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阅读

君子的句子(君子不器)

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论语》,不仅是儒家经典,更是中国文化的根源之一。

我们这里编录了一份《论语》里面的经典名句(以及解释)供大家欣赏学习。

君子不器:盘点《论语》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论语》之中,无论是孔子还是他的弟子,都对“君子”无比推崇。

君子本身是指贵族之人,甚至是当政者。但从孔子起,并在两千余年的流传之中,逐渐成为了对高尚人格的称谓,甚至成了每个中国人骨子里面的自我要求。

那么君子是什么样的呢?

自我要求方面:

子曰:“君子不器。”——《为政》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

器是指具体的事物。君子不器,是说君子不是要成为什么特定的专家。而是要在德行上有所成就。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dàn)改。”——《学而》

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所交往的都是比自己贤德的人。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惮是害怕的意思。

有人觉得要挤入上层的圈子,才能实现“圈层突破”、“阶层跨越”。其实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彼此之间,更重要的是在德业上的砥砺。

君子不器:盘点《论语》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张》

子夏说:“君子会使人感到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庄严可畏,接近他时却温和可亲,听他的言辞清晰而明确。”

厉不是严厉,而是言辞公正,表达清晰。君子的威严是从言行中来的,如果我们时刻能够秉持公正而又能清晰地表达,那么也就会渐渐产生了威严。而不是靠欺压下面的人。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尧曰》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应该警惕戒备:年少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发展稳定,要警戒迷恋美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正旺盛,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的时候,血气已经衰弱,要警戒贪得无厌。”

君子不器:盘点《论语》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言行方面: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孔子说:“君子耻于自己说得多而做得少。”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要先做了,然后再说出来。

子曰:“君子欲讷(nè)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孔子说:“君子说话应该谨慎,而行动要勤敏。”

君子不器:盘点《论语》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学习方面: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再用礼来加以约束,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偏失了。”

弗是不,畔通叛,是背离的意思。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孔子说:“(为人)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是君子。”

文质彬彬就是从这里来的。彬彬是说相互辅佐,相得益彰。

有一颗温暖的心固然很好,能够有春风化雨的态度岂不是锦上添花?

君子不器:盘点《论语》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名声方面: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别人不知道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不就是君子(的操守)吗?”

愠是生气恼怒的意思。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孔子说:“不用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该担心自己是否了解别人。”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chèn)焉。”——《卫灵公》

孔子说:“君子担心死后自己的声名和德行不符。”

称是称心如意那个称,意思是“符合”。这里说的是怕死后自己的名声大过了实际的德业。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

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才能,并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

好像我们现代人都比较急着出名,没有声名和财富日子就没法过了一样。其实声名财富都是一时的,随时可能离我们而去。而真正能够跟随自己的,还是德行和学问。

君子不器:盘点《论语》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财富方面: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孔子说:“君子在饮食上不追求吃饱吃好;居住上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随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子贡曰:“贫而无谄(chǎn),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是不如虽贫穷却能安乐,富贵却能遵好礼法。”

贫而乐,的确很不容易。

礼是一套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富贵却不得意忘形,能遵从这套行为规范,也是很了不起的。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

孔子想到东边的偏远地区去居庄。有人说:“那地方非常贫困闭塞,怎么能居住呢?”孔子说:“有君子住在那儿,又怎么会贫困闭塞呢?”

虽然儒家并不排斥财富,也不鼓励贫穷。但是如何获取财富,以及在财富和贫穷中的状态是他们所更看重的。富贵了就得意忘形,贫穷了就怨天尤人,都不是君子所当为。

君子不器:盘点《论语》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结语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可能成为君子。不懂得礼,就没有办法立身处世;不知道分辨别人的言语,便不能了解别人。”

这是《论语》全文的最后一句。也许是有意,也许是无意,编辑者用“天命”来为全书做了结束。

如果我们一生都不相信有天命,只相信奋斗,然后一心想着向外追求。那么恐怕我们奋斗了一辈子,最后还是会留下不少的遗憾。

往期内容请见:

当仁不让:盘点《论语》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仁者不忧:盘点《论语》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仁者爱人:盘点《论语》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君子不器:盘点《论语》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zhishi/173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