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研究生专业(浙江大学机械考研)
浙江大学
机械工程
832机械设计基础
我为什么要读研
我的工作主要是从事汽车仪表板系统的开发设计,工作过程里也参与了大大小小的项目,但发现自己有许多专业上的不足,实际做事和解决问题时需要很多的时间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同时也要处理好来自领导的压力,考虑到自己未来的发展顿觉巨大的落差,深刻意识到学历带来的差距感和对学习研究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加之当年未全力以赴留下的遗憾,最后决定辞职专心考研。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现在考研的竞争压力逐年增大,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一定要在这方面认真考虑。首先你要给自己一个精准的定位,如果不想跨专业的话,你要仔细考量你的本科院校,专业实力,你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选择对应的院校和专业。如果想跨专业那就需要再考量一下跨入专业的了解程度,尤其是专业课的学习难度,这方面可以参考往年对应专业课的学习经验。
其次,在对自己精确定位后,再把城市,未来发展等因素考虑进去,虽然找到完美的目标几乎没有可能,但是我们可以综合考虑后得一个最优解。我们把考虑到的院校和专业列出来,列好优缺点以及往年的复试分数线,招收人数,报录比、初试专业目录、招生简章等。最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复试分数线,招收人数,报录比、初试专业目录、招生简章等数据可以直接在院校的研究生官网里找到。而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更深入的一些细节,可以知乎中搜索,也可以去B站中搜索。
最后,当你在了解足够多信息,并综合考量后,确定自己的院校,(一般4月末各院校的录取工作都结束了,这时候信息就比较全了),记住,确定了院校后就不要再过度纠结,一心准备就好。可以给自己一个备选院校和专业,前提是两个专业考试科目要一致,这样如果到10月自己的学习进展实在不如人意,又想求稳上岸,可以在报名时选择较容易的院校。我本人是选择浙大机械工程专业后就没动摇过,只是预报名前在专硕和学硕中选择了后者。整个备考过程里我也能一心去学,不用在花费多余精力在院校专业选择上。
初试复习时间安排
1. 整体复习规划
如果觉得自己基础很好或者基础较差,可以适当延后或提前一些,整体复习规划我打算分科目来说一下。
数学:5-6月基础阶段,看视频课并通过练习一些较简单基础的习题掌握各知识点;7-8月是强化阶段,主要是刷各习题册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加深对考点的理解。9-10月冲刺阶段,以历年真题为主,总结错题并感受真题考点分布与近几年命题趋势。11-12月可以做做市面上质量较好的模拟题,练手和开拓眼界。记住,给自己留半个月整体梳理下知识点和错题,有余力可以模拟考试的时间再刷一下近5年真题。
英语:5-6月单词背两轮,基础好每天可以精读一篇阅读理解,基础较差就以单词为主,并看看语法长难句等视频课;7-8月以真题为主,精读历年真题阅读;9-10月完成真题的完型、新题型、翻译。11-12月练习真题作文,可以参考一些名师的作文课形成自己的作文模板。英语的学习单词要贯穿始终,且为保持阅读的感觉,基础阶段后,尽量保证每天都完成一篇阅读。
专业课:7-8月基础阶段结合教材和辅导书完成教材知识点和考点的掌握;9-10月强化阶段完成历年真题,要做到每一题都吃透,有不懂的地方及时问清楚。11-12月再刷一遍真题并整理考点,简答题要做到和政治一样备注,选择判断再刷一遍辅导书后的选择与判断,有余力可以适当延伸掌握机械原理的知识点。
政治:9-10月基础阶段,看书了解每一个知识点,做习题册的选择题部分,马原较抽象可以看视频课帮助理解;11月大量刷各模拟卷的选择题,并标记好错题。12月在整理之前选择错题的过程中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以一位老师为主,背材料题(不知道选谁就选肖秀荣)。
作息:基础阶段每天高效学习6-8小时,强化阶段保证每天高效学习10-12小时,最后阶段每天高效学习8-10,根据自己的任务完成度适当调整,但不要疲劳作战,也不要把任务交给明天,这样会越来越累,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2.关于全年度复习时间轴的小建议
