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读不厌

中国飞机失事事件(2006年)

2006年6月3日的下午,一场我国解放军自建立至今最为严重的空难突然发生了。

我国解放军空军的空警-200预警机在试飞的过程中,不幸坠毁。

当时在预警机上,一共有40个人:

五名随机成员、一名机长、32位我国在军工专业方面最为顶尖的科学家和2位我国将军级别的高级工程师。

40人全部遇难的消息传来,举国上下都陷入了悲痛之中。

这么一大批人才不幸离世,国家的损失无法估量。

那么,这架预警机到底是在执行什么任务?

在途中,为何会发生坠机事件?是意外还是蓄意的结果?

2006年,我国预警机在安徽坠毁,34名军工科学家牺牲,发生了啥?

(空警200)

这篇文章我将为大家讲述这场事故的整个前因后果。

什么是预警机

预警机,是空中预警指挥机的简称,第一次展现在人们面前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是使用大型的飞机改装而成的。

众所周知,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为一个椭球形,所以,当我们的地面雷达在运作时,地球所自带的曲线弯度会对其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对于搜索相对高度较低的目标时,会十分限制雷达的搜索距离。

2006年,我国预警机在安徽坠毁,34名军工科学家牺牲,发生了啥?

(地球图片)

并且,由于每一个地方的地形都是独一无二的,地形对雷达的影响也会使得雷达在工作时的精度降低,达不到所需要求。

而预警机的出现,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因为预警机上面装置的是一整套的雷达系统,预警机可以利用飞行高度的优势,较为完善地收集到空中、海中以及陆地上的大部分目标的信息。

从而可以更好的做到预警和搜索目标的工作。

万一有敌人进入我国领土时,我们部队有足够制定作战计划和反应的时间。

事故发生

我国预警机最先的研发是在是在1960年。

而第二代预警机造于我国军队建设信息现代化的特殊节点,名为空中警察2000和空中警察200。

2006年,我国预警机在安徽坠毁,34名军工科学家牺牲,发生了啥?

(空警2000)

第三代预警机也是最为先进,最为现代化的,名为空中警察500。

2006年,我国预警机在安徽坠毁,34名军工科学家牺牲,发生了啥?

(空警500)

这次的事故是在第二代预警机研发时发生的。

在2005年1月14号,我国的预警机空警200在研发完成之后第一次飞上天空。

它主要的任务是提高系统探测能力,此次的试飞非常的成功,给研发队伍打了一剂强心针,让整个团队斗志昂扬。

在此之后,研发团队依旧日以夜继地进行这架空警200的各方面的完善,在经过准备之后,一年之后决定对其在此进行试飞,在实践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此次的试飞任务较上一次来说,难度有了较大的提升。

研发团队主要是希望能够解决数据丢失、传输时长等高难度问题,以此来对空警200进行较后期的完善。

空警200在 2006年的6月3号,正式开始了它的第二次天空之旅。

我们的预警机在上一次试飞中的表现非常优秀,又经过一年之后的沉淀,研发团队笃定:此次任务一定能够成功。

可是,偏偏事与愿违。

在预警机起飞的2个多小时内,没有发生任何的故障,所有人都以为一切都会相安无事。

但是在一个小时之后,空警200在经过安徽广德的上空时,突然出现极其严重的故障。

巨大的响声在天空上传来,震耳欲聋,只见空警200以相当快速的速度向地面猛冲下来。

据当时在现场的居民回忆,当时飞机发出异响的时候他们就听到了。

这种声音就像村里面的拖拉机一样,就在他们还在疑惑飞机为什么会发出这种声音的时候,就见预警机在天上已经开始往地下俯冲。

片刻间,整个村的村民都慌了神。

大家当时什么都顾不上了,都开始向着远处的地方跑去。

紧急时刻,试飞员同志用尽自己所有的气力,将不停下坠的飞机强行抬起来,将其改变方向,以免处在下方的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之后,朝着无人所在的山头撞了过去。

2006年,我国预警机在安徽坠毁,34名军工科学家牺牲,发生了啥?

