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阅读

形容心情沉重的句子(用最直白的话说说)

重要的经济会议开过了,里面讲了三重压力。前两天看了很多解读,但还是觉得太拗口。今天我用大白话聊聊吧。

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第一重压力:需求收缩

什么叫需求收缩?“比如按照日常习惯,早晨到公司需要一杯咖啡,可是进咖啡店前摸了摸口袋,算了,还是旁边来杯豆浆拉倒。”那么,这就代表了对咖啡的需求收缩,并将需求转向了豆浆,咖啡23元一杯,而豆浆只需要3元一杯,那么我的需求就收缩了20元。

用最直白的话说说“三重压力”

简单地讲,就是口袋“太冷”,不“暖和”了。“太冷”有两个可能:

一是真的“冷”,口袋里钱少了;二是预期“冷”,就是说口袋里的钱虽然现在没少,但对未来是否能轻松挣钱没有把握,赶紧勒紧裤腰带,先把需求降低一些。

那如果降到豆浆还不够,只剩保温杯,就只能自己泡啥喝啥了。导致了卖豆浆的店发现他们的豆浆卖不掉,但超市里的豆浆粉销量却上升了。如果哪天连豆浆粉都不想冲,直接早晨一杯温开水拉倒,那所有相关需求就全部消失了。

这就是需求收缩的意思。

需求收缩会导致什么?注意,我第一个消失的需求就是咖啡,那些咖啡厅会失去我这个老顾客,失去得多了,他们就会关门,服务员开始改行,那改行做啥呢?做豆浆吧,因为豆浆有需求且便宜,再过了许久,豆浆需求也消失了,转向更便宜的豆浆粉,到最后全部消失,这些人统统失业。在这个消费降级的过程中,他们的收入也是在不断地降低。注意这里我仅仅说的是宏观,而不是微观。宏观上,这个过程是很清晰的;而微观上,当然不是所有咖啡店的人都去豆浆店打工。

需求会提供现金流,如果需求收缩,说明行业的现金流会减少。现在有一个很容易看到的事就是土拍困难。现在各地土拍流拍,已经不是新闻了,就算木有流拍,也基本是当地国企撑个场面,土地开始流拍的表面原因当然是三道红线打的房企都消停不折腾,其实深层的原因,是需求还能不能提供购买力和现金流。

如果能,那就一切ok,面包卖得掉,面粉当然不愁。如果不能,那就不ok,面包都卖不掉了,你还在面粉端折腾有什么用。那么面包能不能卖掉呢?没有精确数据不做评论,不过看到个微博,可以参考。

用最直白的话说说“三重压力”

第二重压力:供给冲击

供给冲击要比需求收缩理解起来困难一点也更复杂一点。因为关于供给冲击的方面太多了,随便讲几条,其他的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供给冲击至少包括了以下几个冲击点:一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上游暴涨;二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上游歇火。然后传导到中下游,那可不就是冲击吗?

上游暴涨是今年主旋律,连煤炭(注意我国煤炭储量开采量都是世界第一),都出现了短缺,出现了价格暴涨,还能说啥?其他的上游大宗,都曾经涨得的下游企业生存困难,甚至有些涨的都惊动了高层。

今年5月19日有个高层会议,主题就是“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大宗暴涨的原因很多,有全世界对冲疫情疯狂放水的原因,有上游生产被阻碍的原因。叠加起来,又放水,又不让好好生产,那可不就是暴涨暴涨再暴涨。

大宗暴涨后,传导到下游,遇到需求收缩。这就是经济中最可怕的事,叫滞胀。一般情况下是经济好,经济热才会有通胀,但滞胀是经济又不行,商品还通胀。这尼玛就是相声里讲的,两头堵。

用最直白的话说说“三重压力”

国统局领导前面讲:看起来好像出现了一些滞胀的表象。但是这种情况是受到短期冲击因素造成的,是一种阶段性的状况。

当然,我相信领导说的,是短期现象。那就拭目以待,看看这短期,到底是多短。

第三重压力:预期转弱

曾经有位心情沉重令人尊敬的长者曾经说过“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信心是什么,就是预期。

我如果预期明天能挣好多好多钱,那么哪怕我现在口袋里就25元,也敢拿出23元买杯咖啡。更别说借钱去消费、去买房了。如果我觉得明天,可能要“呵呵”,我这口袋里的25元,是怎么也不敢乱花的。

这就叫预期。

那么,现在什么行业预期好呢?是曾经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大厂,是曾经是朝阳行业的教培,或是曾经日进斗金的房地产行业,还是宇宙尽头是编制的“上岸者”?最近上岸者都开始发现,真的上岸了么?水漫金山的时候,哪里有岸。

用最直白的话说说“三重压力”

当然,预期转弱的意思其实就是信心弱了。

信心为啥弱呢?或许是大家还不能正确地领会一些正确的精神吧。加强学习是必要的,只要加强学习,自信心就一定会提升。

共勉!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zhishi/174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