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失必有得的经典句子(凡有一得必有一失)
“凡有一得必有一失,凡有一失必有一得”阐释了朴素的得失平衡论。世间万物都在进行得与失的能量转换,每个人都在得失之间,实现人生价值,凸现人生本色。
人生看得失不在过程,而在得失的态度,体现了为人处事的人生哲学。得的时候,看人生定力;失的时候,看人生张力。得与失是相对的,最主要的是你看重什么,想得到什么。
众观历史,风流人物都在得失间方显人生本色。伟人毛主席在革命低谷时期,不为一时一地而悲观失望,不失磅礴凌云志;在革命胜利后,淡定从容,运筹帷幄,高屋建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忆风雨长征路,望贵州娄山关,提笔一首《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国庆节,见到柳亚子先生,各民族大团圆,非常高兴,赋诗一首《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鬼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得的时候,看人生定力;失的时候,看人生张力。
得与失就是获得感,获得感来自我们的内心,快乐与否,取决于内心平衡的习惯和定力。心大的时候,不能恣意放纵,要捶打几下,让它变小;心小的时候,不要妄自菲薄,要拉抻几下,让它变大。周而复始,顺其自然,快乐就会伴我们左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丰富、富有,个人的获得、拥有而骄傲和狂喜;也不因为外物的丢失、损坏,个人的失意潦倒而悲伤。
得时看定力。人处顺境,春风得意,心在膨胀,欲望在增大,鲜花和掌声蜂拥而来,各色人等系聚门下,可谓门庭若市。福兮祸所倚,祸兮福相随。随着心的膨胀,欲望也在增大,天平在失衡,只有及时纠正自己的内心,让心变小,才能化解危机,转危为安。
失时看张力。人处逆境,愁眉不展,心在冷却,看不到希望,没有鲜花和掌声,没有前呼后拥,形单影只,可谓门可罗雀。随着心的缩小,没有了希望和信心,天平开始失衡,这是要调整和修炼自己,让心变大,拨开云雾,看到光明,化悲痛为力量,战胜困难,重塑自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在低谷的时候,勉励自己或别人,现在要坚定信念,卧薪尝胆,积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扬帆启航,逆流而上,劈波斩浪,勇往直前,达到人生目标。
得与失是相对的,最主要的是你看重什么,想得到什么。
当你一心去追逐名和利的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不在,甚至失去了健康;当你淡泊名利、隐居山林的时候,身体和健康是你的,名利与你无缘。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人活着要有价值,平衡全在自己的内心,内心所指,就是快乐之源,不搏不可企及之物,不出不可企及之力,不过头,收住心。
人活世间我还是推崇平衡的生活态度,正如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zhishi/2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