(飞机坠毁(来自网络))

飞机在撞向山头之前,飞机的尾翼已经发生了一次爆炸。

在接触山头的一瞬间,整个飞机的机身瞬间发生了更大的爆炸。

只是几秒的时间,满山都是飞机爆炸产生的浓浓烟雾,直冲云霄,不见青天。

之后,当人们在第一时间赶到飞机坠毁的山头时,目睹了惨烈、心痛的一幕。

2006年,我国预警机在安徽坠毁,34名军工科学家牺牲,发生了啥?

(飞机坠毁围观现场(来自网络))

整架飞机的机身已经分成了两半,一半在山的东侧,一半在西侧。

坠毁地点由于飞机的爆炸也被炸出了一个大坑,坑中还燃着熊熊巨火。

后来,在经过仔细地寻找之后,找出了我们四十位英雄的尸骨。

四十位中,只有十二位的尸骨比较完整的,其余28位英雄都已经被爆炸时产生的恐怖的冲击力炸得面无体肤,支离破碎。

在场的人想要认出他们各自的身份,可是发现这根本无法做到。

看着满地的狼藉、焦黑的残骸,这一幕幕像钉子一样扎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上。

很多人都发出了抽泣的声音,悲痛无比。

这次试飞任务的失败,研发团队几百个日夜的呕心沥血灰飞烟灭,让我们的国家失去了当时最为短缺的军工专家,研发团队失去了他们最为亲密的战友。

这给祖国的空军事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无法磨灭的损失。

事故调查

在飞机坠毁之后,我们的国家政府和军委迅速做出应对措施,立马对其展开调查,及时派出消防队伍和武警部队在坠毁现场进行着搜索。

当时的中央军委副主席亲自赶赴现场,带队连夜对其开展调查。

在所有人的不懈努力之下,经过不眠不休的取证、化验、技术分析,此次空警200坠毁的原因终于浮出水面。

此次事故的发生并不是预警机一处发生异常导致的,而是多处的“并发症”的一同发作的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飞机机身除冰系统发生故障。

这致使预警机在飞越过结冰地带时,飞机除冰系统没有及时地将飞机机身(特别是机翼部位)的过多的结冰,给其得到化解。

从而,飞机升空的能力大大下降,直接丧失百分之五十的升力。

同时还伴随着续航、稳定以及着陆功能等各个功能的失灵,让本就不算是太过于完善的飞行系统彻底崩溃。

2006年,我国预警机在安徽坠毁,34名军工科学家牺牲,发生了啥?

(机翼结冰)

2006年,我国预警机在安徽坠毁,34名军工科学家牺牲,发生了啥?

(结冰地带)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预警机超载。

因为预警机是处在试飞的阶段,故而需要带上大批的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士,以在飞行的过程中记录各种数据。

但是这些重量聚集在一起时使得飞机的负重超出自身负重能力,飞机搭载的重量过多。

飞机在一开始的时候,便是在超载运作。

时间一长,再加上本身机身结冰,升空能力的下降等问题,飞机彻底不堪重负。

最终,在各种各样的原因集结在一起时,飞机的操作系统已经无法承担。

就算我们的试飞员和随行的技术专家都是最优秀的,经验最丰富的,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还是无能为力。

最后飞行员为了不伤害无辜性命,选择了最壮烈、最悲惨的方式——选择一个无人的地方,坠毁!

