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大学英语(上海国际高中)
岁末年初,国际学校也掀起了改名潮!
是不是受政策的影响?国际学校也要被全面整改?难道要民转公?会不会出现关停潮?
对于国际高中改名的情况,很多家长浮想联翩,也非常疑惑。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国际高中、双语学校改名的事情!
中芯学校
上海市民办中芯学校英文部,更名为上海民办中芯学校国际部。
具体更名原因,学校没有说明。
但从该校官方报道来看,此举应该是对品牌进行升级,毕竟“英文部”改名“国际部”,单从名称来看,要显得更加“高大上”!
英澳新国际
上海英澳新国际高中,更名为上海天华英澳美国际学校。
“天华”,代表办学主体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该校更名原因,应该是新开设了AP课程。
从“英澳新”到“英澳美”,不难猜出该校对美国升学的重视,也折射了当下的留学市场,美国依然热门。
昆山华二
这类情况不单是上海,全国各地皆有发生。
1月7日,昆山市上海华二学校,正式更名为昆山狄邦华曜学校。
昆山华二由昆山开发区、华东师范大学、狄邦教育集团联合打造,引入华师大附属第二中学和美国名校资源,融合中美精英教育,将打造一所拥有世界一流教育理念和教学环境的学校。
该校对更名原因进行了解释:根据《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名称“不得包含公办学校名称或简称”。
校名中含有公办学校的简称,确实不符合政策要求,由此改名想必学校实属无奈。
昆山华二本来朗朗上口,也因为“华二”这个金字招牌,所以很受上海家长与江苏家长的追捧。现在名字一改,变成了“昆山狄邦华曜学校“,后期招生是否会受影响,我们拭目以待!
协和浦东
上述学校改名,实属正常,但为什么家长会浮想联翩呢?
归其原因,是一则国际中高摸排的消息。前段时间,一封《关于开展培训机构类“国际高中”详细情况摸排的函》截图在家长圈中迅速传开。
但从消息截图内容来看,此次摸排的重点是培训类“国际高中”,但也有家长担心,那些同样没有“高中学籍”的国际学校,后续是否也将会面临整顿?
家长此类的担心,并不是没有依据,而且在上海已经出现了先例。
我们来看一下最近协和的事:
协和在上海一共有8所分属,其中7所是学校建制,但协和浦东只是一个课程中心,并不具有普通高中办学资质,所以在读学生大多也无上海普通高中学籍。
在新的政策要求下,学校发出了通知,要求所有学生注册为:开大附中学籍。
根据通知的内容,上海协和教育浦东课程中心,更名为上海开放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浦东协和分校。
国际学校受影响?
上海目前共有135所国际学校,其中据统计最多的为民办国际化学校102所,招收外籍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16所和国际部7所,公办国际班10所。
目前,国内有很多双语学语,并没有取得“高中办学资质”,如果上海加大这方面的整治力度,对于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来说暂无影响,但是对于很多没有高中办学资质的民办国际来说,将会是一场大变动。
哪些学校要改名?
最后,我们帮大家总结一下,学校改名的原因主要有5类:
1、根据课程调整、品牌升级需要,对其学校名称进行修改。中芯学校、英澳新国际改名,就属于此范畴。
2、办学资质问题,变更学校,调整名称。协和浦东,就是这种情况。
3、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规定:开展幼儿园名称规范清理行动。上海很多含有“国际”、”双语”、“艺术”的幼儿园,后续有可能将调整幼儿园名称。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文件,要求民办学校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世界”、“全球”等字样”,“不得包含公办学校名称或简称”,“不得含有外语词、外国国名、外国地名”,“不得使用国外教育机构专用名称命名”等。
昆山华二使用了公办简称,因此进行了改名上海很多民办中小学校,包含有“华二”、“复旦”、“上外”等公办简称上海部分中小学校,包含有“世界”等字样5、其它原因,例如加入某教育集团,成为某校分校等等。
其中,第二、三、四类的学校,是否将被强制改名,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zhishi/175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