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酒消愁的伤感句子(今宵醉酒)
大家好,这里是遇上休息日的孤独君。
要说写诗豪放洒脱,甚至可以说是放荡不羁,那肯定非李太白莫属了。这位“谪仙人”常年醉酒,也不知他眼中的世界是真是幻,可大唐盛世他是真的见过的,那会儿的文化界可谓龙争虎斗,诞生了无数像他这样的才子佳人。只有在那个富足的年代里,一切都变得气势恢宏,即便到了现在,日本人还在吟诵着我们的唐诗,足见当时的繁华。
下面要给大家介绍的一首词也是老熟人了,我们来看下吧。
将进酒•君不见(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词相当长,读上来却琅琅上口,李白兴致所到一气呵成,作出一首传世之作。果然天才是不需要多加思考的吗?
来看下意思。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你难道看不见黄河的水是天上流下来的,就进海里就再也回不去了。就这头三句,李白就一下子把气势拉上去了,若是换了实力平平的,恐怕都不知道要怎么写下去,可李白却是轻松得很,又接着吟到“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他另辟蹊径,由空间变化转移到时间变化,另观者耳目一新。你难道看不到家里的父母对着镜子悲叹自己的白头发,早上是黑的傍晚就跟雪一样白了。本是小家之愁,这里却用了夸张的手法把豪放之情抒发得一览无余。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四句是经典中的经典,不仅对仗工整,语句华丽,尤其是“金樽”“千金”,李白的自信心在喝酒之后真是要爆棚。包括“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里的“烹羊宰牛”和“一饮三百杯”,直让人感觉李白当时不仅醉酒更是有些癫狂了。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岑夫子,丹丘生都是李白的好友,李白劝他们快喝酒,杯子不要停,还要为他们两人唱首歌,请他们细细聆听。
接下来的“钟鼓”指的是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玉”指的是像玉一样的食物,我们常说的锦衣玉食就是这个意思。如此贵重的东西在李白眼里不值一提,他直言自己宁可长醉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那么多的圣贤都是寂寞的,只有喝酒的人才能留下名号。
接着李白举了个例子,“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陈王曹植当年在平乐观设宴,一斗酒一万块钱都在那尽情寻欢作乐呢。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主人你为什么要说钱不够,尽管打酒过来我和你对饮。从这里看不出到底是谁的钱不够,也不知宴席是谁请的,不过李白着实放的开,俨然一副不吃光喝光就不走的态度。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什么名马高级皮草,都让侍童拿出来去换酒,和你们一起用酒把无穷无尽的愁怨给忘记。
整首词荡气回肠,用了大量的数词和高级物品来呈现出视金钱如粪土的气魄。对于文人墨客来说,自身的才气和实力才是千金难易,若是让无尽的忧愁把这两样东西都妨碍了岂不是可惜。借酒消愁,然后重新起航才能航向未知的大海,就像哥伦布说的:除非你有勇气到达看不到岸边的地方,否则永远也不可能跨越大洋。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zhishi/23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