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尊重的句子(互相尊重)
最近看视频,经常看到有些媳妇骂婆婆的,这些所谓的“毒鸡汤”的创作者骂起婆婆来,那叫一个义愤填膺啊。婆婆媳妇的关系真的是天敌吗?到底怎样才能和婆婆处好关系呢?我这个结婚三十一年,从没和婆婆闹过矛盾的儿媳妇,想和大家说说,我是怎么做到的。
我婆婆今年九十六岁,三十一年前我和丈夫结婚时,婆婆六十五岁,身体很好,还能照顾她九十多岁的婆婆呢!很感激婆婆,结婚时给我们一套房子,所以我一直没有和婆婆在一起住过。也许正是不住在一起吧,我们至今也没有发生过啥矛盾,相处的一直挺融洽的。
婆婆十九岁被包办嫁给了公公,公公是一个事业型的男人,婆婆自己要照顾婆婆,又要带四个孩子,还要上班,家里家外一切都靠她打理,特别是五十年代初公公去苏联留学四年,支撑着整个家的就是婆婆一个人,多年的持家,带孩子,伺候老人,把婆婆磨炼得非常强势,在我丈夫的家里婆婆就是天。也许是婆婆太过强势吧,又或者是两个大伯嫂的原因吧,在我结婚之前两个大伯哥都离婚了。了解了丈夫家的情况,当初结婚时,我就告诉自己:要做好自己,努力做一个有智慧的儿媳妇,这样才能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大家一定要问了,面对这么强势的婆婆你是怎么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儿媳妇的呢?下面就说说我和婆婆的事儿。
首先,摆正位置,互相尊重,努力做到:婆婆家的事不掺和,自己的事自己做,听指挥,少攀比,多理解,不抱怨。
结婚之前,父亲就曾嘱咐过我,嫁到婆家,你要弄清楚自己的身份,你不是女儿,婆婆不会像妈妈一样待你。和婆婆,大姑姐相处,要讲究方法,切不能和大姑姐比,在婆家要多干活少说话,这样就少矛盾了。非常感谢父亲的教诲,我照着父亲的话做了。刚结婚没孩子,我们都是周末节假日回婆家,为了减轻婆婆的负担,我每次都是主动买菜做饭,这一做就做了三十年,就连现在只要是我回去还是我下厨房。我婆婆特别疼孩子,儿女不舍得用,自己都七十多岁了,儿女吃饭她还吃一碗盛一碗地伺候他们。作为媳妇,为了减少矛盾,在婆家做家务,伺候一大家子人吃饭,我从来没有抱怨过,我觉得,在家不也得做饭吗?不就是干点活嘛,也累不死人,我多付出一点,婆婆就轻松一点儿,至于她儿女干不干,那是她的教育问题,我来吃饭自己出力没毛病,难道还等着婆婆来伺候我不成吗?
婚后两年,我生下了女儿,那时婆婆已经快七十岁了,为了让我坐好月子,她每天坐公交两小时,两头跑给我做一顿午饭,还要赶回去伺候她九十岁的婆婆,这让我很感动,我觉得挺难为婆婆的,她真的不容易,暗暗告诉自己将来要好好孝敬她。
歇了半年的产假,我上班了,每天早出晚归的,丈夫单位通勤每天起得很早,根本指不上她,我骑着自行车上班,孩子就坐在车后座上,冬天的早晨,天亮得晚,有时候孩子没睡醒,就被我从被窝里拽出来,放在车后座上,带着去幼儿园,晚上经常是孩子在后车座上睡着了,才到家。寒来暑往孩子在我自行车后座上一坐就是五年,直到上小学。我苦不要紧,但我非常心疼孩子,我多么希望婆婆能帮我带带孩子呀!可看到婆婆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以前了,也就始终没和她张这个口。
可能是怕两个大伯哥不高兴吧,我女儿小的时候婆婆也没给过孩子钱和物啥的。九六年大伯哥的儿子去美国留学,婆婆给拿了六万美元,包括公公去世以后大姑姐搬到婆婆家住,公公留下的一百多万和婆婆的工资卡大姑姐两口子把着,我眼睛两次手术花了将近十五万,婆婆没给过我一分钱,这些事,丈夫都有想法,觉得我对公婆挺好的,啥好事也不想着我,怕我有想法,和我也没少发牢骚。谁又不傻,遇到这些事,我其实心里也有想法,但是为了家庭和睦,老人顺心,我还是选择做丈夫的工作,我说:老人的钱是她的,她想给谁花,让谁把着,那都是她的事,咱们也没必要想太多。我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我一直觉得,老人做事肯定有她的想法和苦衷,理解她,尊重她,别因为我掺和这些事儿,再搞得大家都不开心,只要婆婆高兴,不给就不给吧!特别是从丈夫嘴里知道了两个哥哥离婚的因都是觉得老人一碗水端不平,在看孩子,分房子上,对女儿关注得比较多,搞得家里乌烟瘴气地,婆婆也挺不省心的。我就越发觉得,她已经挺难了,我要是再争啊闹的,这不是雪上加霜吗?所以结婚三十年来,对于婆婆家里的大事,我从来没过问过,如果涉及到我们的事,让丈夫出头,遇到利益问题,我和丈夫从来不去和哥哥姐姐攀,婆家有啥大事小情的我们两口子,就是听指挥的,从来不斤斤计较。公公婆婆在我们身上也基本没有操过啥心。我的做法,两位老也有很高的评价。