在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考试科目学习内容做好整体规划后,一定要给自己设立一段时期的小目标,且最好前期任务重一些,目标难一些,这样最后阶段就要轻松一些,毕竟越往后心态越不好调整。另外,政治不要太早准备,但前提是,其他科目的学习任务要按时完成,这样9月开始政治后,能保证政治的时间不被挤占。
专业课公共课备考建议
✍专业课
个人复习经验
考浙江大学的话专业课是可以选很多的,但832机械设计基础是较为简单且试题难度较稳定的科目,当然也可以选理论力学,845自动控制原理。专业课的教材是陈秀宁、顾大强的机械设计基础,还有浙江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指导,再有一份历年真题就够了。专业课7月开始复习,每复习一章做一遍后面的小题。就这样,一遍很快就复习完了。然后再看课本一遍,再做学习指导后面的小题。专业课不适合大量的刷题,因为真题从98到20年,没有一个运算量特别大的题。最主要的是细节,一定要把学习指导上的小题和真题上的选择填空都做熟,做的像条件反射一样,一看判断题就知道对错,一看见选择题就知道选哪一个,因为每年的选择判断占的比重比较大,一个题二分,错多了真是得不偿失。然后再把13年之前的简答题都背熟练。近几年简答题占比较低,但是不是不考,所以还是把那几个常见的简答题背得滚瓜烂熟。同时做的过程中注意总结题型,比如作图题,轮系题,轴承题,改错题。当然了,真题至少要做两遍的。考前我又梳理了一遍之前总结的错题。
复习建议
专业课的复习主要就是看课本、做学习指导、做真题、总结,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掌握书上的每个知识点,尤其是对应真题总结出的重要考点。记住,课本读熟了,机械设计基础高分就不远了。
此外,辅导书的选择判断要能刷2遍,真题务必吃透,简答题考前务必背诵记忆。如果想考高分,还要掌握机械原理、理论力学的一些知识。这几年轮系那里很容易出创新题,如果自己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多做一些轮系题,19年还考了此前从未考过的速度合成法,21年轴承题与理论力学知识结合,难度都有所增加。具体延伸知识,之后我会慢慢做补充讲解。
参考书单
陈秀宁的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指导和考试指导、机械原理、往年真题。
✍公共课
政治
个人复习经验
政治这块儿没有太多要说的,我是从9月初开始复习的,看的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听的是徐涛的强化课。因为开了一个百度网盘的会员,这样的话就可以倍速观看。强化课好像一共50个小时左右,这样的话大概一个多月就可以过完一遍强化,尤其是马原部分比较抽象,注重理解一定要好好看看,其余板块理解起来不是很难,留个印象,会做题就可以了。然后就开始做1000题的选择题部分以及近10年的马原选择题真题。看课程可以看腿姐的冲刺和押题,腿姐还有个技巧班,也比较推荐,的确能提升不少客观题的正确率。在11月多份的时候,我又买了腿姐的背诵记忆手册,后期刷题我都是对应着手册去加强考点的记忆。一般11月份,肖秀荣八套卷会出来,肖秀荣八套卷和四套卷我都认真做了选择题,并且标记了错题。11月份把徐涛八套卷,腿姐四套卷,米鹏六套卷、王吉四套卷做了一遍。就这样11月份都是做得一些政治名师的模拟题。等到12月份,因为时间原因,只看了肖四材料题的答案,没有跟背,主要是跟着腿姐的押题和冲刺讲义,背诵了材料题,同时也看了最新的时政知识点,考前也梳理了之前的选择错题。等到上了考场,看了一下考题,发现不管肖秀荣还是腿姐,几乎押题都压的八九不离十。
政治学习过程中,B站考研学习UP主,如“考研斯基”总结得的资料非常好用,大大减少了我找资料和总结的时间,且全都免费质量很高。当然了,有了资料千万不能放那儿吃灰,一定要好好利用,提高自己的做题能力。总之,尽最大可能高效利用时间,提高自己政治答题能力。
复习建议
总而言之,政治不用太担心,但一定要好好准备,相较于其他科目,政治的100分真的性价比非常高,不用过早准备也不用花过多时间,9月开始每天花3-4小时都完全足够。认准一个老师背的押题,我的经验来看,老师们压得都比较准,肖秀荣押的最全面但是你要背的也就很多,腿姐的话比较少但可能不能全部覆盖,21年就有一个原理没背到,但其实腿姐有提过知识没重点强调,不过你只要把所有的重要原理都记住,哪怕不能背的很熟练,作答时也有话可说。记住,政治拉开差距的是选择题,这一部分要多练习多总结,不仅要清楚答案,还要对照着书上的知识点把每一个选择题涉及到的知识点都弄懂,记得牢最好,记不牢有印象再运用一些答题技巧,考场上遇到了也能得不错得分数。
参考书单
