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阅读

选错了男人后悔的句子(生活的真相)

生活的真相:一边选择,一边后悔

生而为人,我们似乎很奇怪,总是在选择中后悔,又在后悔中选择,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也不知道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

当我们有了某一种生活,却总是不满足,后悔没有选择之外的生活。

当我们的日子过得平淡幸福,却后悔没有选择刺激与浪漫。

生活也罢,感情也好,总是不能满足自己的内心,就算暂时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会后悔。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是人生的常态,也是生活的真相。

只有在不断地选择和后悔中,我们才能感受到生活的起伏,才能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

生活的真相:一边选择,一边后悔

01:任何选择,都会有遗憾

在选择之前,你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选择之后知道结果了,你又开始后悔,但却已经回不去了,只能继续重复。

比如,你上班安稳一辈子,没有大钱小钱不缺,这个时候,你可能后悔没有去创业。

如果自己当时能横下心来去创业,那么说不定,现在自己已经是富翁了。

反过来说,你去创业最后失败了,整天闹心感觉不到活着的意义,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会觉得,安稳上班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很多事,确实不能两全其美,鱼和熊掌真的不可兼得。

我们要做的,不是逼迫自己,而是努力接受自己,无论结果怎样,都用平常心对待。

生活的真相:一边选择,一边后悔

如果能重新选择,我相信朋友大静会听从父母的安排,在老家的小县城找一份工作,平淡而又幸福的过完这一生。

可当时她并不听,觉得父母目光太短浅了,她要出去闯荡,只有出去闯一切才有机会。

离开家的前夜,母亲苦口婆心:

“你不知道外面的生活有多么残酷,我真想不明白在我们县城有什么不好,工作安逸,没有压力,你还要怎样?”

母亲说完后,大静并没有说,母亲以为自己的话触动到她了,就继续说,谁知她刚说了两句,大静直接打断了:

“妈,我的生活不用你操心。”

就这样,大静来到了心仪的大城市。

生活的真相:一边选择,一边后悔

刚开始她信心满满,觉得自己一定会在这里闯出一份新天地,但后来她发现自己错了。

没日没夜地加班,数不清的压力像潮水一样袭来,她只想逃离这个地方。

虽然内心特别想逃离,但脸上还挂不住,再有就是县城的工作,也早就失去了。

万般无奈的大静只好硬撑,希望有朝一日能改变。

大静问我意见时,我并没有多说,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怎么说。

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道选择题,似乎怎么选都是对的,又似乎怎么选都是错的,关键看你自己。

即便选对了,你还是会有遗憾,因为是失去了另一个尝试的机会。

但任何时候你要知道,遗憾本来就是正常的,谁也无法改变,所以没必要为难自己。

岂止是生活,我们的感情何尝不是这样,以为相伴一生的人,说不定在某一刻就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生活的真相:一边选择,一边后悔

02:珍惜眼前人,才会幸福

两人相遇相爱,最后步入婚姻的殿堂,开始因为新鲜,彼此恨不得一直腻歪在一起。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开始彼此讨厌,明明是夫妻,却各过各互不相干。

这个时候,你后悔娶了眼前这个人,她后悔嫁了你这个人。

两个人想不明白,千挑万选怎么选择这么个人,最后实在受不了对方,就提出了离婚。

本以为离婚了应该会特别开心,但不曾想却追悔莫及。

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这一切都是你作的,本来可以好好经营婚姻的,本来能与幸福长相守的,可你偏偏不给彼此时间,觉得结合就是一种错误。

生活的真相:一边选择,一边后悔

自己明明想要的红玫瑰,最后成了白玫瑰,殊不知白玫瑰才是你一生的挚爱,才会陪你走完这一生一世。

这点朋友刘东深有体会。

刚结婚的时候,刘东和妻子的感情很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婚姻出现了问题。

如果这个时候能好好经营,那么婚姻还能继续,但是他们没有,而是选择离婚。

离了之后,刘东突然心里特别难受,当看到空荡荡的屋子里只有自己一个人时,他突然后悔了,可这一切回不去了。

刘东问我,为什么会这样?

我说:“得到的永远不懂珍惜,得不到的却一直在躁动。”

事实上真是这样,我们总以为自己得到的是最差的,总以为别人的感情是好的,羡慕别人却忽略了自己的幸福。

生活的真相:一边选择,一边后悔

作家雷抒雁说:

“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空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一样复杂。”

人这一生,真没必要纠结太多事,既然选择了,就勇敢地走下去,不要在乎对错,也不要羡慕别人的幸福。

因为,你羡慕别人的时候,他们也正在羡慕你。

当你明白了,遗憾是常态,对人生也就释怀了!

-END-

作者介绍:末小北,新锐情感作家,婚姻心理咨询师。如果您有问题,不知如何解决,可以向我提问,期待您的咨询和留言哦。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zhishi/169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