其次就是要懂得感恩,努力付出,不图回报,真诚感化,让婆媳关系更加舒服,大家庭更加和谐。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哪有不闹一点矛盾的?由于婆婆偏爱女儿,大姑姐有时候在家里说话做事,也挺仗势的,婆家家里的大事小情基本都是大姑姐两口子出主意由婆婆做主,从来不和三个儿子商量,对这两个大伯哥心里都有想法,有时也和姐姐吵,每当这时候我都和丈夫说:家里的事,咱们不参与,无非是你多了,他少了的。为了几个钱,闹得大家你争我夺的干啥,钱这玩应有多了多花,少了就少花,咱们要有自己的定力,咱们自己有手有脚的干嘛要盯着老人的钱?咱少让你妈操心,就是孝敬她了,家里的事听指挥就完了。
随着公婆年纪一天天变大,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大病小病总也不断,我公公由于中风和心梗,去世前的五年基本是常年住院,有一年竟然在医院住了九个半月。每次住院都是大姑姐和我丈夫换班陪护,照顾婆婆生活的事就落到我身上,那时我还没退休,每天早上不到六点起来先给婆婆熬粥,再给公公和大姑姐做可口的饭菜,最后骑自行车送去,晚上下班赶紧去买菜做好几个人的饭,让爱人骑车分别给她们送去。婆婆胃不好,喜欢汤汤水水的,公公牙口好,喜欢吃香的,大姑姐照顾病人,也需要营养,我就绞尽脑汁地调剂着给他们做吃的,无论刮风下雨,都按时送去。婆婆看到我来回跑,也挺过意不去的,说难为我了,我说,我年轻不怕,只要你和我爸身体能好起来,我多做点没啥。直到公公一九年去世,我才结束了两边跑着送饭的生活。
公公走时婆婆八十三岁了,虽能自理,但毕竟是自己生活让人不放心,我和丈夫就商量着接婆婆来我家养老,被婆婆和大姑姐拒绝了,婆婆的理由是,自己的家自己住着习惯了,想自己住,大姑姐说她伺候妈比较方便,我们就没再坚持。我婆婆比较惯孩子,从来都舍不得让孩子锻炼,所以我大姑姐啥家务也不会做,结婚之后她家的家务都是大姑姐夫干。自从大姑姐搬到婆婆家住之后,我婆婆基本就是吃速冻饺子,包子,各种点心和买现成的罐头熟食啥的。为了让老人家吃的好一点,我就自己蒸包子,炖排骨,熬各种汤,骑车给她送去,每当看到婆婆开心和满足的样子,我心里就觉得挺高兴的,因为有了我的付出,才有了婆婆的笑脸。
几年前婆婆得了下肢静脉栓塞,小腿肿得厉害,不能下床活动了,因为她虽然九十岁了,但一直能自理,突然躺在床上,大小便让人伺候,她自己就很上火,我就细心地照料她,除了日常的做饭以外,还要帮她端屎端尿,为她擦洗,换洗衣服和被褥,正好赶上女儿学校放假,从大连回来的女儿也帮着照顾奶奶。她看到我们成了照顾她的主力,挺辛苦的,就自己想不开,总是自己哭,更加上火了,由于躺床上不动,就好几天也不大便,看到婆婆嘴角的大火泡,我真的挺心疼她的,就一边开导她,一边想办法帮她解决问题,多吃绿叶蔬菜有利于排便,就换着花样做各种菜给她吃,有人说喝酸奶能缓解排便不畅的作用,我又买了酸奶,给婆婆喝,但是效果都不太好,最后我大姑姐说,实在不行就灌肠吧,丈夫去药店里买了灌肠需要的东西,我们就给婆婆灌肠,随着液体不断地注入,婆婆多天没解的大便,一下子喷了出来,弄了我一身,大姑姐手忙脚乱地急忙清理,婆婆不好意思了,自责地说:我咋还不死,这不是祸害人嘛!拖累你们了。看到老人眼里的泪水,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就安慰婆婆说:看您说的啥话,我不是您的孩子吗?我坐月子您不也克服困难照顾我了吗?这是老天给我个机会孝敬您的。听了我的话,婆婆拉着我的手流泪了。婆婆的眼泪,让我想了许多,人老了,真不容易,现在是到了用儿女的时候了,我们现在多付出一些耐心和孝心对待老去的父母,虽然累点,苦点,但是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啊,换个角度想我的付出不也是给自己的孩子做个榜样吗?等我们老了有女儿的照顾也会好过一点不是吗?