肖秀荣 知识点精讲精练、1000题、八套卷、四套卷;
腿姐 背诵记忆手册、冲刺班讲义、押题班讲义、冲刺4套卷
徐涛8套卷、米鹏6套卷、王吉4套卷
视频资料:徐涛强化班 腿姐技巧班、冲刺班、押题班以及30天带背
英语
个人复习经验
单词记忆这块儿,我用的是恋恋有词,30个单元,基本每天背诵一个单元,一定要注意背诵质量,利用碎片化记忆时间,长单词背完要检验自己能否默写临睡前回顾一下今天背的单词,第二天背单词前再检验一遍前一天的,此外每背完10个单元,就用一天检验前10个单元,对不牢的单词需要进行标记,之后加强记忆。个人觉得高质量背实体书单词书,比用软件要记得牢。且一个单词的多个意思,可以记住主要意思,但是对真题里曾经出现的熟词僻义,要能做到记住生僻意思。
7月份左右,开始写真题,主要写的是阅读理解,大概每天精读一两篇,不仅要弄清每篇阅读的问题的答题逻辑、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感情色彩,还应该对照黄皮书翻译出阅读里每个句子的含义,每个单词的含义,不会的单词要摘录下来,便于之后强化记忆。如果感觉看答案没看懂解析,或者你觉得这篇文章你觉得题型很不错,你可以去找唐迟的对应讲解视频,看一看他的分析。
到10月份左右,阅读磨磨蹭蹭的也写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完型,翻译,新题型,做个最近十几年的就好,每天做个一两篇,然后看解析,讲解视频,错很多不要紧,主要是了解方法,也不用迷信视频课,有不懂之处就看视频课这样才能更加高效。
11月份之后,有计划的背诵一下作文,背个十几篇找找作文感觉,最好自己搭建一个比较万能的模板,这个应该是效率比较高的一种稳定拿分手段。
最后的一两个月,就再写写以前错的多的一些英语题,总结一些考研英语的命题思路,你会发现英语比你想象中要简单。
复习建议
英语单词的记忆是贯穿考研英语学习始终的,最后做到看到一个考纲词汇就立刻能想起它的常见含义,这样在阅读时,语法没有太大短板的话,再难的考研阅读,都能读懂八成。
要重视阅读的练习,在做计划时一定要给自己留出每天一篇阅读的时间,这里的阅读可以是阅读理解也可以是完型、新题型、翻译,主要是保持阅读的感觉和题感,我冲刺时花很多时间在政治背诵和数学、专业课刷题以及英语作文上,导致考场做英语阅读时,花很长时间才进入状态,而且做得也不太顺畅,一方面因为考试有些紧张,但最大的原因还是考前有半个月几乎没有练习阅读。
最后一定要明确,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做题能力和形成正确的考研英语解题逻辑,而不是花大量时间在看视频课。要记住,一味输入不去检验输出,就会出现我都懂但是不会做或者一做就错的情况,考研最终检验的是你的输出,因此千万不可本末倒置。
参考书单
朱伟 恋练有词、张建 黄皮书历年真题、王江涛 高分作文、唐静 拆分与组合翻译
视频资料:唐迟-阅读理解 刘晓艳写作冲刺班、押题班
数学
个人复习经验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不管专硕还是学硕考的都是数学一。所以数学一复习的科目有很多,包括高数、线代、概率论。先说说学长本人数学是如何复习的,考完后总结还有哪些不足和经历的一些坑。
首先书本方面,我的基础是听张宇的基础30讲,强化用的是张宇的高数18讲和概率论9讲(概率论搭配的是方浩的视频课,个人觉得比宇哥和王式安的都要好)、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线代必看李永乐,这个无需赘言),曹显兵概率论辅导讲义。选数学老师这方面不必太纠结,各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习题方面我用的是宇哥的1000题和闭关修炼,因为今年数学试卷结构大改,更加注重小题,因此推荐李永乐团队的660题。
我是5月份开始了数学的简单复习,如果基础薄弱这个时间再提前一点点。先看了宇哥的基础30讲视频,并且做了笔记(基本就是把他说的抄写下来并理解运用),每看完一章视频,就把1000题中对应A组题做完, 7-8月份,我把张宇高数18讲强化班、李永乐现代强化班、方浩概率论强化班高看完做好笔记,完成高数18讲的习题,线性代数辅导讲义的习题,还有概率论9讲的习题。至此数学完整复习并练习了了一遍。到9月就是主要发力期了,一定花大量时间刷题,适当建立错题集,尽量写经典的,对自己价值很大的,如果写太多,后期可能会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心情看的。
10月开始,我开始做真题了,用的是张宇的真题大全解,练习01-20的真题,前面几套可以不控制时间,后面慢慢要保证3小时内完成,整理错题。做完这一轮真题,可以把错题本和高数 线代 概率论的强化班讲义都过一下,再买一套真题试卷(不带讲解很实惠)把真题(01-20)写了一遍,由于有一遍的基础,这一遍是比较快的,当然如果时间不是很充分,可以只挑几个重要的,第一遍成绩不理想的年份认真做一下。
