府及其南北线挺进。否则,正面之敌将节节抗击,退至汉江南岸,增加渡江开展战局的困难,望深体此意,坚决执行之。”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朝鲜战争时期的彭德怀(中)

杨得志接到彭总电报,感到情况紧急,立即采取措施,派出第二梯队65军两个师增援64军,并直接与64军军长曾思玉通话,命其以一部兵力钳制敌军,另以一部兵力迅速突破向纵深穿插,一定要不惜任何代价完成“志司”交给的穿插迂回任务。

但是在混战中,只有64军190师侦察支队和569团第3营组成的先遣队在20小时内,突破敌军7次阻拦、俘敌100余人,突入敌纵深25公里,终于在24日下午前进到议政府西南的道峰山。

该先遣支队全体指战员忍受着饥饿和疲劳,在道峰山上坚守了三天四夜,成了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而64军主力进攻东文里受挫,苦战一昼夜才突破敌军防御,但向议政府方向挺进为时已晚,丧失了宝贵的机会。

这个时候,志愿军左翼9兵团和中路3兵团的进攻亦未按计划取得大的胜利,进展缓慢。敌军且战且退,志愿军进攻形成平推前进,使这次进攻形成击溃战,而未能达到打大歼灭战的目的。

杨得志和政治部主任陈先瑞在64军党委会上,不仅帮助该军总结经验教训,还特意鼓励大家吃一堑长一智,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继续打好下一仗。

64军军长曾思玉和担任穿插任务的两个师的主要负责同志都认真的进行了诚恳的自我批评,师负责人甚至对每一个战术动作都作了检查。

会议总结后认为没完成战役迂回断敌退路任务的主要原因是:这两个师的部分干部对“穿插”、“分割”战术学习不够,甚至错误的认为“敌在配备上有空隙可插时方能穿插”。因此在无空隙时,不敢坚决突破,犹豫不前,以至失掉战机;当遇敌顽强阻击或突袭时,又缺乏机动灵活的指挥。而采取平推的战法,甚至出现了指挥机关与部队脱节的严重问题,因而进展缓慢,造成拥挤,虽然部队打的很英勇,但未能达到歼敌目的,反遭很大伤亡。

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和兵团政治部主任陈先瑞代表兵团党委承担了责任。杨得志在肯定指战员们顽强的战斗意志的同时,对军、师领导提出了相当严厉的批评。

根据军党委的意见,兵团党委决定给两个先头师的师长、政委以降级和通令警告的处分;给打的好的兵团侦察支队和3营的同志记了功,并上报“志司”和彭总。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曾思玉将军

1951年4月30日,空司洞大矿洞中,洞顶渗水的滴嗒声清晰响亮,狭长的大矿洞有一条水沟,一股流水似小溪潺潺不断。

这天清晨,彭老总正在洗漱刷牙,秘书杨凤安走到彭总身边,轻声说:“19兵团团杨司令来电话,请您接。”

彭总放下洗漱杯,擦了擦嘴唇,向电话机走去。

电话那头传来杨得志的声音:“彭总,我与陈先瑞一起参加了64军党委会,通过检查分析,认为这次没完成任务的重要原因是对穿插和分割的战术学习不够,没有坚决实施突破,失掉了战机。当遇到敌人顽强阻击或突袭时,缺乏机动灵活的指挥。虽然部队打的很勇敢,但未能达到歼敌目的,反遭到很大伤亡。我军炮火也没有充分发挥威力。”

彭总听了后严肃的说:“徐向前说过,一个指挥员随便叫下级和士兵去送死,那是罪恶。自古以来常胜将军是很少的,但是我们的指挥员在战场上要坚决果断。指挥失误使我们的部队蒙受大的伤亡,那便是犯罪。”

杨得志痛心的说:“我们兵团党委研究决定,给64军两个先头师的师长、政委以降级和通令警告的处分,给打的好的兵团侦察支队和3营的同志记功。我们兵团领导对64军的失利也负有责任,请首长批评。我们决心,在下一仗中将功补过,请首长把重要任务继续交给我19兵团,一定不辜负首长的期望。”

彭总也稍缓了口气,说:“‘志司’发给你们的那个追究责任的电报,是经我亲自修改的,我是生了气的嘛!打的不好,就是要严肃批评、处分,打的好就要记功受奖。我们认真吸取战争的经验教训就是为了今后打好仗,为祖国人民打大胜仗!”

“彭总放心,部队当前都希望好好打一仗,我们的力量还没发挥出来……”

“好嘛!现在部队要好好休整一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志愿军总部授予64军569团3营荣立集体二等功,获“道峰山营”的称号。

第190厂师侦察支队获“道峰山支队”称号,带队指挥员王统被授予志愿军英雄称号。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志愿军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可是只歼敌2.3万人,未能达到预定的成建制歼灭敌军的计划。

一.从客观原因上看,主要是敌军已根据志愿军夜间穿插的战术采取了节节撤退的战法。

敌军主力在白天撤退,担任掩护的摩托部队和坦克在黄昏撤退,每天最多只退20公里,恰好是志愿军一夜前进的路程。

结果志愿军攻击部队夜间抓不到敌军,天亮后又正好进到敌军预设阵地前,反遭敌空炮火力的猛袭。

二.从志愿军指挥作战的主观原因上看,也有教训。

志愿军仍沿用国内战争中打大歼灭战的战法,口张的太大,预定的突击距离太远。而且刚入朝的部队还缺少经验,先期入朝部队所介绍的进攻经验主要是第二次战役的经验,即认为敌军的防御像个鸡蛋壳,戳破后里面就是空的,可以大胆穿插。

可是美军这时已经改变了战术,建立了兵力和地空火力密切配合的纵深防御。志愿军却还采取过去的尖刀战术,以密集兵力突破一点,就不可避免的要遭到敌军地空火力的密集突击。尽管付出了很大代价,在整个战线上也只能形成一线平推。

三.炮火威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新入朝的大量摩托化炮兵也参加了作战,可是由于指挥员普遍缺少合同作战的组织经验,部队对于新装备也不太熟悉,因此未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比如在夜间行动时,因组织不善和工程保障差,摩托化炮兵一夜只能前进20~30公里,骡马炮兵则往往一夜只能前进8公里,一般都跟不上步兵。而步兵得不到有力的火力支援,也成为难以大量歼敌的原因之一。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战士们

我想说的是,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

古罗马的西塞罗有句名言:战争当以和平为归宿。

最后,用朝鲜战场上的一首诗表达中国人民对待战争与和平的态度:

中国人民要不要战争?

请你去问一问

华夏辽阔的黄土地

长江、黄河,还有巍巍昆仑

请你们再去问一问

埋葬在长城脚下战士们的儿女

南京大屠杀万人坑中的烈士后代

他们会告诉要不要战争

今天,志愿军英勇战斗

抗美援朝打击野心狼

为祖国、朝鲜和世界人民

在战场上流血牺牲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抗美援朝纪念塔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则删。

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本人其它相关文章内容。

本人专注于文化历史、读书心得、文玩收藏、邮票钱币、诗词对联及书法绘画等方面。关注@寒柏陇卧子,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彭总震怒电令杨得志追查64军贻误战机的原因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read/8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