其实在我婆婆眼里,儿媳妇始终是外人,婆媳之间相处就是客情。她喜欢吃我做的饭菜,知道我对她好是真心的,宁可吃自己女儿准备的速冻食品也不来和我同住,就是怕将来她动不了了,为了伺候她和财产的事,儿女之间闹矛盾。她的担心我完全能理解,也从来没埋怨过什么,因为我觉得,我父母都走的早,我没来得及孝敬他们,就把公婆作为自己的父母来孝养,算是弥补我最大的遗憾吧!根本没有想过要从婆婆那得到什么。
公公去世后留下了一百多万和一套房子,为了这些,家里也产生了不小的矛盾,为了怕大家争财产,大姑姐两口子就背着三个弟弟,张罗着让婆婆立遗嘱和进行财产公证。这番操作引起了两个大伯哥的强烈不满,他们轮番地到婆婆那去闹。婆婆也被两个儿子折磨的够呛,又进进出出好几次医院,我和爱人说:他们闹咱们也管不了,咱们要做的是,把持好自己,我们不去争,老人的钱财给谁,不给谁,都是她的自由,和我们没有半毛钱关系,我们把老人伺候好了就行了。
这两年我婆婆年纪越来越大,生活不能自理了,老太太强势一辈子,现在卧床了,由于身体各个脏器都在衰竭,浑身哪都难受,吃什么都没滋味,为了让她存活的质量高一些,少遭罪,每天多点快乐,除了做可口的饭菜之外,我还经常去看看她,陪她说说话,给她按摩按摩手脚和胳膊腿啥的,丈夫现在是每天去一趟,女儿只要不忙就去看奶奶,帮着奶奶擦洗,买奶奶爱吃的巧克力和小点心,看到孙女买的大包的尿不湿,内衣内裤啥的,老人就激动地拉着孙女的手告诉孙女,别总给她花钱,她自己工资五千多,够花了,让孙女自己攒钱留着过日子。
去年大姑姐夫去世了,婆婆受不了打击,送进医院抢救了好几天,出院时,医生说:老太太九十五岁了,身体用到时候了,让我们有个精神准备。丈夫心里也挺难受的,大姑姐就和丈夫商量着万一婆婆走了怎地处理后事的问题,真是破天荒,大姑姐和丈夫商量家里的事儿,把他弄得不知所措了,我说:和你商量,你也别推辞,只要咱们心态摆正,让大家都舒服就行呗,别搞得一家人不像不一家人的,让人也笑话。感谢上天,也许是老人的寿数没够,也许是我们的真情感动了上天,婆婆又奇迹般的好起来了,她虽卧床但不糊涂,见了我们现在除了反复说起过去的事儿,就是说她拖累我们了,她喜欢说就说吧,我们也不去理会她了,只要她开心地活着,就是我们的福气!
今年过年,我们和女儿小两口回家和婆婆团聚,吃晚饭后,婆婆拿出一个存折,塞给我女儿,对她说:你妈给我做了三十一年的儿媳妇,待我啥样,我心里都记着呢,吃的,穿的,用的,过年过节,过生日都是她给我花钱,就连我的装老衣都是她张罗的,奶奶不糊涂,奶奶心里有数着呢!这存折里有十二万块,本想给你妈的,我看她也不缺钱,奶奶就给你吧!这钱别乱花,想着也多给你妈买点好吃的,奶奶这些年难为她了!婆婆的话,让我好感动,作为儿媳妇,我只是做了子女应该做的事,可不善表达的婆婆却把一切都记在心里。
“树欲动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呀,人都有老的那一天,不管是自己的父母也好,公婆也好,老了都不好过,我们做子孙的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善待他们,特别是做儿媳妇的,善待婆婆是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我做儿媳妇三十一年,从来都没和婆婆闹过矛盾,我的同事们都夸我是天下第一好媳妇啥的,对于大家的夸赞,我也觉得很骄傲,我知道是我的善良让婆婆感受到了舒心,我的不图回报的不贪心的智慧让我赢得了婆婆的认可。现在婆婆九十六岁高龄了,现在的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她,陪伴她,希望有我的付出,能让她生命的最后多一些顺心和快乐吧!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zhishi/28440.html