弄完这些,就到了12月份的冲刺阶段了,这个部分主要看个人情况,了解自己的薄弱区,强化练习,配合一些老师的押题卷,这里我要推荐李林的6+4,综合我做的模拟卷来看他的模拟卷更加贴近真题。但是考研数学逐年难度加大,也可以尝试做宇哥的8+4锻炼自己做难题的能力,重要的是通过模拟卷感受考试的时间安排,不用执着是否能押中题。只要形成了牢固的知识框架和体系,锻炼出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而这一定是来源于大量的练习和总结。
复习建议
上述就是我数学复习的整个过程,虽然最后分数没有太如我意,但是我感觉我复习之后在考场上的状态可以的,命题点肯定是被我抓到了。另外,前面也提到过,考研重要的是找到自己习惯的,舒服的,高效的学习方式,上面的复习方法我感觉是比较符合我的思维习惯和做事方法的。可能别人的计算能力(江苏高考考生)学习能力比较强,不过我觉得这些东西用一两个月的学习时间就能弥补回来,重要的是把题目做好,总结做好。想学得脑子没那么累,可以早早准备,这样就有时间看看老师的视频。学长复习数学有点晚,而且题目练习不多,现在感觉如果想提高的话,不仅要做完1000题还应该认真做完闭关修炼和660题选择填空,且多做一些模拟题找感觉。我是练习太少所以很后悔,数学真的是需要大量练习的科目,哪怕你做题逻辑对,但是你计算差还是不行,随着考研竞争加大,数学的试卷难度也越来越大,千万不能心存侥幸,要踏踏实实的练习,刷题。
另外,如果说英语复习只做真题是有用的,那么学长告诉你,数学复习不能只做真题,因为从05到15年的数学真题真的不难,也许你就花了两个小时就可以做完,并且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而且你做真题的时候大概是10月份了。这样你会对数学复习比较放松,有可能后期对数学复习时间相对减少。但是从18.19.20包括今我的亲身体验来看,这几年数学一确实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学长建议,数学复习一定要贯穿考研的始终,暑假至少数学复习六个小时,后期数学复习时间在3-4个小时。关于一整套卷子的做题顺序的话,学长是直接从头到尾做完的,但是大题有些同学可能会先做线代或者概率论,问题也不大,一定要养成一个固定的习惯,千万不要今天模拟这个顺序,明天正式考研哪个顺序。21试卷结构大改,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小题,而做好小题关键就是知识体系的牢固程度,你要知道它考察什么才能更准确的做出来,而且小题是答案错就没有分的,这就要求我们计算一定要细心。也可以关注武忠祥老师的选择填空技巧,有些题技巧用的好往往能事半功倍,总而言之,数学需要大量的精力和练习,这样才能给你带来初试分数的优势。
参考书单
张宇 高数18讲、概率论9讲、题源1000题、真题大全解、闭关修炼、8套卷、4套卷
李永乐 线性代数辅导讲义、660题
李林模拟卷6+4、合工大模拟卷、李永乐模拟卷
武忠祥选择填空技巧讲义打印版
视频资料 张宇高数基础30讲+强化班;李永乐现代强化班;方浩概率论强化班;武忠祥选择填空技巧、汤家凤真题讲解;李林考前点题押题音频以及各模拟卷对应的讲解视频课(不需要全看,看不会的题即可)
另外呢,还有其他的一些建议,学弟学妹们可以看看。
信息收集渠道
除了官网之外,知乎,B站考研UP主、微信考研公众号都可以收集。最好的方式就是上一年上岸的学长学姐,因为他们是全程经历过,给的信息会更具体和实际。
心态调节
把精力和心思多放在备考的过程中,不要过多的去纠结未知的结果。要是遇到瓶颈可以去运动或花一点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尽量每周安排半天休息的时间,去调整心态不要让压力堆积。无论考研的什么阶段都可以和好朋友聊聊天,最好能有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相互鼓励,缓解压力。
方法总结
今日事今日毕,有不懂的地方,无论自己搜索还是请教他人都要弄懂吃透。合理的安排好各阶段的任务,再分解到月,到周直至每一天。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保证完成。当你高效完成了不仅会很充实,也会少很多焦虑和压力。积少成多,最后才能有一个很稳的心态应对各科目考试。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zhishi/17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