总体的讲,这次惨烈事故的发生不是说一定不可以避免的。

如果在飞行之前对于飞机各方面指标再检查一遍,检查人员一定能识别到除冰系统出现了故障。

如果在飞行之前,可以严格执行载重的管理制度,飞机不超载起飞,之后就算是飞机机翼结冰,很有可能不会出现坠毁的事故。

没有人希望这是真的,但是事实摆在了所有人的眼前,逝去的生命不会再回来。

我们的国家优秀的专家、飞行员离开了我们。

在这次的事故发生后,我们国家的有关部门暂时性地停止了所有预警机的试飞任务,表示直到把所有的问题的解决才可以再次试飞。

英魂永存

据悉,这次事故中牺牲的人员中,年纪最大的烈士名叫申长生,只有56岁,没有多长时间就要停飞了;

最小的秦澎烈士年仅24岁,正是最为青春年华的年纪。

申长生烈士在牺牲的前几个月,还和自己上大学的女儿通话时说:等爸爸这一阵子忙完回去之后,就好好陪你。

在牺牲的烈士中,还有一个更让人为之落泪的故事。

李正权烈士在壮烈牺牲的时候只有31岁,当时他的家庭地址并没有一个详细的位置。

经过各方的寻找,才找到李正权烈士的母亲。

在将李正权烈士的消息通知到其母亲时,很多领导都问其母亲有什么困难的地方需要政府或者他们个人的帮助,他们一定会尽全力。

可是当时就这个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的老人含着泪说道:

我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更没有什么要求,我的儿子能为国家走,是他的荣誉,也是我们全家的荣誉。

我只是挺想他的,好长时间没有见过了,领导,能不能让政府帮着给出个证明什么的,证明我家孩子是牺牲的,别让乡亲们有闲话,以为孩子犯了什么事了。

在一众牺牲的烈士们中,还有很多很多让人不忍落泪的事情,他们有的就快退休,有的刚刚开始了自己美好的一生。

在烈士们牺牲之后,飞机坠毁的那个山头被名为了“英烈山”。

2006年,我国预警机在安徽坠毁,34名军工科学家牺牲,发生了啥?

(英烈山碑)

在山脉的山脚下,整整齐齐地伫立着六十多块石碑。

这都是各界为纪念英雄自发送来的,以表达对英烈的缅怀。

2006年,我国预警机在安徽坠毁,34名军工科学家牺牲,发生了啥?

(英烈山石碑)

英烈山脚下有一个石台,走向石台的台阶正好是十三阶。

这代表着烈士们“出征”前的时间。

2006年,我国预警机在安徽坠毁,34名军工科学家牺牲,发生了啥?

(追思仪式)

重新起航

在经过如此之大的事故之后,我们的研发人员在调整自己的心情没多久之后,继续投入我国预警机的研发工作。

于是,在四个月之后,空警200的试飞再次提上日程。

但是,由于上一次的事件,所有人都在惴惴不安,这次的试飞该由谁来进行,选择出来的人必须有过硬的本领,过强的心理素质。

一时间,试飞的人选是谁成了最大的问题。

就在这时,站出来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一个从上次发生事故就一直在一线进行救援,搜查的的人。

他扛起了巨大的压力,给当时想要上但是又不太敢上的人做出了一个榜样。

这个人就是后来的空警500的常务中设计师-崔继先。

2006年,我国预警机在安徽坠毁,34名军工科学家牺牲,发生了啥?

(崔继先)

在崔继先的带领下,我们的研发人员在此走上了空警200之中。

幸好,这一次的试飞并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他们成功归来。

至此,空警200的研发脚步也走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稳健。

在2009年的国庆节时,空警200以优美的姿态出现在了天安门之上,向世界宣布:

这口气我们争了,中国正式进入预警机的自主研发时代。

之后我们的预警机的发展一路“过兵斩将”、势如破竹,彻底打断了欧美国家垄断“天上之战”的美梦。

结语

在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阅兵上,中国空军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汇总阅兵。

2006年,我国预警机在安徽坠毁,34名军工科学家牺牲,发生了啥?

(空军战机阅兵)

当包括预警机、轰炸机等一系列飞机,在天安门飞过之时,当时的我们彻底意识到:

逐梦蓝天,我们的祖国在历经万难之后,还是做到了,以后还会做的更好。

居危思安,勿忘前耻,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感谢所有以国家民族大任为己任的英雄烈士!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read/9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